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月圆散文

2023/01/09经典文章

月圆散文(精选17篇)

故乡月圆

文/王 俐

白露一过,天气渐渐凉爽起来,空气中有了淡谈的桂花香。这个时候,每一个人都会开始期待中秋节。

中秋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从小就喜欢,不知道是因为它独有的诗情画意,还是它那些伴着月圆的童话。

中秋是最美的节日,天高气爽,大雁南飞,漫山秋叶艳,遍地菊花黄,简直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秋天的风拂过耳畔,柔柔的,爽爽的,舒服极了。

中秋是最富足的节日,庄稼丰收了,果实成熟了,到处都飘着醉人的甜香。家家户户打糍粑、蒸米糕,再采上一篮新鲜瓜果,还有什么比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更惬意的呢。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夜也是团圆夜。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在举头望明月,每一个回不了家的游子都在低头思故乡。因为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酒是故乡醇。

印象中第一次过中秋是1964年。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饥饿已经让人们久违了节日。物资供应终于在这一年有所好转,虽然经济拮据,妈妈还是咬牙买了一封荞饼、几个石榴回家过节。几姊妹看着美食馋得流口水,但大人有交待: “要敬了月亮公公才能吃”。所以感觉那个白天特别漫长,好不容易盼到黄昏,月亮刚刚从后山探出半张脸,小妹赶快把桌凳搬到门前的冬青树下,妈妈把一封月饼切成许多小块,全家老少团团围坐,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听婆婆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想着住在广寒宫里的嫦娥姐姐一个人害不害怕? 那只乖巧的小白兔每天捣药累不累? 吴刚老爷爷为什么一定要砍桂花树呢? 虽然知道是神话,但童心里却认定是真的。望着那一轮神密高远的月,似乎看到了嫦娥织杼的背影、听到了玉兔咚咚的捣药声、深吸一口气,真的能闻到月中桂子飘来的香。溶溶的月光下,流淌着暖暖的亲情,食物不多,但吃得香甜,故事古老,但常听常新,月到中天人迷蒙,但坚决不肯回屋睡觉,就这样守着天上的月,枕着梦里的月,不知今昔是何昔。

宁南夏秋多雨,并不是每个中秋夜都能看到月亮,所以时常感到有点遗憾。今年中秋节仍然有雨,但雨过天睛后,晚上的月色却特别好,于是突生雅兴,要带全家人到金沙江边去看月亮。车行在平整的柏油路上,不过半小时我们己经在连接川滇两省的金沙江大桥上散步了。遥望着天上那一轮明月,老母亲一席感言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1952年,不满20岁的妈妈从重庆来宁南工作。当时宁南刚解放不久,彝族地区还没有进行民主改革,县城周围常有土匪出没。没有公路、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象样的学校和医院,全县只有一台手摇电话与外界保持着时断时续的联系,一条窄窄的小街,遍地马屎,感觉就是个破败的小村落。和繁华的故乡相比,反差实在太大,母亲不敢相信这是一座县城,不敢想象这片土地如何能够托付终生,可谓多少次梦回故乡,但她坚持下来了,这里面有理想,有信念,也有几许无奈。

谁能想到改革开放30年,我们宁南也会变成今天这样一个时尚而充满活力的新兴城镇,新城区宽阔的大道,让全县人民都看到了宁南的明天。而一个普通人家,从买不起月饼过中秋到开着私家车赏月亮,变化可谓沧海桑田,母亲用近60年的岁月见证了宁南的变迁。她说: 我不是旁观者,这座城市有我拓荒的足迹,我为它的发展建设出过力流过汗,早就把它当成了故乡,回到重庆,反而觉得自己成了陌生的过客,哪里都不如宁南好,哪里的月亮都不如宁南的圆。其实宁南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确实还很大,妈妈之所以认为它最好,是因为她把自己一生中最美丽的年华献给了它,这个“好”是带着感情色彩的,一个人只要努力过,付出过,就无怨无侮,就幸福快乐,看在眼里的月亮也就格外圆。

年年中秋月儿圆,岁岁月圆人团圆。真想知道许多年以后我们的子孙怎样过中秋,嫦娥探月、神七问天,华夏儿女已圆了千年飞天梦,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多少梦想巳变为现实,又有多少神话正在被解读。当有一天,我们清晨从地球出发,傍晚就住进了月宫时,中秋夜还会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吗? 一切都在变,不变的是亲情,不变的是故乡月。

溶溶月色许中秋

文/北雪情思

西风起,帘卷清秋,月圆中天情未了,正是秋爽蕉窗橙黄时。

思念时节,守望时节,伴我们回家是那皎洁月圆。

溶溶月色倾泻一地清辉,让一切水样灵动起来,了无痕迹,心儿就溶化在那月色里。你在天之涯,我在地之角,明月千里殷殷寄相思,远方举头遥望,怎样孤独思念,守候那属于我们共同幸福。

桂花飘香,玉兔莹洁,中秋团圆情意浓,独处遥远,动情为谁诉衷肠。

婵娟之上,我在你似水柔情眼波里;月光之下,你在我魂牵梦萦思念里。

月夜映照那一抹秋色,让人久久沉醉。正午秋阳下红枫、白桦、翠柏,那些水粉画般绚烂色彩,尤为荷塘莲叶晶莹露珠托举一瓣粉红,经月色揉揉涂抹,斑斓色彩随性得像覆了一成银粉。捕捉那熠熠生辉短暂美丽,别有一番韵致。

倾听簌簌丹枫流韵,俯首落叶轻轻滑落脸颊,可似倦鸟归巢羽翼轻抚。万物有情,远方人儿,断鸿声里捎来一缕佳音。也让遥远企盼,收获秋实充盈喜悦。

中秋时节,醉人月色,映衬如此宁静,轩窗清寂更显得格外安详,踱步阶下,环顾月拢中天,满眼都是蔚蓝明丽颜色,稻花香里,片片蛙鸣抛一串快乐音符。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么,我又该向你如何倾诉?也是在秋盈枫染之际,曾经月圆时分,凝睇过你姣好容颜,而未知我当时怦然心动,以及现在百感交集。

秋风渐,光阴荏苒,不能忘怀,你临别馈赠,那册娟秀工楷诗稿还未读完;拈花一笑那面凤鸟纹青铜镜映照倩影,历经春秋余温尚存。

谁寂寞了缘聚,散尽一身芳华?不忍离去你我相遇中秋,就是为了与你下一次擦肩。独自在月色中挥毫,洒金宣渐渐洇开往日情怀,既然在流年中际遇了纯真,就该在爱恋中感悟青春美好眷顾。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至月圆倍思亲,难以忘怀那倾城一笑,铭记于此刻骨铭心依依守望。

丹枫柏翠,此际韶华,设若沈园偶遇,终其一生亦不会朝朝暮暮,但心有所属,那份默契却可以终生厮守,一如月色溶溶近在咫尺,却又高悬远天,总是那么脉脉温情。

惜缘,珍重情意,稍纵即逝流光,转身就是过往。

秋色蕴藉,撩拨万籁俱寂,似有歌吟,袅袅不绝如缕,月的歌在梦里清丽婉转,梦的歌在季节里曼妙婀娜,揽一段皎洁做弦琴瑟和鸣,重拾往日那份简朴宁静。

心随天籁,诺允在那份秋意浓郁。

明日月圆

文/云水凝碧

每个人的五指,都攥着彩笔。涂抹着时日,从鸭蛋开始,堆垒阶梯,婴儿的尿布,披红黛绿。幼儿的积木,缤纷的桥墩。童年的风车,旋转的花筒,少女的红裙,燃烧的彩霞······

我们都是从一字的起跑线出发,背着空茫的行囊,收纳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寸一光。生命的萌芽,风餐露宿,血雨腥风里成长,拔节,壮大。

身为女儿身,从盲童到少女。顽皮亦专心,功课里执着的眼眸,清澈的遥望。走进培育教师的摇篮。摇曳着稚嫩,摇曳着理想,摇曳着勤恳。

走出校门,正直葱茏的二十岁,芳草在蓝天下,清香在方寸,自守发酵孕育。

独身的时日,一个人的华尔兹,舞伴在换,知音难谐难和。生命的匹配,终生是隐秘。

走进家的城堡,藩篱荆棘虚掩,生命是局限,也是缺憾。阴晴的月亮,在碧空,在夜幕行走,也在白云和流霞里穿梭。

婚姻和家庭里,是是非非,家长里短,没有判断对错的指针。冰态水态气态,都是氛围,和状况的描摹。

好的女人,不仅在形貌,更在性情,和品性品行。鸡毛蒜皮,枝枝叶叶,锅碗瓢盆里,流溢女人的芳泽,格局,和风貌。

好的女人,经营家庭,园丁一样,把家建设成温馨的花圃。相夫教子,帮助丈夫,在事业上,建功立业,成就事业,卓著功成。发财致富,不是宗旨。要协助老公,提高文化素养,德才兼备,儒雅端正。

好的女人,一生树人,把熏教子女,作为一世的功业。平日的点滴生活中,注意陶冶孩子的性情,形成完美健全的人格,和崇高的三观。文化教养,道德引导。

有人说,如果一个女人,生养一个儿子,那么家庭就是,两个男人爱一个女人。一个女人,为两个男人服务。从物质,到精神。

我就是这样的家庭模式。在物质上,为他们爷俩,准备好一切。三餐的料理,吃喝拉撒睡都要亲力亲为。

一个家庭,两个男人。好的女人,是家庭的润滑剂,调节一家人的情绪,和精神状况。一个女子的情调和素养,决定一个家庭的基调,教养和情态。

常说,一个好的女人,可以给一个男人,带来三辈子的福音,庇护和佑道。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一个女人,常常决定男人的婚后,生活的质量,和家庭氛围。影响一个男人,婚后事业的发展和道路。一个好的母亲的智力因素,又直接决定孩子的智力基因,性格性征,在和母亲耳濡目染的生活中,又熏导了孩子的道德观念,和

三观的确立。

因此,母亲是家庭的基石,是家庭的教母。

家庭,是由两只手紧握支撑的城堡,孩子是十指相缠相护的珍珠。也是家庭的核心,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子嗣,要缺少多少快乐,和天伦的情趣,

同时,孩子又是夫妻的粘合剂,和润滑油。有多少的夫妻,在争吵和矛盾时,意欲分道扬镳,是共同的骨血,共同的心头肉,挽救了摇摇欲裂的巢。

女人在独身的时日,身心是独立的,顾忌自己的感受,顺应心理需求,寻觅可以牵手的,共度日月的人。

可是,走进婚姻的女人。要瞻前顾后,把孩子看的至高,高过夫妻,高过自己。为了让孩子幸福,和健康的成长。就要磨掉自己的棱角,适应夫妻的脾性和渴望。隐忍自己的个性,特性,和心性。以求得家泰和睦。圆融

的处事为人,温婉的女人,才能拥有和乐,美满的婚姻。

中秋月圆下的温馨母爱

文/杨参风

每年的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可在小时的老家,中秋节却是忙碌的日子。

小时,家里的地多,中秋节正是收玉米的高峰期,看着硕大的玉米棒子挂在秸秆上,村里的人们恨不得有分身术。因此,很多人就忽略了过中秋节。但勤劳的母亲却坚持过节,不管农忙有多累,她都动手做一桌丰盛的菜。

中秋的夜晚,当月亮从枯树林里刚升起时,月色透过光秃的枝桠照在匆忙从地里赶回家的母亲身上。此时,她来不及片刻放松就扎进厨房里忙着做菜。等我和父亲将拖拉机车厢里的玉米卸完后,菜也做好了。她搬来桌子放在院子中间,将菜端上来。每次都是八道菜,其实都是简单的家常菜,像清炒豆角、凉拌黄瓜,甚至有时是拿月饼、苹果之类来充数,但依然不影响我们的兴致。

此时的月亮已悬挂当空,又圆又亮,皎洁的月色洒满整个小院。我们一家人围在桌上,母亲会给我和妹妹讲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的故事。虽然每年中秋母亲都会讲这些故事,但我们依然百听不厌。那时家里过得相当清苦,母亲总是想法子让我们快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进入叛逆期,开始怨天尤人。那年中秋节,我掰了一天的玉米累得气喘吁吁,便向母亲抱怨,中秋节本是玩乐、享受轻松的时候,城里的人还放假,为何我们越是中秋人越忙?母亲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呀,今年咱们家又大获丰收,你瞧这满院的玉米,那是咱们生活的希望,你和你妹妹上学才不用发愁!”

我若有所思,她继续说:“孩子,虽然我们现在过得很苦,但我们要学会苦中作乐,快乐要自己来找,你想,每到中秋节就是一片丰收气象,我们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如果一味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更苦恼。”母亲的话,让多年后的我依然记忆犹新。

母亲小时受教育少,但她却有自己的思想。当父亲要替换母亲做菜时,母亲说什么也不答应。她总认为父亲做不好,必须她亲自做。母亲还会说:“孩子们平常就难得吃上好吃的,过节可不能再苦了孩子!”因此,母亲不管在地里有多累,哪怕累得腰都直不起来,都要为我们不停地忙碌。皎洁的明月下,母亲端出一桌热气腾腾、美味可口的饭菜,虽然不是山珍海味,但倾注了母亲的片片深情。不管日子多苦,有母亲家里就不失欢乐。

现在我虽然离开了父母,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但在中秋节的晚上,我总回想起明澈的月光下,满院一片丰收喜悦的景象,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共赏明月。我想,母亲就像那轮圆月,虽没有太阳的热情,但她给了我最温馨的母爱。

月之美丽与清愁

文/翁秀美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不知何时,月,就挂在中天,也不知何时在人们眼底心头成了寄托万千情感的美好意象。大诗人李白生前喜爱明月,给孩子起名叫明月奴,称其妹妹为月圆。素娥、冰轮、桂魄、玉镜……文人墨客送给月亮许多优雅的别称,嵌于诗词歌赋,佳节佳景,月满中庭,于是对月、观月、玩月、吟月、赏月,月,因了诗而如画,又因自身如画而入诗。

不知不觉,月,也印上了人间无限的美丽与清愁。月影悄移,喜人圆花好;月华轻叹时,又惹一地闲愁,十五过后,竟渐瘦如钩。

且看那月圆之时,清辉如玉,家家箫管,户户弦歌,有轻言笑语,亦见泪眼颦眉。

有人念。“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唐沈如筠的《闺怨》便表达了闺中少妇在月圆之夜对征人深深的思念,竟发奇想,愿身随孤月,流照亲人,免这思念之苦。此番情意,如月有知,当尽力相助。

有人盼。“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这位女子与情人约会在月圆之夜,可月都上来了,人还未来,女子不由大发娇嗔:“今夜约,太尽生。”直到三更,方觉得“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赶紧“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女子由盼到怨到喜的神态变化在月色流转中明丽如画,宛在眼前。

有人恨。敦煌曲子词有一首《望江南》:“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不知那夜的明月可听到她一片心声,却当能见到她脸上之泪,词里虽骂得决绝,却也见出女主人公对对方的未能忘情,那一份蕴含的痴情更令人回味。

有人悔。“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罗隐《咏月》)”嫦娥奔月,是中秋流传最广、最深入人心的美丽故事,然而,从她飞向月宫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一生与孤寂冷清为伴。形单影只,永不能团圆者,也嫦娥一人矣,遥望人间,平凡人的快乐,是她曾经抛弃却后悔莫及的,致使偌大月宫,空留下“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千古遗憾。

遥望明月,目不能移,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无不在月之清辉罩护之下。月如无恨月长圆,月是否深谙世人喜怒忧思,直透其心灵深处,因而便有了朔望之期,阴晴之变?月,是否因承载了太多的美丽与清愁,便圆时美好,亏时感伤?恰似人生之悲欢离合,聚散不定,殊不知月圆月缺中,早已流年暗换,倘世人如不对月嗟叹,感怀怅恨,可换得夜夜长圆?也只是白白流失光阴而已,阳光也好,风雨也罢,总是途中好景,如月之盈亏各尽其美,如此,失意清愁何足道哉,微微一笑,任万般变化,宠辱不惊,便是月圆花好,美满人生。

中秋月圆赏佳联

文/聂溪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明月当空,吃月饼赏月便成了中秋节重要的民俗活动。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在中秋赏月之时,对月酌酒,赋辞作对,留下了不少富有情趣的咏月佳联。

据说,某年中秋之夜,苏小妹随兄东坡及佛印和尚泛舟赏月。小妹随即出句:“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佛印和尚也不示弱,他先是仰望天上之明月,接着又俯视舟边之江水,再看看身边年轻貌美的苏小妹,随即对道:“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此对句妙就妙在佛印和尚不仅把苏小妹倒映在水中窈窕的身影描绘了出来,而且下联比上联更加贴切自然,更具诗情画意。

相传,清朝时广东东乡粤东才子宋湘,有一年中秋之夜,仰望中秋明月,无意之中他猛然悟出农历每月月半即为月圆之日这一客观规律。于是,吟得一句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但他苦思冥想,就是拟不出与上联相媲美的下联,直到当年年底除夕晚上,想到明天是新年的头一天,触动灵感,才写出下联:“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揭示了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问题,即除夕这一天,是一年的年尾,明天便是第二年的年头,每一年都是年尾紧接着年头。上下联联珠联璧合,结构严谨,文采互映,浑然天成,以通俗明快的意韵,体现出年节的特点,从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传世佳作。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扬州瘦西湖中小金山岛上,有清代初年建的供人们月夜赏景的“月观亭”。一年中秋,清代着名书画家、诗人郑板桥游于此,手书一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此联形象、贴切,充满诗情画意,后人把它刻在柱子上,为瘦西湖增添了秀丽的风景。郑板桥还有一副最为奇特的咏月联:“篷破船装零碎月,墙倒屋进整齐风。”月有“弦月”、“朗月”、“蛾眉月”之说,然而在郑板桥眼中,却又增加了人们从没有听说过的“零碎月”。细品此联后方才明白,原来郑板桥先生是在以此自嘲自己的窘境:因为此“月”正是破篷而入船舱的中秋之月光。

清代对联大师纪晓岚曾自夸:“天下未有不可对之对。”在某一月夜,他的妻子指着窗纱出一上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要他应对,他思考再三,却终未对出。显而易见,此联前后有机结合,因果相连,一语双关而一脉相承,欲找一个“门当户对”的“配偶”,实在是太难了。近代,有人偶从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身上发现了“奥妙”:梅兰芳,字“畹华”,其字与名正好可与“孔明诸葛亮”对仗。于是续得下联:“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可谓“佳偶”天成,妙不可言。

月圆之夜

文/王智勇

当光阴的大雪覆盖我的头顶,每一滴思念都张开羽翼,飞升旋舞。素洁的光倾泻下来,蜷曲的菊瓣感受到重量微微轻颤。

人生多歧路,走散的亲人何处去寻?故园的青枣和葡萄今年无人去收,它们的主人出远门了。泥泞的巷陌再也看不到蹒跚的身影,分别的路口再也看不到遥送的目光,孤独又加深了一层,千万个脚印踩踏进老男孩雨后荒野的内心。

一个个从木模里出来的月饼,有母亲慈爱的体温。一个个饱满多汁的鸭梨,让我想起爱吃梨的父亲。如今,你们终于卸下重担,相拥而眠,在每一个清露濡湿的早晨,听鸟儿鸣唱,你们的爱长过一生。

当明月从海上升起来的时候,碎银哗响着奔涌,撩起裙裾踮起脚尖踩着潮头蹦跳到我面前,你的圆脸庞闪烁苦等苦盼的晶莹。海水里的盐来自于矿物质的沉淀,广袤的大地上,倒山为海,涕泪纵横。

一截竹子封堵暗孔,风声呜咽噎住喉咙,箫管怀想竹林,曾经相依相伴的另一棵不知在何处寄命。也许被做成耙犁梳理黄金,也许被做成水道输送清泉,也许被做成枕席托举安眠,那迥异的命运,来自同一片山林。

一轮铜月,让中国人浩叹千年,它是遥寄的信使,它是对影成三人的陪伴,它是满地的秋霜,它照过二十四桥,抚慰了多少怀人恋土的游子心?一只蟋蟀飞过海峡,停栖在台北的庭院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圆中秋情

何为中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的中秋佳节,最主要的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了,然而这里面又有很大的学问。

中秋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而最开始,月饼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都带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要说黄冈的中秋习俗,文人气息浓厚的灵秀黄冈,承载着古时文人中秋赏月咏月的习俗,各地方不仅会组织开展中秋诗会,借月之阴晴圆缺,喻人情世态,抒发诗韵情怀。更有甚者促膝交流或是相约着比较一番,相互指点,玩味古诗共通情感。

中秋佳节,吃食也算得上讲究。在黄冈,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还有坚守着传统风俗人的存在,从古时延传下来的味道做法依旧讲究。黄冈的吃食,口味都偏向清淡但又不寡口,特色菜品主要以烧、炒见长,火候的掌握更是需要恰到好处。如满含黄冈浓郁乡土气息的东坡豆腐鱼、红烧鲫鱼,汁浓鲜香,其中更蕴含着悠久的东坡文化。

逢节亲朋好友家人相聚,除了必吃的月饼,泡一杯花茶或者备一些绿豆糕、肉糕、汤圆、酥糖等,美味的糕点、时令下的当季水果等,饱含黄冈中秋有别于其他地区小不同的节气。

又见月圆

文/樊从华

又见中秋,又见月圆。

天意昭昭,你为中秋而生,本应于人间尽享月圆之乐,却在月缺之日,魂归天乡,与月同聚。

——题记

独倚紫藤架下,我默默地咏叹,咏叹花开花落,咏叹生离死别。我轻轻地吟唱,吟唱月缺月圆,吟唱悲欢离合。

今夜,我所有的思念,都在天上的月亮。

月亮之上,你旋起了你的红裙,一旋是朵花,再旋是首诗,三旋,定格成我永远的痛念。

月光清凉,倾泻而下,我站在无眠的窗下,翩跹于心底翻涌的过往。我的双眼,在湿漉漉的枝头,搁浅。

我看见,你轻抚瑶琴,一曲高山流水,我颤抖的手,竟握不住一句给你的祝福,握不住你瞳眸里的万般柔情。

那远远的一片清莲,一瓣一瓣,优雅地绽开;苦涩的馨香,与月光一起,成为你终生的背景。

今夜,你就在我的梦里,独倚阑珊,双手捧着满是泪水的月光,轻吟那首“一曲金风玉露,弹断多少琴弦”,其声哽咽,其情哀婉。我不敢,不敢轻易挪足,怕踩痛自己透明的心伤。

满地的月光,在深情的凝望里碎裂,渐渐走出了我的双眼。

从此,我以心听月,听你,也听诗。

又到中秋,又见月圆,唯有相思不曾闲

文/谈笑在指尖

转眼又是一年中秋,瓣瓣桂花竞相绽放,一轮皎月镶嵌夜空。“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清朗的明月带给人一份宁静,留给心灵一片清澈无暇的温柔。一任月光如水流,淡淡思念的心绪紧紧萦绕在心头,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夜,长空万里,那轮玉盘悠悠在云影里慢走,那抹源自心底里的思念之情沉淀在时空的画页中。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是最令人相思的日子,特别是身在异乡的游子们,对亲人的牵挂,对故乡的思念,就像被发酵了一般,叫人魂牵梦绕。这深藏在心中的思念哟,如花一样,静静的绽放,默默的凋零,暗留余香。今夜,皎洁的月光下,思念的心绪随着秋风飘散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在远方,有一种牵挂和思念若即若离,叫人难舍难分,彻夜难眠。千百年来,这种思念永远不会消失,如落雪般,缓缓飘洒,悄悄落地,化泪成行;像大海般,汹涌彭拜,涤荡心胸,无休无止,翻卷成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在耳边回响,远在他乡的游子们,在这中秋之夜,谁的心中都会禁不住泛起那思乡之愁,一丝丝幽柔的怀乡之情,让多少身在异乡的游子们仰天长叹,深藏在心底里的那份思念,将他们的心苦苦煎熬。心,就像是一张斑斓的地图,缓缓打开,呈现出来的是满纸的云烟,情,像是一张撑开的大网,网里装的尽是旧时的梦影。秋已深,夜微凉,黄叶片片,随风飘舞,在天空中划出的是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枯叶落地,簌簌声响,飘洒出来的都是一段段思念之情……

思念中,梦想着自己走在一回回的旅途中,含着笑将家门轻叩,一个惊喜的拥抱,迎来的是阵阵欢笑,一声温馨的祝福,让泪水挂满了面容;思念中,胸中涌动着的是一种怀旧,怀旧中,耳畔尽是往事的声音,眼前漂浮的尽是昔日的面容:母亲的唠叨,父亲的沉默,奶奶的爆米花,爷爷的冰糖葫芦,还有那村头旁的外婆桥……;思念中,心中还藏有深深地牵挂:远在家乡的年迈父母,身体可好?刚刚上学的儿女,是否能适应校园的生活?家中辛劳的妻子,今夜是否也和我一样,伫立在月下遥望着星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皎洁的月光沐浴过古人,它又清晰照耀着今朝,它流淌了千年的时光,见证过无数的悲欢离合,将明净无尘的灵韵赐与人间。岁岁年年月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几千年来,那留在人们心中的那份相思相念依然如旧。天上的月是永恒的,那月缺,就成了画,那月圆,就成了诗,无论是月圆还是月缺,唯有相思不曾闲。

几多的期盼,几多的温柔,思念,穿越了岁月,有情又无情;思念,穿越了梦境,模糊又清晰;这思念,是一种无语的深爱,默默吟唱;这思念,是一种无声的心语,抚慰心头。它落寞在中秋之夜,落在整整一个秋季,落在一年又一年的日日夜夜中。

“今夜明月人尽望”,明月,清晰而又圆,中秋就是一个圆,团圆,月亮的圆,月饼的圆,还有每个人心中所追求的美好的团圆。唱一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今吟唱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不会变,那就是让美好永驻在心间。

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

文/东方笑笑笑

绿油油的树叶,红通通的柿子,透过这枝叶向上,是蓝蓝的天空,高远,洁净,充满着幻想,总能让人引发奇思。这是故乡老宅院里的一幅画面,是去年中秋节回乡时拍摄的,偶尔翻出来看一看总让人倍感亲切,仿佛如昨。

在那个较大的宅院里,栽种着各种绿色植物,每年从春到夏至秋,都呈现着五颜六色的景致,别有一番风味。只是,如此风景大约只有年迈的父亲、母亲和我的二伯可以欣赏的,因为我和弟弟全家都在外为生活为理想而努力着,是很少回家的,弟弟离家近回得勤些,而我们这一小家就很少回了,一家人齐聚差不多也只有每年的春节了。

在外的日子,每天都充满着很多的未知,努力工作而结果难遂人愿时,总是让人感觉很郁闷的事情。抽烟,饮酒,听一听早年喜欢的TV歌曲,愁绪可以瞬间凝固,可以咒语般的把它们装进瓶子里,但这恼人的忧绪最后终是还会在心间徘徊,久而久之,我甚至喜欢上了这淡淡的忧伤,就仿佛喜欢在深夜戴上耳机听阿柄的《二泉映月》,而后复又拔掉耳机听窗外如泣似怨的忧伤的风声。也许,我的天性注定就是要忧郁一生的,因为我爱自己,爱自己的忧郁,爱自己选择的忧郁的不成功的人生。

有朋友说我,其实当初该走那条安稳的路的。在我偶尔会真正感觉无力无助时,我想过那样的生活,但很快我就会摇头弃之,因为我本身就是一只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小鸟,早起觅食,晚倦归林,生活冷暖自知,人情世故尽看,花开花落顺时,而所有这些,当你生活在温柔宝贵乡里大约是尝试不到的滋味。

我喜欢,我选择。我庆幸自己的人生诸多条岔路上,我选择了我喜欢的,即使所谓的错了,也无怨无悔。因为我一直在沿着自己的理想轨迹在前进,没有向导,没有引路人,这样正好,因为恰恰是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上实践着,沿途中的那些快乐和忧伤,美丽或丑陋的风景,都一一闪过,都亲身经历了,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人生更有意义呢?

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我又一次站在一条人生岔路口,而这一次,我已行走在而立与不惑之年之间的中点。放弃与选择如影随行,有放弃就有选择,有选择就得放弃。选择是一种勇气,而放弃更是一种气魄。而这置身其中份量最重的却是心中的那个家园,因为家支撑了一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家园。

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我在异乡遥望故乡的家园,蓝蓝的天空,绿油油的树叶,红通通的柿子,那片天空并不寂寞,因为每一个游子的心里都始终装着她、念着她。

秋间向月语

月知我意,月光洒满大地,明路。季节的长廊间,回眸你的笑靥,装满心扉,在月圆的时候静候一份诺言。赐予我的是遥远的情感在沧桑的月光中熠熠生辉。

烟雨纷飞的秋季,多梦。放晴的夜,一如月光在相思畔上漫步。轻捋一抹思念,握紧一把心伤的心语,默默地放在昔日的日记中存放。

柔美的月光一地轻盈,那是一片寂静的光华在心里疼,遗失的,仍是一地寂寞的相思。月圆月缺间烟尘与风同过,可知几人能看懂情是何物?几人能读透唐风宋词的心怀 ?

纵横千年的明月,以秋的姿态洗礼岁月的久远,不变的依然是那光辉的霜白。千般挂念的万缕情丝,够不够写在秋天的语录里,成为绝唱的天籁之音? 游子之心、赤子之念邀明月载着沉甸甸的心情在广袤的天穹中传递。

当真情已被月光泛白成苍凉的记忆时,那些流金岁月的时光静静地倾述爱与恨的圣洁与冷漠。所有百般千般的回味在太多太多的话语间陷入深深的煎熬中辗转难眠。

也许曾经拥有的故事无法触摸,思念的殇才会在情月里演绎得哀婉凄美。有些话散在孤独的月夜下,像一缕青烟,无力伸手握住,握住的已是一手破碎的伤感。

月辉下琴曲一首,曲中绕满桂花香气,让一宿的梦风情万种。谁会在眉间轻愁着一枕的心境,如画布上的千帆过尽,一行雁南飞;金黄的海滩边,听见风生水起,一幅离别的倩影在眸光中僵硬。曲终,舞不尽离殇,述不尽忧思。

一个人的月夜下,看月的华光,感叹那嫦娥奔月的飘逸之美。睹尽铅华的冷月,灼伤的是一份情。那些离愁轮回几多酸楚,溅起无数沧桑的悲凉。思念的月,思念的秋,倍让人刹感冷清寂寥。花开花谢,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愁淡在梦中呓语。

他乡的山,他乡的水,还有那远去的背景,情遗落在前生还是今世?露珠儿的白,心的凉,铭记在月光的痕迹间消匿殆尽。相伴的,依然是倾心的文字,还有我期许的人儿,是否也如我同望那一轮明月?伴着中秋的月是否也伴着我爱的人?

纵能望川月光,植上心语的花种,开放在月心中,那,月会圆吗?假如念有天意,那花一定会好,月定会在十六时最圆。

夜静如水,好风也如水。留下点点心语,赐予文字一生情感,再留下一帘赋愁的清辉,在秋月的衾枕中留言:我在月的路口,等你!

月圆中秋

文/和静兰

圆月已至,中秋降临,家人团聚。多么美好的场面,可却有那么一些人享受不到。

海外华人最期盼中秋,但也是最害怕中秋。有多少个日夜,他们想念着祖国与家乡。有多少思绪,萦绕在他们所思念的人身上。有多少感叹,是他们思念祖国的无奈。可是,今日——中国人象征团圆的日子,又要让他们百感交集了。或许,伤人心最痛的不是互相吵闹,而是在相同的时间,望着相同的风景,在相同的圆月下,却无法相见的亲人。

每年中秋,一家人汇聚一堂,谈笑,乐饮。可是,每年的这一天,一家人团聚之时,总会少一个人,为什么?我父母开厂,每年这时,总要有一个人去守厂。每每在一家人欢聚之时,我的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守厂的那个人,现在的他,心里一定很孤独、落寞吧。

我也曾一个人守过厂。那天父母有事要外出,妹妹早就到外婆家玩了,守厂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我的肩上。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玩电脑,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饭。呵呵,那种感觉……平常一天都承受不了孤独的我,更何况是合家团圆的中秋了,心里会好受吗?

中秋,现在的人们已经很少赏月了,而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精彩的直播。每每这时,我会替电视机里正在直播的主持人而伤感。每年的今日,他们和他们的亲人也是在同一轮圆月下,却被一台电视机隔为两个世界。每年这时,节目中一句句祝福的话语,一个个在摄像机前面的笑脸,而这背后却饱含着他们的思念。

我深知,有些事情注定无法改变,但只求别让家成为你在远方的回忆。

没事,常回家看看吧!

月缺月圆

文/紫橙

情愫晕染,午夜的微蓝,如梦如幻。他和她,相拥在河畔,许下一生的诺言。

两抹微澜,执守着一份爱恋。情丝缠绕心间,柔醉了指尖,柔软了心田。结婚那晚,花的浪漫、蝶的缱绻,翻过高山,掠过平川,激情缠绵。突然,“嘀嘀”信息闪,他翻身穿衫。灾情,刻不容缓。他愧疚万千,匆匆说了声:“抱歉!”

望夜空,残月高悬。心瓣,飘零在无风的港湾。她轻拾一份淡然,消婚假,提前上班。手术台前,她的心一颤——她认出,绷带间露出她日思夜梦的半张脸。她没哭,也没喊,取镊,递钳,直到手术做完。

轮椅上,他被她推到曾经的河畔,他朝河里一指:“你看,月儿多圆……”她捡起石片,用力一投,击起圈圈心的波澜。

爱依然,月色依然,拥醉一怀温暖。

月圆于心,归家于途

文/菊心若曦

如同一个符号,生命原本没有多少高潮,节日的祝福总是比秋雨来得洒脱,记忆的翅膀不会飞高,月儿圆圆地落在苍穹,树影婆娑里,星星的眼神刺得人心迷茫,赏月或多或少是一些伤感的寂静!热闹是给的孩子的,是给溜进村户偷吃献果的农村小孩的,如今的我什么都没有了!而我的孩子只有电视里的承欢!

中秋的早上我是匆忙的,忙着梳洗一番,搭车去老家看望年迈的父亲,弟弟们太远,好几年不回家来过节了,记得还是母亲三年祭日时来过的,如今一晃又是三年,日子真如同被拿在火山烘烤一般,蒸发只在瞬间了。清晨,阳光居然出奇的灿烂,置办好礼物,赶到长途车站,才发觉人潮涌动,一份窒息般的欢乐,一打听,最早的车次已排到下午一点,我抱着侥幸混到去老家的早班车上,结果被告知,只能按车票时间上车,悻悻下车思量再三,决定乘公交到市上再想法子,因为我只有一天的假期,晚上必须赶回,所以才只身前往,来到市上才发觉情况并不比我居住的县城好多少,去我们那儿镇子上的公交也是车车爆满,正在痛苦心焦之际,有私人面包车招揽生意,票价涨了三元,大家有观望的,也有讨价的,我在犹豫着,因为凭我多年赶车的经验,他们拉不满人会一直在城里兜圈子的。突然又一个私人面包招揽生意,不涨价,于是好多上了先前车的人欲下来,售票员立马也喊了句:“我们也按原价,满了立马走!”于是我随人们蜂拥而上,可惜迟了一步,没座位,大家站着很不舒服,就想下车坐后面的一趟,可司机解释说半路有下车的,但为数不多,后来一个电话,呼来一个七人座的面的,于是,我们站着的八个人被安排挤到面的里面了,还好,速度比较快,也就没什么怨言了,因为心里迫切的想着回家,便觉得很幸运了。

山顶的天空蔚蓝地让人意乱神迷,云朵也是那么的逍遥自在,风儿掠过车窗,司机一直浅浅的放着音乐,歌声是温婉而凄迷的,我的心在经历了刚才的忙乱后温暖起来,真想在一个坚实的肩膀上小憩片刻,可是满目都是秋天里成熟透了的景致,曾几何时,自己依然做了生活里所以亲人的肩膀,就这么不知疲倦的往前冲去!突然觉得肚子有点饿,一看表,已近中午十二点了,还是早上走时急急忙忙喝的一点豆浆,难怪饿了,估算到镇子上还需半个小时,回到家需要二十余分钟,于是给老父亲打了电话,让他自己吃了,我在镇子的集市上买点吃的,免得他老人家为等我而饿着。

果然,车到镇子已经十二点半了,飞速地买了一些小吃,拎着赶到路口,可去老家村子里的车不多,还得等,无奈只好央求去顺道村子的司机,一个一口要了我五块,我说不是单独拉才五块吗?司机告诉我,五块是去年的价格,今年什么都涨了。正在犹豫。邻村有车要发,于是多加一块钱,让我半蹲在零时加的座位上,身子几乎要趴到对面大爷的膝盖上了,顺口牢骚一句,大爷安慰说他很快要下车的,一会我就可以坐顺了,于是手使劲地拽着司机按在他座位后背的把手。两站地,大爷下了,我长出一口气,挪正身子,总算可以舒服些到家了,后来车上又拉了半路走亲戚的,同样的座位,一位老大姐坐得远比我娴熟,没有任何怨言,再自然不过的表情,中途一个大妈要买礼物,司机很人道的把车停在路口,静静地等她买了礼物,期间,谁也没有说什么,到是我忍不住夸了一句司机,司机却说:“我们农民人,这很正常的”。才发觉自己在别人眼里已不再和土地有太多的纠葛了。其实想想也是,这么多年,自己很少到农田做活了,唯一能和土地接触的机会,就是回家看父亲时,帮他扫扫院子,洗洗被褥,而这些活大部分时间是妹妹在做,我似乎只是作秀般偶尔客串一下罢了。生活改变起来居然如此的不着痕迹,其实,当我们选择改变的时候,生命就开始挂果了,无论是酸涩的,还是甜蜜的,秋霜袭过,都得窖藏!错对,等冬天了,慢慢围炉品味吧!

终于到父亲的家里,居然有种历经千辛万苦的感叹,看来自己这几年真有点被生活娇惯了,记得十几岁时,常常和弟妹们抬着几十斤农产品赶集,没有觉得委屈,总是很兴奋得数了又数那些软塌塌的毛票,感觉日子如水般美丽!如今一切好起来的,快乐反而少了!

一进门父亲急切地问我吃了没有,说锅里给我留饭了,我便拿出小吃边吃边和他老人家闲聊着,没有急着去厨房做,后来妹妹一家子来了,小屋一下子热闹了很多,我寻思不想回城里,希望中秋夜能再一次陪着老父亲“献月亮”,可老人家一听我要耽误工作很不高心,催促我一定赶回去,不可以误了正事,无奈在下午四点多,我又急急赶到村中心搭车到镇子上,一看等车的人群,心里开始打鼓,不知几点才能辗转回到女儿身边啊!正在茫然等候发往天水市的十路公交,突然开来一辆去石佛镇的私人面包,喊叫十元可送我们到北道,比平时贵了一块五毛钱,很划算,于是大家蜂拥而上,我抢到了靠窗的座位,心里很安慰,中间还站了好几个,售票员解释有些从北道来的到家就下了,他们是从北道发往石佛镇的末班车,看见等车的人很多,零时决定再跑一班,是单程,所以得涨价,车里没人提出异议,一路颠颇,上山下下,很快有了空余的座,站着的人也能坐到座位上了,一路的无言,一路的顺心!

也许太累了,车行了不到一半的路,我居然迷迷糊糊睡着了,当女儿打来了电话吵醒我时,车马上要到了,天气却无端的阴沉起来,而且起风了,心里便生出很大的遗憾,以为必定是个无月的中秋夜了。

回到家里,女儿一通抱怨,说不该在节日里留她在家而我独自出门,当我说完坐车的经历,她又庆幸起来,一副乐呵呵的摸样。小孩总是很容易知足,所以她们的笑容永远比大人灿烂!

夜晚来临,花灯初上,霓虹下的城市娇艳得有点妖媚!不知什么时候,阴云知趣地退却了,一轮圆月轻快地穿梭在天际,所有的灯火黯然失色了,因为那刻我的心里唯有天空,唯有月圆!

月圆中秋

文/李学强

快到中秋节了,田野里飘荡着温馨的气息,稻谷正在收割,棉花绽放笑脸。城市里,苹果、梨大量上市,交易活跃。天也黑得早了,气温变得适宜,蚊虫玩起了失踪。随着中秋的临近,远方的游子也在为节日的即将到来而兴奋,又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了。

月圆之夜,玉兔东升,晶莹澄澈。月光在窗间,门前阶下,树旁无声地流过,往地上瞧更是清辉一片,月华如水,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月光闪耀于朗朗夜空,把大街小巷照得如同白昼。偶尔,一片云飘过掩遮了明月,须臾,明月穿过灰白色的云朵,又露出皎皎无瑕的美丽容颜,一时间清光四溢。

手捧月饼,欣喜而小心地咬上一口,美味就在舌尖上弥散开。如今月饼品种是越来越多了,肉松,蛋黄,琳琅满目,形式多样,与小时候商店里只有五仁,青丝玫瑰馅的相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月饼在我小时候是个稀罕物,父亲下班买回的月饼放在小桌子上,油光纸扎着带着红贴,捆着细麻绳,五个一斤,虽然包装简单,但中秋节也成为全家的焦点,毋庸置疑,守着它晚饭都吃得格外香甜。

月儿升起,母亲微笑着把月饼细绳一道道解开,剥开一层一层的油光纸,露出焦黄油润的月饼,诱人的香味弥散开,让人垂涎三尺。把月饼都掰开来,每人分上一块儿。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小孩子们的心思瞒不过大人的眼睛,大人们把手中的又分成几块儿,孩子们手中又丰盈了许多,心里乐滋滋的。

现在的城市里,孩子们不太喜欢吃月饼,小时候爱吃月饼的我也感觉不到月饼的可口了,也似乎吃不出儿时那诱人的味道了,我想,其实它们的味道并不差,只能比小时候的味道好,喜欢吃它的人少了,是人们有更多的美食可以选择。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金”,中秋月圆,桂花也开了。淡黄色的花朵藏在肥厚的树叶中,花香浓郁,地上树影斑驳。“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几只小鸟从横斜突兀的枝干间飞起,枝叶婆娑,沙沙作响。蟋蟀藏在墙角唱歌。月圆之夜,清盈的月光如流水一般,倾泻在房前屋后,让人心里也亮堂堂的。

人们坐在自家门前赏月,品茶,听戏,侃大山。月光下回荡着孩子的欢笑。在明亮的月光下,他们在宽宽的巷子里玩捉迷藏,剪刀石头布。腿弯撑上一道皮筋跳来跳去,把几声声欢笑挂在树梢。

月到中秋,院里院外被月光镀成一片霜色。农家屋檐下挂着串串红辣椒,墙头码着穗穗黄玉米,屋角蹲着收获的花生。村边的荷塘衰败了,月光下水面泛起片片银光,静静的乡村披上一层薄纱。蛙声远去,沉淀下三两点静谧,无言中,明月把莫名的乡愁一寸寸拉长。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东坡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成为绝唱,残缺与圆满相对,阴晴与雨雪相承,时光悠悠,大自然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过客匆匆,一眨眼便是沧海桑田。

中秋的月让人梦圆,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明月熠熠让一天劳作的艰辛苦累好像都消逝了,明月调适着心情,人感受着生活的满足;中秋的月让人梦牵,节日之后,亲人又踏上征程,迈出匆忙的脚步,不舍之间让心头又增添几多挂念。

月到中秋,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月圆,月缘

文/鬼玄子

夜半月更圆,疏星烁几点。及思觉身寒,情深已惘然。

——题记

不是只有八月十五才有圆月。这寒冬,干枯的空气都变得粘稠,月色随着夜的深度而多了温度。更冷了,只有树上的几梢叶未落,坚挺在凛冽,只有记忆里的渊源,不曾褪色。

我把衣服裹紧一些,一个人默默地看着空朗的深邃的夜,渐渐陷入回忆的漩涡。

小时候的中秋节总是过的很传统。在这之前的两个多星期,就跟着爷爷去他的老朋友那里做月饼。自己家带的面、油、红糖和瓜子花生,只是给那人一点钱作手工费。我喜欢选模子,但可能是嫌麻烦,到最后做好过去拿的时候,总是只有一种花纹。月圆的那晚,可就神秘极了。奶奶在九点半左右开始“献月明”,把一张年龄比我爸还大的小矮桌搬到院子里来,再把背面贴满照片的大镜子拿出来,用小茶叶盒儿支上,镜面朝着还在往高爬的月亮上。然后就可以摆上早已洗好的各种各样平时吃不上或者很少买的水果了。我问奶奶,“为什么要对着月亮放镜子呢?”她说是为了把月亮“请下来”,“为什么要上香和磕头呢?”她说是为了保佑咱们家安康幸福……

她再也不能多和我说些什么了,哪怕是两年前我开始觉得这个老人实在啰嗦无比。她永远逝去在这不断沦为历史的现实里,却是在我的心里驻足长存。

她是一个平庸而且不幸的人。她的一辈子有七十个春秋将近,却足足有一半的时间是躺在病床上度过的。我从我妈的口中得知,刚过门儿的时候她就卧病在床,坐月子理应是婆婆伺候这事儿也被外婆给接手了。她为大伯接连两胎都是女儿感到失落,也为母亲头胎就是“大胖小子”而乐的合不拢嘴。她无力经营家庭的繁琐复杂,却又对任何事都特别上心。记得小时候,我被爸爸揍,她颤颤巍巍拄着拐杖扒到我们的窗玻璃上,硬声呵斥“孩儿还小了么,再动手我就掀你一刮子咧!”于我而言,她就是这世上最对我真诚善良最体贴关怀的人了。我听我爸多次取笑我,“小时候啊,我和你说你是从这个小被子里裹着被捡回来的,你就哭了,然后抱着被子去隔壁找奶奶。”他指着那块儿海蓝的上面有星星月亮的图案的小被子说,“然后呢,你奶奶告诉你啊,‘这是你老子骗你逗你玩儿呢’,然后拉着你的手就过来教训我啦!”

以前我听到想到这些事情都觉得挺难为情的,但是现在,只觉有深沉的怀念。因为,当你在乎时,任何可以勾起美好回忆的事物都是变得那么弥足珍贵。后来,她查出肝硬化。一年要做两次手术,还得输血,到后来血管里流的几乎都是血袋里的了。她的病情也反复无常,有时病的全身发肿,神智迷糊,过段日子却又好的像个没事儿人一样,下床行走做家务连拐杖都用不着。甚至有一次复发,我爸把棺材都定下了,最后却又再一次的挺过去了。

我们以为她的生命可以用先进的医学技术无限延长,毕竟她还想看丹丹姐的孩子和参加我的结婚典礼,她还想再照一次全家福,她还想在盛夏吃一小口小布丁,她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却还是没能熬过来。她经常说,我的命是捡回来的,现如今是在奈何桥上徘徊,所以死了就死了,你们不用伤心。可是她从来不曾放弃对生命的渴求,但是却也对死亡从没有过畏惧。我这最亲的人啊,你走时我却不在身边。我还记得当时在三间屋子环顾无助的哭泣与低吟。我爱你,我脑海中常浮现的你的身影,如今在月下更加清晰。你的慈祥将不朽在我的灵魂里,我想,我应该就是你的生命的延续,我愿永远守护你!用我已经结实的臂膀拥抱你……我以为你,还活着!

温度一点一点下降了,圆月渐渐不圆了。呼出的热气给眼睛蒙上一道纱,银光泄在我的脸庞。思念的情绪缓缓退去,我转身往回走。依稀对圆月有所留恋,这是连接我与祖母的心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