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酒席文章

2022/12/21经典文章

酒席文章(精选8篇)

人有千种,世有百态

在现实生活中,好男人不一定能娶到好女人,好女人也不一定能嫁得好男人,好女人和好男人在一起生活又不一定幸福。

人有千种,世有百态,每个人的性格、品味、素养皆不同,夫妻相处的方式就不同,一百对夫妻有一百种相处的方式。

婚姻就象一桌酒席,爱是主食,宽容、理解、信任、尊重就是一道道菜,欣赏、幽默、趣味就是酒和饮料,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几个品种的酒席,才算得上完美无缺的酒席,但愿大家在婚姻这桌酒席上,吃得安逸,吃得泰然,吃得永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家乡的“流水席”

文/彬子

直到现在,在我的农村老家,不论谁家遇到婚丧嫁娶的大事依然保留着"流水席"待客的"习俗",尤其是丧事上的"流水席",几十年几乎没有改变,"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

去年的春天,爷爷去世,我回家奔丧,零距离目睹了"流水席"的整个"流程".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尽管我的家乡山东省金乡县南北长不足50公里,东西宽也就30多公里,但婚丧嫁娶的习俗却千差万别,就连丧事上的"流水席"都大相径庭。有些村庄上的丧事上"流水席"十分简单,前来吊丧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上多少礼钱,一律一碗荤素搭配的"大杂烩",稍微"奢侈"一点,每桌加上一盘花生米,算作下酒菜。而离其几十里外的我村,丧事上的"流水席"却十分讲究,其"规格之高"令那些村庄咋舌。我们这里通常是八大盘,四个热菜,四个凉菜,有鱼有肉、荤素搭配,外有一个或者两个大件"压轴".上几个大件是有说头的,如果家里老人都去世了,就上两个大件,整鸡和整鱼;如果还有一位老人健在,就上一个大件,整鸡或者整鱼,这叫"以九代十".不管谁家平时再省吃俭用,在丧事上却格外大方,如果谁家的"流水席"饭菜的档次低、分量不足,甚至出现准备的饭菜与实到人数出现大的出入,以至于出现"漏席"的现象,是被村民甚至亲朋好友嘲笑的,甚至好长时间被人们津津乐道,在村民面前连头都抬不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流水席"的好差反映了对死去老人的孝心。

丧事的操办以及"流水席"待客全部由村里自发成立的"红白理事会"负责。我们这里称负责人为"大总理","大总理"大都是村里德高望重的经验丰富的年长者担任,既要有威信,做事要有条不紊,尽量不出现差错。"流水席"通常在"正事"之前两三天就开始张罗了。从准备酒席的桌数,到联系桌椅,厨师人选,甚至谁烧水、端盘子、刷碗都责任到人。别看这些人全部是村里自发来帮忙的"义工",但干起活来有板有眼,毫不含糊,如果稍不注意,招致德"大总理"的批评、训斥是一家十分丢人的事情。

首先要确定"流水席"的桌数,通常情况下,按照给亲朋好友"下书"的数量来定,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稍作增减。就拿我家来说,当时准备了35张"书",一般按照"书"的2.5倍准备酒席的桌数,但考虑到我家许多家戚家里人并不多,所以当时准备了70桌酒席。

确定了酒席的桌数,就该准备桌椅、锅灶、餐具了。在以前张罗这些东西是一件既繁琐又让人头疼的事情,不但要挨家挨户到村民家里借东西,还要做好标记,大件的桌椅还好说,遇到造型、大小一样的盆盆碗碗让人头疼。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与婚丧嫁娶相关的服务行业应运而生,一个电话,不出一根烟的功夫,桌椅、餐具就送到了家门。

买菜是"流水席"的重中之重。以前由于乡镇上的菜不齐全,有时要跑上一两天、转几个地方才能买齐菜。如今,菜市场上鸡鸭鱼肉、各种蔬菜一应俱全,再加上村里大都有了面包车之类的交通工具,只需拿着大厨开具的菜单,带上钱,只需一上午的时间就"满载而归".有趣的是我们这里不叫"买菜"而是叫"抓菜",一个"抓"字把村民的紧张的之情、忙里忙外的情景表达得淋漓尽致。

至于厨师足不出户"村"就能找到,他们是村里"流水席"的专用厨师。别看他们全部"半路出家","自学成才",既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也没有在饭店"实习过".但凭着一颗颗为村民做事的诚心烧出来的饭菜却不含糊,尽管在味色上无法与城里饭店专业厨师做出的饭菜相媲美,但吃起来还比较可口。

帐篷搭起了,锅灶支起了,厨师们忙起来了。切菜声、油炸声,声声入耳。炊烟袅袅升起,香气扑鼻而来。

我们这里"流水席"全部安排在出殡那头的中午,当十一点钟左右,拉着老人火化的灵车缓缓而去,酒席便开始了。

几十张桌子在村里的大街上一字排开,不论春夏秋冬,连个帐篷也没有,五六个人或者七八个人围在八仙桌旁、坐在长凳子上,等待"开席".端盘子的"传菜生"全部是身手利索的青壮年,由于酒席的桌数比较多,每个托盘上至少要放四个盘子或者大碗,再加上时间仓促,有时几乎是跑着上菜,身体瘦小者往往吃不消,无法坚持不到酒席结束。

"流水席"与城里饭店酒席不同的是,"流水席"是所有的桌子上上完一道菜后,才上下一道菜。往往是下一道菜还没有上,桌子上的菜就"一扫而光"了,等"传菜生"上下一道菜时,也顺手将空盘子捎走了,行云流水般,这或许就是称者"流水席"的原因吧。"流水席"通常先让女人和孩子入座,然后,男人才能就坐。这也从一个方面反衬出乡风的的淳朴。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一些农民忙完农活后,纷纷到远走他乡到城里或者其它地方打工,村里的青壮年劳力渐渐少了,乡村的"流水席"也渐渐发生了变化。村里的颇具规模的饭店开始承接喜宴、寿宴的"流水席".但丧事上的"流水席"却没有大的改变,似乎向世人诉说着古朴的民风、民俗。

老家习俗“ 换茶”

文/郑菊芳

亻表

俵换茶,是我老家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

在我老家方言里,这个习俗叫做“biao huan cha”。我考究该用怎样的汉字来表述,翻阅字典,找到“俵”字,读音与我老家一样,意思是把东西分给别人。而“换茶”,在江西和湖南的有些地方,是指糕点、点心。于是,老家这个习俗可以用汉字表述为:“俵换茶”。

做生日酒席,男女有别。如果是女人过“大生日”,娘家兄弟姊妹除了准备猪肉、面条、鸡蛋之类这些,还要送一担“换茶”。这一担“换茶”里,有糖果、饼干、干红薯皮、粑糍(一种用粳米和糯米参和起来做的糍粑,再切成片,晒干以后,用白色的细沙炒爆或者用菜油煎爆)、荡皮(粳米荡成面块,晒干剪成棱形,也是用白色的细沙炒爆或者用菜油煎爆)、爆米花等等。

生日酒席开餐之前,先是围桌吃“换茶”。众人边吃边聊天。如果那些粑糍和荡皮,吃起来既蓬松、清脆,又咸甜适当,花样好看,就会获得众人的称赞:“好手法,好手艺!”这是对主家或者娘家妇女贤惠能干的肯定。因为做粑糍和荡皮,都是妇女们用手工制作,佐料的调配,花色的配搭,厚薄的分寸,都有讲究的。

“换茶”吃得差不多了,酒席正式开餐。吃酒席的时候,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程序。男女分开坐。因为妇女吃酒席的时候,会自带一个大碗。她们会自动推荐一个年长的为席长,厨房里的“走动”(专门负责端菜到桌上的人)每送来一个菜,席长挨碗平均分菜,妇女们就只吃自己碗里的菜。

酒席散去之后,办酒席的人家就开始“打发”,也就是在送贺礼的篮子里,都装进一些“换茶”,决不能让吃酒席的人空篮子回去。农村里,礼尚往来,任何时候都绝不“空篮”,这是最基本的礼数。

打发“换茶”也是向村里人炫耀富裕、大气的最好时机。家境好且又大方的,“换茶”的样式就更丰富多样。后来,分田到户以后,农村经济活络起来,“换茶”的样式,换成饮食店的包子,或者是糍粑,也有买橘子、苹果的。而如今,都是特制的寿面加两瓶饮料。

那时候,小孩子最盼望亲戚家和村里人办酒席了。每每吃完酒席回来,母亲都会带来一碗“贺菜”,也称“杂贺菜”,因为酒席上的“八大碗”或者“十道菜”,每一道菜都会有,掺杂在一起。

吃“贺菜”是我们儿时最美味的菜。那时候,母亲去吃酒席,分明是去给自家孩子讨来一碗美味的“贺菜”。作母亲的,吃酒席分得来的“贺菜”谁舍得吃啊?家里几张小嘴在等着美味呢。所以母亲们一般都是倒点菜汤,和着米饭吃完酒席,带回家的“贺菜”和“换茶”就是孩儿们最奢侈的美食。

中国母亲的贤淑与仁慈,在吃酒席上就可见一斑。

如果是女人的“大生日”办酒席,我们小孩又多有一份“换茶”吃。

主家待客人回去以后,开始挨家挨户“俵换茶”。“俵换茶”的队伍,都是清一色的女子,有的是自家亲戚,有的是邻居帮忙。每个女子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分别装有各种“换茶”,一前一后,提着篮子,走在乡间小路上,银铃般的笑声也随之在乡间荡漾,整个村子里洋溢着一份喜气、祥和的气息。

这些女子,遇到熟人,清凌凌地唤一声:“来,吃换茶!”不容许你推辞,已经从篮子里抓一些“换茶”放到你的手里;遇到小孩,就会塞一些“换茶”到小孩的口袋里,小孩半推半就地推辞,其则暗自兴奋着呢。“俵换茶”的队伍,由“换茶”的多少而定,样数多的,队伍就庞大。每走到一户,领头人吆喝着:“吃换茶,吃换茶呢!”主人笑盈盈地拿出一个笸箩,伸手等待她们一一俵来。“俵换茶”的人,很有次序地从提着的篮子里,拿出事先商议好的数量,依次放到笸箩里,接“换茶”的人,边接边邀请:“来,来,到屋里喝杯开水再走吧!”“以后来喝开水,今天要俵完呢。”领头俵换茶的一边说着,一边带着队伍轻盈地向另一家走去。小孩们,一半出于好奇,一半出于嘴馋,也跟着俵换茶的队伍走东家窜西家。

还有几种情况下也是要“俵换茶”的。

新媳妇头一年回娘家和干妈家,娘家和干妈家是要有“打发礼”的,也就是待女子回婆家的时候,娘家人和干妈家要送“换茶”,然后,女子回到婆家,挨家挨户“俵换茶”。

女人生了小孩,在“满月”和“周岁”的时候,娘家人和干妈都要送贺礼,这份贺礼,除了小孩的衣帽鞋子之类以后,也要送“换茶”,然后,又是挨家挨户“俵换茶”。

还有老人许久没有回娘家了,如果被娘家接去“回娘家”的话,回来的时候,也有“换茶”带来,于是,又要去“俵换茶”。这是很讲究礼数的娘家,也是显示娘家人的富裕。

总之,女人第一次走亲戚,都会有“换茶”打发礼的,回来以后都要“俵换茶”。

儿时,温饱都成问题,家里平时更不要说吃“换茶”了,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的“换茶”才会让小孩吃饱吃够。因此,每每遇到村里有女人过生日办酒席的,或者是新媳妇回娘家的,或者是孩子“满月”和周岁,我们就知道,又会有“换茶”吃了。

“俵换茶”这种乡俗,今天回忆起来,感觉是如此之美。这种美,是美在日日月月的人之常情之中,美在相邻之间的共享之中。

“俵换茶”这种分食的习俗,追溯其根源,应该是祖先的“有福同享”的精神内核之一;而母亲们吃酒席带回家的那份“贺菜”,彰显了在贫瘠年代里作为母亲的仁慈与伟大。我们常说,母亲是伟大的,并不是母亲做出了一份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在平凡生活里时常传递一份人性的光芒和温暖。这光芒,可以照耀孩子的一生,这温暖,可以融化冰冷的坚冰。仁慈的母亲,是我们人类最好的老师。

如今,“俵换茶”的乡俗再也难见,“贺菜”,也失去当年的味道。但是,那份淳朴的乡情,那份仁慈的母爱,回忆起来,还是那么美,那么美啊!

土厨师

文/黄炜

今天在微信群里看到这样一个帖子:吃货回忆/那些年,在松江乡窝头吃过的酒席,你还记得吗?帖子勾起了我的回忆,农村的酒宴就是这个样子的,到农村喝喜酒才能喝出气氛、喝出感情,更能体现邻里亲情,这句话一点都不假。一般在农村里,遇到哪户人家有喜事,只要能帮忙的,能出力的都会自觉地奔走相告,邻居不但会无偿提供自己的住所作为酒宴场地,而且还帮忙洗菜、端盘,朴实、浓情的农村宴席真正体现出了邻里一家亲。

这样的农村土宴需一位“土厨师”掌控。我出生在农村,也在农村长大,不但记得那些吃过的乡窝头酒席,而且我也曾做过那些酒席的制作者——土厨师。

平时自己喜欢下厨房,做些自己喜欢的点心菜肴,家里人来客往、逢年过节基本由我主厨打理家庭小宴。一来二往,在亲戚朋友邻居圈内也有点小小名气了。但是真正做乡窝头土厨师,烧有一定规模的所谓酒席菜,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

1988年的秋天,我表哥生了个大胖儿子,要办满月酒宴,自然要请一位专业土厨师来主厨宴席菜肴。到了那天早上,那位专业土厨师突然有事不能来主厨了。这可急坏了我表哥,客人都邀请好,酒席所需菜品的原材料也都准备就绪,十几桌人要吃午宴,没有厨师怎么办?急中生智,想到了我这个兄弟。于是,急匆匆地找到了我,要我主厨那天他儿子的满月酒席。尽管我平时喜欢烧烧弄弄,但这必竟是小大小闹,而今是十多桌的正式宴席,从内心来说真的不敢轻易答应,但看到表哥着急无奈的尴尬表情,我就勉强答应了。

就这样,我这个土厨师的“首秀”上演了。首先简单看了先前那位厨师安排的酒席菜单,查看已经采购的原材料,再查看了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刀俎炉灶的准备情况。一切就绪,马上进入工作,首先是给来帮厨的乡邻分工,拣菜、洗菜、切配,对帮忙切配的乡邻提出具体要求,哪个切块,哪个切片,哪个切条,哪个切丝,一一交待清楚,就像饭店总厨,煞有介事。安排妥帖,我也按先难后易的顺序上了灶台,开始烹煮煎炸蒸。又利用时间差抓紧做冷菜,冷菜的原料都是成品熟菜,所以主要任务是切分装盆,我找了相对刀工还好的乡邻,给她们做个示范后,让她们帮忙打点冷盆。就这样,忙忙碌碌四五个小时,转眼就到正午时分,该是开席的时候了,表哥问我:兄弟准备好了吗?可以开席了“吗?”我调皮而自信地说:报告老哥,准“备就绪,开席吧!”其实还有那些易熟的热菜还没下锅,我想学正规饭店的方法,边吃边上菜,让热菜真正保持热度。

开席了,先上冷菜,再上已经烧好的热菜,如红烧肉,糖醋排骨等。接着就上即烧即上的热炒,炒渔片、炒腰花、炒鳝丝、炒三鲜……有条不紊一一上桌,接着全鸡全鸭全鱼全蹄四大菜闪亮上席,酒席正当高潮,最后汤、点心、水果压轴,宴席菜肴齐备,我这土厨师的首秀任务终算完成了。

此次首秀给邻里乡亲、朋友亲戚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烹制的菜肴比较适合家乡人的口味,也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就此,我的土厨师正式登场,村里坊间婚宴、生日宴、满月宴、上梁宴经常让我去打理菜肴,也算是村上小有名气的“土厨师”。至今我还常跟我侄子开玩笑说:“是你成就了叔叔我当上了大厨。”

犹记汤沟酒席香

文/何钱文

幼时每逢父亲赴宴,母亲总免不了嘟囔。起头是叮嘱父亲少喝酒,随后总会来一句:“瞧瞧某某,不就带小伢去了么”。但父亲多顶嘴:“你瞧人立荣,我怎好意思?”这位立荣叔,和父亲关系颇为要好,家有三个孩子。但我真没见过他带孩子参加酒席。曾问父亲何故?父亲脱口蹦一字:傲。当时不解,多年以后才领悟:他一辈子清高,最怕别人说闲话。但父亲拧不过母亲,赴宴时最终还是会带上我或弟弟两人之一。贫瘠年代,吃酒席几乎是我们孩子们的“美梦”。我那时的理想就是:等我长大挣钱了,一家人顿顿吃酒席。

汤沟酒席繁多:婴儿出生第三天,备两桌饭菜请族内宗长吃“三朝宴”;结婚后分门立户,新锅新碗新瓢盆,新主人得在新灶里烧顿“新锅饭”来宴请家族长辈。还有如新屋落成,学子考上大学,年轻人婚娶,老人驾鹤……这些都是人生大事,至亲远戚都要备礼相送,礼厚礼薄要看情深情浅,无论多少,送礼和收礼的都会笑脸相迎。但酒席上菜多菜少,菜烧得好吃不好吃,背后评头论足的就多了。

汤沟习俗中,除女儿出嫁和老人“七七”日这两场酒席定在中午外,其余酒席俱在晚上。提前几天,男主人兜里揣几包好一点的香烟,去送礼的人家遍请一次,已示礼节。到了日子,男主人自己或安排家人挨家挨户再去请一次。这“二请”是无论如何不可少的。

开席时间临近,多数客人会提前到来。先来的年轻人三五个凑一桌,边打扑克边等,老人们则围在一起谈天说地。等客人来得差不多了,男主人会招呼大伙停下来,重新安排座次。婚宴中,媒婆坐正桌首席,年高长辈居次席作陪。新人能百年好合全靠媒人之功,坐首席即为感恩之表。其余场合,正桌首席上做的必是年高长辈。座次安排好,静候宴席开始。

幼时物质匮乏,宴席菜品也并不算多,比不得如今富豪人家的寻常家饭。主菜离不开鸡鸭鱼肉,辅菜配些时令果蔬,中间再混搭冷盘凉菜。煎炸蒸煮炒,倒也每样不缺。等帮忙的“伙计”摆好碗筷,收完桌子上的糖果点心,宴席正式开始。首上的多是两碟冷盘:一为麻油凉拌萝卜丝,另一为醋熘藕丝。对角斜放,起先无人问津,酒席进行到一半时,却成为抢手菜。尝两口可以消油腻,酒多时尝几口能去心火。

第二道菜一般上清炖老母鸡。一整只鸡炖好后放在大海碗里,鸡头用细竹枝和鸡身固定好。不消说,这道菜孩子们都喜欢。几分钟光景,海碗里只剩下鸡头了。仿佛知道桌上不好看,上第三道菜的时候,速度明显快了起来。其实是菜肴早先就洗净配好,上菜几乎是前脚赶后脚的功夫。三四五这几道菜多是混搭的时令小炒。直到这时,“静坐”的大人们才真正举箸开吃,席场里笑语喧哗酒香飘溢,气氛开始热烈起来。

所有菜品中,我最喜欢的却是冰糖炖银耳和冰糖炖鸡头米这两道甜羹。逢入酒席,我总要空余出肚囊,专候它俩。熬好后的银耳羹色润如花,轻抿一口,甜润会透到心底。鸡头米炖好后粒粒饱胀如福娃笑脸,舀一勺放嘴里,美妙滋味自难言说。吃完鸡头米后,我们孩子们肚子大多已是凸圆鼓鼓,注意力都转移到玩上来了。开始以席场为中心,屋前屋后疯戏狂欢。但之前会选一个小孩做“探子”,一听说“粉蒸肉上来了”,游戏结束,孩子们一窝蜂跑到各家大人身边。粉蒸肉做法也不复杂。把山芋和藕切成不规则块状放屉笼里,选肥瘦相间的肉切成块放蒸肉粉里翻动,事前蒸肉粉里调料已配好,五香八角俱全。洒上蒸肉粉后在屉笼底放一层,山芋和地瓜居中,上再覆一层肉片后盖上笼盖,放炉上清蒸。蒸肉时屉笼一层层堆积形如宝塔,炉火一升香雾随风到处弥散。赞其香飘十里是假,但如遇上顺风,香飘半村却一点也不虚夸。饱餐之人若闻到肉香,食欲一下子也会被勾引起来。粉蒸肉上桌,山芋和肥藕吸了油格外好吃,孩子们俱争抢着要。但我弟弟却是例外,他喜欢吃蒸好的肥肉,越肥越好。也只有在粉蒸肉上桌时,我才会想起在家盼着的弟弟。如果席场和家相聚不远,我会央父亲夹几块肉,偷偷地跑回家端给弟弟。久等的弟弟一见粉蒸肉喜笑颜开,有时候吃完还不解馋,弟弟会舔舌问一句:“老大,毛头圆子上了没?”

毛头圆子是酒席上倒数第二个菜,做法简单,用猪前后腿上的纯瘦肉剁成肉馅,放上食盐姜丝葱花,加少许淀粉同和,搓成圆子状,放在淘好的糯米里滚上一滚,同样放蒸笼里清蒸。一笼只放八个,几桌蒸几笼。这道菜大人多留给疯累了的孩子们吃。

酒席最后一道菜必是“碗头鱼”,鱼为半斤重的鲤鱼,轻煎,鱼头贴一指甲宽小红纸条。圆子和鱼最后上,取“圆满”和“年年有余”吉意。圆子可以吃,但鱼谁也不能动筷子。“碗头鱼”上完,客人们都酒足菜饱先后离席,准备回家了。久不露面的男主人搬来贴满喜字的稻箩,里面有刚分包好的糖果糕点香烟,一家一份,连说“招待不周,多多包涵”客气话,有酒醉的还要安排家人送一送。

白宴气氛肃穆,没有红宴热闹。但菜品流程基本雷同。汤沟旧俗,从老人去世那天算起,七七四十九天内,大小祭事不断。

无论红宴白宴,隔天一早,主人还要小请一下族老尊亲和帮忙打杂的诸人。菜多是昨日酒席剩菜,再添几个时鲜小炒。偶有出错遗漏了的宾客,主人更要备好礼物亲自上门赔礼,再拉拽过来痛饮一番。酒香迷漫,所有不快都飘散风中,也飘进我这游子的思梦里……

乡村的酒席味道

文/谢新正

进入冬天,日子仿佛一下子飞起来。特别是在乡下,日子更快。人情多得一个接一个,酒席一场接着一场吃。七姑八姨喜得孙子新添人丁,老舅过寿,老表过三十六,老小外家,左邻右舍,红白喜事,一家挨一家排列组合着。秦岭大山里人,永远打不倒的乡俗与人情世故,千年约定,捆绑一起,舌尖率先,钞票开路。即使砸锅卖铁,也得凑个人气,人情世故,断然不可忽略省却。

前几天,堂弟打来电话,说准备给叔父过八十三岁大寿。虽然说只是让我知道一下,不必回去,只是怕后面我知道了会埋怨他云云。那怎么行呢?叔父勤劳辛苦一生,在我的记忆里,热闹操办过生日,这还是第一次。七十三,八十四是老年人的门坎儿,借此冲冲喜,让老人家乐一乐,安度晚年,也是做儿女者应尽的孝心。老人能吃多少?还不是让客人们吃吃喝喝,让儿女们风光体面,顺便赚得孝子美名!操办红白喜事儿,早已成为乡俗,为人晚辈者,及时回去,为老人祝寿,责无旁贷。

走进村子,强劲的吃喝风扑面而来,漫游涌动,风速不减往昔平常。对于主家,是自家吃自己;对于客人,也算是为地方经济振兴做一点贡献嘛。五千年中华文明,从麦子的记忆,到稻梁的陶醉,到果蔬的漂香,再到农耕民族对于美食依恋与不断推陈出新,令人一提起酒席就胃口大增,精神亢奋。在记忆深处,总希望天天有酒席吃。乡间美食的强烈诱惑力,扎根在童年的记忆里,有了美食回味,不论走到天涯海角,谁还会生发浓浓的乡愁?对于乡村酒席美食的记忆,总是遗憾多于感叹,感叹自己非天才作家,如若是的话,发誓一定写出欧洲人引以为骄傲的万卷羊皮书,令全世界的美食家为之倾倒,蜂拥而起羡慕嫉妒恨去吧!

在小镇的酒楼待客,客人们须赶上十多里路程。从自己村子到小镇,多是乘摩托出行。比起在农村待客坐大席,一坐一大场、一村全聚集、一家祖孙三代齐上阵,往往一家人就坐一桌子的强大阵容,显得精练多了。来客多是大男人,男女聚桌而坐,水酒饮料,爪子糖果香烟,一样也不能少。菜肴是八凉八热,满盘子满碗。说是给耄耋老人过生日,还不如说是给客人嘴巴过生日;说是过喜事儿,还不如说给各自兜里的钞票开欢送会。

酒席上菜肴色味香型量,颇合客人胃口,味道不错,经济实惠,虽与城市大酒店饭菜味道没法比,终究是在小镇文明的窗口,品尝文明的菜肴。客人们大都是一个村子的,为了一个共同革命目标,吃好喝好,酒满心诚,菜香留客。客人大老远的来了,不让其吃好喝好,就是主家缺位,会令主家心里不安的……

坐在席上,吃着喝着,我立马心猿意马起来。回味起儿时的乡下红白喜事场面。虽然物质匮乏时代,富裕人家操办酒席,总还是会办得风光一些。客人们坐满一大场,熙熙攘攘,那是最令人向往、称做十三花子的酒席,八凉五热,色彩斑斓,香味香形诱人,上菜开席,筷子舞动,只听得一片咂咂声。人人满脸红光,个个嘴角泛油,喜洋洋的乐;醉得像红脸关公一样者,东倒西歪,满嘴胡说,肯定是好一口的中年人。白酒是纯粮酿造,也许店小二偷偷掺兑了一些水份?怎奈白酒是个融合力极强的东西,与大肉相生相克,与主食为伍,与蔬菜为伴,不在乎水来占自己便宜,偷自己风光,不妒恨菜肴抢占自己镜头。

经济条件稍差者,能弄出个豆腐席,也不赖。纯粹的豆腐菜,上一碗豆腐,下一碗豆腐,干的湿的,汤的炸的,烩的炒的,煎的炖的,所用调料,不过食油食盐生姜辣椒大蒜大葱柿子醋。菜品林林总总,出神入化,令人感叹困难时期舌尖中国,照样魅力无穷,光芒四射。乡下土厨子,正儿八经土生土长土农民,将一大块豆腐能弄出个满盘满桌豆腐宴,白里透红,青红相间,红汤耀眼,五光十色,令人拍手叫绝,腮腺涌动。

想想看,这乡村美食,单一道菜的名字,就令人浮想联翩。白菜烩豆腐,青菜小炒油炸豆腐丝,烩豆腐丸子,麻辣豆腐,菜豆腐……酒饱饭足,再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菠菜豆腐汤,红油在汤里闪亮,菠菜在其间冲浪,葱花在汤上漂香,生姜调合面在里面散发热量。寒冷的冬天,正坐着吃酒席,猛然间狂风大作,温度骤降,大雪飘零,一碗滚烫豆腐汤,足令人周身热血沸腾,末梢神经通上电流一样暖和脉动,御寒祛冷,心口暖融融的舒服。

那豆腐家族集体亮相,不亚于当今任何一场选秀赛美大荟萃,吸引人眼球。豆腐家族秀一秀好身段,亮一亮好成色,品一品美滋味,即使已经醉眼朦胧,神志飘飘忽者,仍然会回味一桌美食的力量,一道豆腐菜的色味香形。客人虽不能具体概括出一桌美食的文化特长,胃口却知道那道菜早已穿行于胃肠的深处,胃肠已隆重欢迎他们的到来;那道菜勉强被胃肠接纳……

农人自种的大豆小麦谷子高粱还有荞麦绿豆红小豆,自已种植的红白萝卜大白菜,土豆红薯。那时还没有太多的农药,也不会有今天谈虎色变的转基因食品,人虽然活得比较清苦,但却生活得健康放心……

劝酒的来了,一个村的,虽然不胜酒力,也只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以尽客主之宜,否则会被误认为看不起客人。该喝不喝,是要被客人怪罪的。

父亲的“两把刀”

文/董凤荣

父亲在种好几亩薄田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学会了厨师和瓦匠两样技能。这样,母亲织布挣点钱,父亲用厨刀和瓦工刀这“两把刀”挣点钱,收入虽然微薄,但对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

学会厨艺后,父亲在家乡十里八村渐渐成了小有名气的农村厨师,因为他既能做得一手好菜,干起活来还特别麻利;而且,父亲能依据主人提出的酒席规模及要求,比如说办“八大碗”或者是“四八”(四碟八碗)、“重八”(八碟八碗),开多少席位、吃几顿等,在短时间内计算出需要多少鸡、鸭、鱼、肉、蛋、海产品以及各种蔬菜、调料等,列出最合理的清单,交给主人采购,为办酒席的人家节省开支。所以,有红白事的家庭,大都愿意请他做酒席。

小规模的酒宴父亲只要带两个帮手就行,规模比较大的就需要多个厨师合作来完成了。在父亲做酒席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难题。有一次,邻村一个大户人家为儿子办婚事,独出心裁地提出:要办“六六”酒席,就是“六六”三十六道菜,寓意“六六大顺”;每次上菜均为六道,分六次上完,总之,不能离开“六”。

父亲是在农村成长起来的厨师,哪里做过这样规模的酒席呀!但主人家的要求必须满足。为此,父亲和两个帮手经过精心策划,决定把食材灵活搭配,化一为多,采取煎、炒、烹、蒸、煮、炸等各种手段,把一种食材做出多种不同口味。为了凑够三十六道菜,他们还自创了几道比较简单的菜,但是菜名起得喜庆好听。最后,三十六道菜如数端上餐桌,食客们异口同声地说,菜做得好!主人家也十分满意。

农闲季节,父亲则经常带着他那把瓦工刀,和同乡搭伙去给人家盖房子。有一次,他和几个同乡到别的村庄去盖房子,房子盖得又快又好,房主的要求都得到满足。房子交工后,他们又免费为房主人修砌了火炕。砌火炕是父亲的拿手活,他砌的火炕烟道走向合理,不管什么风向,灶都不会倒烟,炕的四周都是热的,没有一处死角。经过试烧,效果良好,主人非常高兴。房主老太太还认了父亲为干儿子。

父亲助人为乐,以他“两把刀”的技术,帮人办酒席、盖房子,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结交了许多朋友。当我家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也总有不少人主动伸手相助。俗话说得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酒席

文/大漠胡杨

乡人善饮,每逢喜宴,便八仙桌拉开,尊卑有序,长幼有礼,在堂屋一一坐定,帮忙的族人,就象馆子里的跑堂,捧着块端菜的四方托盘,从厨房川流不息,走马灯似的将油煎烹炸烧炒的冷,热佳肴,一一端将出来,至每张桌边,席上一人轻舒猿臂,从托盘中将满满一蓝边海碗端将出来。通常第一上桌的便是一碟藕丝,寓意一年中平平安安。再就是豆腐圆子,豆腐糕,寓意圆圆满满,高高兴兴,跟大块肉一同混烧,油汪汪,热气腾腾着一端上来,众人便举杯挥筷,先是佳偶天成第一杯酒令一出,纷纷仰脖,一饮而尽,然后倒扣酒杯,以示众人,要一滴不漏,否则罚酒。接着什么 同心永结,白头偕老酒二杯三杯的酒令从掌酒壶的酒司令口中一一说出,象令旗挥舞,一众玄袄玄裤的甲丁,随旗成形,布局成阵。稍有推托,便众人嗤之,仿佛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得杀无赦,斩立决。于是众人唯唯。这样的三杯酒下肚,就先热了个场子,打了个基础,席间的酒客,渐渐的全都面红耳赤起来了。

酒过三巡,酒席就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混战时代了:一般先由年轻的起杯,向上席位上坐着的长者敬酒,说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吉祥语,跟啥,也不能跟福寿有仇,于是仰脖喝吧,一敬一回礼,来往着就是两杯了;接着同辈份的互敬着常来常往,虽不会象北人那样一心敬,哥俩好,三桃园,四季财,五魁首,六六顺,七个巧,八匹马,九连环,满堂红,宝一对(双方都出0时称之)划拳助兴,但也是酒令频出,一众抚掌起哄,用言语哄,赞,蒙,激,要挟,威逼利诱,逼对方喝下杯中酒,英雄狗熊,一杯酒就分出了泾渭。自有那心灵机巧的,要么端酒杯时,假装着手抖,将酒从杯中沷出一些,要么酒不喝干,留下一些在杯底准备着养条小金鱼。但一经敬酒者发现,且坚持着要求惩奸除恶时,酒司令自然就要出来执掌牛耳,维护正义,罚他洒一杯,这就成了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了。也有些聋子不怕鼓擂,任你怎样激将,好说歹说,就是将头摆得象沷浪鼓,口口声声中这一杯酒下肚,必醉无疑,其实这样的人最是心知肚明,头脑清醒的很呢,就象田野里的稻穗,越是金黄着沉甸甸,就越是低调着垂着头。倒是那口中嚷嚷着,拍着胸脯称没醉还能喝的汉子,其实已是积羽沉舟,再喝一杯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这就是稻田里高昂着头,在风中招摇的稗草了。

这样的喜宴,主人家要的就是这众声喧哗,热热闹闹的欢乐气氛:闹发闹发,越闹越发。酒至中途,家中的老公公还要领着新郎官,新娘子挨桌敬酒呢:小酒壶盖上压着张红纸,新郎官挨个杯中倒上一点,倒完后双手捧着酒壶,对着酒席深深一揖,感谢大家的倾囊,感谢大家的光临,此时席上八人一起起立,挨个鱼贯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酬谢还礼。

菜是一碗一碗的上:粉蒸鱼,粉蒸肉,鳗鱼段,鳝鱼段,甲鱼块,老鸭煮饺,母鸡汤,羊糕,狗肉上不了正席,银鱼羹,红烧,混炒,时令菜蔬,水果,罐头------碗碟盘煲,满满当当,当炊鱼块上桌时,就是表示大厨在催客人快吃了,流水宴,流水席,还有下一桌在等着呢。等到压轴的一条油炸鱼,盛在碟中,端至每桌亮个相时,就表示年年有鱼,菜没有了。

席上的八仙,此时早已是东倒西歪,云里雾里,飘飘着一半清醒一半梦中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至这个时侯仍能稳坐席中,谈笑自如,自是最后的王者,这就是日后的谈资,日后炫耀的资本了。

这样的喜宴,不是豪奢的“铺筵席,陈尊俎”,金樽清酒,玉盘珍羞,琼浆玉液,飞觞醉月,但乡情的朴素,乡情的豁达,乡情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便在这笑语喧哗中,随着杯起杯落,沉醉于醇厚绵软的酒香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