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闪亮文章

2022/12/08经典文章

闪亮文章(精选7篇)

月光如水

文/王佃海1971

黄昏已逝去霞光,阴暗的风在山顶摇摆。

背影从原野归来,抖落苦涩的尘埃。

屋檐上那只白花猫,莹蓝的目光里,映现高高在上的月亮。

站在虚空里,默默朝东望,你看到了自己纯粹的影像。

远远近近的月光,涌进了青春的梦乡。

你在恍惚中睁大眼睛,

智慧的额头月光闪亮。

月光如水,如水的月光。

一波波月光唤起泥土的呻吟,

一滴滴希望闪烁着白亮。

久违的村庄,传出欢快的笑声。

茁壮成长的明天,幸福流淌。

九月,一串闪亮的日子

文/雷长江

九月一日

缤纷暑假如驹过隙,像夏日里繁茂的杨柳,柳条婀娜中更有白杨的挺拔和坚毅,柳絮和杨花绽开一段难忘的旅程。

五十天的假期,轻轻松松的玩耍,断断续续的作业,憧憬已久的旅游,想问孩子:你快乐吗?

收拾起散落的行囊,收敛起一颗纵情的童心,回首漫漫假日,有多少故事在眼前上演?有多少日子值得纪念?有多少欢乐悄悄回味?有多少遗憾等待来年?

我们满意,女儿学习成绩有了提高而且过了钢琴业余八级;女儿满意,去绥中海滨和大海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暑假好啊!可以睡个懒觉,可以上开心网玩玩游戏,可以骑着童车和大人一起逛街,可以和父母去书店看教辅、读故事,可以去乡下体会农村的庄稼、河流和炊烟,可以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买齐文具,带上作业,把对新学期的希冀统统装进洗得发白的书包。包书皮,闻墨香,新学期就得有新气象,看我吧,戴着红领巾,精神抖擞地上学去。

路上,女儿歪过头来跟我说:在过去,咱家若是个大户人家,仆人们都得称呼我为大小姐,喊你为老爷吧?我目瞪口呆,怎么突然想起这些,电视剧看多了不是?

九月七日

早晚的一阵寒凉,北风忽至,白露为霜。默默地看远处的田野,一缕缕秋香纷至沓来,籽粒饱满的孕育里,有我的一个金黄色的梦幻。

今为白露,我看见露珠晶莹圆润,在草叶上,在花瓣上青翠欲滴。

白露种葱。

我轻轻拔掉那池子瓜熟蒂落的西红柿,铲除杂草,平整土地,五条小沟撒上黑色的葱籽,那是多少个种子的渴望啊!我埋下了初春的希冀。

有播种才有收获。我的眼前仿佛出现那一丝丝绒绿,纤小细腻地探出了头,秋天是我萌芽的季节,等我茁壮些,我会安然地睡上一觉,不管寒风,不管冬雪,等我醒来时,春天就已经来了!

九月九日

这个日子很特别。

我骑着单车从最繁华的市区经过。在解放广场,在那个高高矗立的主席铜像前,我看见了一束束花篮静静地摆放在那里,忽然想起今日是他老人家的祭日,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到现在,三十四年过去了,人们仍然在怀念这位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老人。

前不久我看见了一文友写的《独步汗青》,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永远的思念。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老人家和全国老百姓一样不吃肉;为了成立新中国,他老人家先后牺牲了七位亲属;1949——1976这些年国家没贪官污吏,社会没有地痞流氓等等的叙述,让我重温了他老人家一世的丰功伟绩。

铜像坐北朝南,他老人家高高扬起右手,不断地指引着我们这个城市前进,前进,再前进!

九月十日

九月,有一种崇高埋藏在心底;九月,有一种信念执着在心园;九月,有一种爱种植于初春;九月,有一种情收获在深秋。

其实我早已注意到,路边的野菊花开得很绚烂,一簇金黄,一簇绛紫,我很想采一束送给你,让这风中的菊香和心底的歌吟带去我真诚的祝福:教师节快乐!

每一年我都会给我的老师和我做教师的朋友发这样一则短信,这个日子很特别,老师似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闪亮的师魂永远生辉,令人敬仰。

那一天我看见一位老婆婆,送孙女儿上学,手里的一束花竟然是我们所熟知的紫色的大丽花,五颜六色的步步高,河边黄色的小菊花和旗帜一样火红的美人蕉。

我想:这样一束自然普通、平淡随和的花朵,比起鲜花店里那些贵重的百合和康乃馨要好上好几倍。因为有一种特殊的心情在里面,它从容,它谦逊,它花香持久,它耐人寻味!

山里桃花

文/小小麦子

在风中,山里的桃花很迷人,像初恋的情人,追一段就停下来。以致一对红翅膀的小鸟,因突如其来的喜悦,戛然停止了快乐的歌唱。彼此闪亮的眸子,比阳光的美丽还要持久。

山里很静,春光拂擦过的地方,桃花于枝头羞赧地闪烁一种温柔的殷红,一种无比的诱惑,如爱情覆盖在枝丫上,闪烁着炫目的色彩。

与梦中的预言毫无区别,久违的清香,被一只蝶羽驮着飞来飞去;一只勤快的蜜蜂,早被钉在桃花的眉心,久久不肯离去。从此,桃花的绽放揭开了山里相依相恋的抒曲。

从田野里劳作而归的燕子,从春风的臆想里,发现一条爱的源头,竟然在一朵山里的桃花上滚动……

而桃花绝不是爱情的风景。桃花询问: 瘦了的月,憔悴为谁?

月亮答曰: 那些浪迹天涯的月光,远比一场挑花长久和甜蜜!

一阵风静静地吹过,挑蕊居住的花粉,犹如窃窃的私语,是春天最深处的秘密。而山径两边,已慢慢长旺的艾草,随风而弥漫了乡路的每一个空处。

其实,在春天的温暖里,爱情和时间像活水在自然流动。在声声唢呐中,村里的槐花白了,山上的桃花红了,总有那些关不住的喜讯,蜿蜒地流向村外很远的地方。此时,谁家新娘微含羞涩,出嫁走上纤尘不飞的山路……

迷人的月光,闪亮的桃花水,都流在村庄的血管里,涨满殷红的色素,让爱的向往,上升如火焰……

从此,有谁能熄灭山里桃花的火焰呢?!

夜空中最亮的星

文/淡淡微笑

浮躁远了,喧嚣去了。

秋去冬来,辽远的大地,寂寥的星空,只有静、净。

走出蜗居,仰望星空,一片繁星点点好似颗颗明珠。细细一看,发现一颗最闪亮的星镶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渐渐地,闭上疲倦欲睡的眼睛,在夜空中隐隐消失,悄无声息。不禁令人想起了李商隐笔下的古诗名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是啊!人生的旅途上,总有黑暗的时候,就像这颗星一样。如果在漆黑的夜晚,我们只能摸索着前行,倘若有一颗闪亮的星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便会喜出望外。

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有太多太多,可现实往往不如人意……

正在沉睡于梦乡中的我,听到“砰!”的一声,把我从美梦中拉到了现实,我瞪大了眼睛,可能以往的情景又重演了。我缓缓地起了床,轻声地走到爸爸的房门外,附耳一听,隐约听到打翻的破碎声,刺耳的争吵声,当我想一把门推开的时候,妈妈却说:”孩子们都睡了,我不想跟你吵!“我无奈地退了一步,却是看不见的心碎。我无法理解他们之间的大吵大闹,千万次告诉自己,事在人为,你可以的,你可以为了这个家勇敢付出你的爱,但每次领教到的都是爸爸无情的一句:小孩子,大人的事你不懂!我还能说什么呢!我一人无法抚平已经千疮百孔的家,再次告诉自己,没关系,一切都会过去的!

漫长的黑夜里,脑海就如电影倒带,不断地浮现出一幕幕爸爸妈妈吵架的画面,我抱头大哭,泣不成声。眼角挂着冰冷的泪,我又该怎样面对。

钟表,可以回到起点,但已不是昨天。今夜的星空,依然炫耀辉煌,你是否能听清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独与叹息。突然,一颗闪亮的星在角落里脱颖而出,就是它!那颗最亮的星出现了,令我欣喜若狂。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在夜空的嘘寒问暖下,自己的伤痛在渐渐地消散,但在心灵深处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伤痕。夜阑人静,冷落的街道寂静无声,不变的是,我还在此独自观望。然而,更多了的是一份恬静与安然。

天色还是昏暗的,黑夜还没过完,黎明还没到来。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依旧存在,使彷徨、无助、悲伤的我还能坚持着,给我再次相信的勇气。不管前方面临多少坎坷,流多少泪,只要我拥有了最亮的那颗星就固定了我前进的方向,坚定了不倒的信念。

一颗流星,划过······不是瞬间,是永恒!

山里桃花

文/小小麦子

在风中,山里的桃花很迷人,像初恋的情人,追一段就停下来。以致一对红翅膀的小鸟,因突如其来的喜悦,戛然停止了快乐的歌唱。彼此闪亮的眸子,比阳光的美丽还要持久。

山里很静,春光拂擦过的地方,桃花于枝头羞赧地闪烁一种温柔的殷红,一种无比的诱惑,如爱情覆盖在枝丫上,闪烁着炫目的色彩。

与梦中的预言毫无区别,久违的清香,被一只蝶羽驮着飞来飞去;一只勤快的蜜蜂,早被钉在桃花的眉心,久久不肯离去。从此,桃花的绽放揭开了山里相依相恋的抒曲。

从田野里劳作而归的燕子,从春风的臆想里,发现一条爱的源头,竟然在一朵山里的桃花上滚动……

而桃花绝不是爱情的风景。桃花询问: 痩了的月,憔悴为谁?

月亮答曰: 那些浪迹天涯的月光,远比一场挑花长久和甜蜜!

一阵风静静地吹过,挑蕊居住的花粉,犹如窃窃的私语,是春天最深处的秘密。而山径两边,已慢慢长旺的艾草,随风而弥漫了乡路的每一个空处。

其实,在春天的温暖里,爱情和时间像活水在自然流动。在声声唢呐中,村里的槐花白了,山上的桃花红了,总有那些关不住的喜讯,蜿蜒地流向村外很远的地方。此时,谁家新娘微含羞涩,出嫁走上纤尘不飞的山路……

迷人的月光,闪亮的桃花水,都流在村庄的血管里,涨满殷红的色素,让爱的向往,上升如火焰……

从此,有谁能熄灭山里桃花的火焰呢?!

岁月的风,吹不老记忆中的闪亮

我真想时间可以成为一页无法锈蚀的画面,让一曲刻骨铭心的痛,不再从深处传来。

过往中的今天,早已属于我的时间定数,我以为我会忘却,一切已经非常久远,却依然清晰的铺在我的眼前。

秋的深处,一地忧伤。

今夜,思念还是一如决堤的海,纠结于时光之外。

没有不经意,只有一种布满心思的思念,如风随行。

此刻,月华似水。仰首,再也看不见失落于那个静谧的夜晚的细数满天星星。

不再可以轻吟浅唱曾经的心曲,倾听微风绕峦吹开的韵致与芳香。

在我化不开忧伤的眉宇间,我唯有寄语湿漉漉的思念。

今天,流经岁月的河,整整三年,这一刻凝固成我无法忘却的永恒。

今夜,我学不来匆匆离别,只教会我如何用思念书写思念。

那风中的往事,那可望而不可及的物语情愫,不在时间的不经意间流泻。

这似乎早已是一个缘份的缺陷,身未动,心已远。

我在秋的深处叹惋:我的忧伤,我的思念,敌不过时间的无情。

我无法抑制住感伤的情绪在蔓延。

我无法在秋的心头粲然。

我酸涩的眼神被这无情的时间击穿,年复一年。

寂寞的栅栏,我被一种思绪而离散。

三年,一切都没有远离心而顺其自然和自然而然。

我在秋的高处,默然沉思,人心物语的命题,走不出时间的藩篱。

我所有的若有所思,我只有对着心湖一一投掷。

记忆的皱纹无法舒展,被时间所掩埋的,不过是腐朽的辛酸与无奈,而潜伏在心里的,却是不死的灵魂。

多渴望有一个声音从回音壁里传来:生命的果实,在枯败中孕育着一粒寄予的种子。

孤独的,总是精魂。

在岁月里缠绵。

多想,昨日可以重现,沉寂的时空,没有旧事不可说。

只是冷暖深浅,自己知。

从远方到远方,不会再有抵达的完整。

一滴泪水,沾湿眺望。

风中的谶语。

在夜色里打开,却在秋凉中重温不到暖意。

如果今天,我不能回想,我只有阻止眼泪流下来。

我知道,相遇不是一场无足重轻,山重水复,千里之遥。

岁月的风,终究会吹老一切。

吹不老的,是记忆中的闪亮,点点滴滴,意犹未尽。

思念,总是永恒。

我为回望而来。

我,诉说着自己,诉说着时光远去回不来的忧伤。

我深藏着心里的永恒。

闪亮的贝壳

文/郭万梅

葛沽乃我的家乡。她是毗连天津市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的重要枢纽之地,蜿蜒流淌的海河水像母亲丰盈甘醇的乳汁滋养濡润着这片热土,使这片古老的水土愈发显得美丽而时尚。

明清时代的葛沽小镇素有“小江南”的美誉。小镇毗邻渤海,与蓬莱隔海相望,站在海边,仿佛感觉到有仙气自东南方的蓬莱氤氲而来。

葛沽的格局因海使然。她依海而建依河为生,海河水广裕丰盈,如一条柔软光鲜的缎带缠绕着古镇。商家们为使来往船只靠岸卸货,故把海河水分三流引至镇内,再加之古镇漕运、商业发达,商家与信众捐赠的庙宇就达18座,形成“水流三带”“九桥十八庙”的奇特景观。

晨曦微露,清亮的河面上渔歌萦绕,只听打鱼人唱道:“朗朗天空静静涯,红日如梭返回家。东面白云翩翩渡,西面一抹泛彩霞……”

太阳西下,夜渐渐沉了。辛苦劳作的渔民收网而归,他们将打捞来丰盈的鱼虾分类理好,赶早贩卖到镇里的集市上。

街面上,人头攒动,商贾云集,高楼林立。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祈福的香客,赶集的乡人,亦有观光赏玩的闲人雅士。那些卖茶汤的、卖果仁的、卖糖葫芦的小商小贩,挑着担子吆喝着拖着长长尾音的叫卖声,穿行于街心巷耳,引得调皮的顽童们追逐嬉闹。

而这里引得世人追逐的,除了自然景观之外,便是独特而丰厚的人文历史了。作为非遗项目的妈祖祭典(葛沽宝辇会),激越着人们的心跳;妈祖佑护着这一方水土,千年古镇葛沽就像一枚闪亮耀眼的贝壳,镶嵌于美丽的渤海之滨,默默地诉说着她的前世与今生。

当时光追溯至2500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深不可测的汪洋大海。里面生物物种繁多,鱼类资源颇丰,珍珠贝壳清晰可见,沧海桑田,泥沙沉积,海水慢慢隐去才形成今天的陆地。

听老人讲,以前葛沽邓岑子村西500处,有条长约千米、宽百米,距地面三米高的贝壳堤。如今,葛沽邓岑子贝壳堤旧址上,已竖立起一块偌大的警示牌和一块元宝状的石碑,上写“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字样。

我曾陪同友人前往寻访。曲曲弯弯的乡间小路上,大小不一的贝壳随处散落于地表,一处断层中,清晰可见洁白的贝壳挤挤挨挨、密密匝匝地排列其中,仿佛重重叠叠的刻字竹简,只看上一眼就会让人心存敬畏。失去,才懂得珍惜。好在是,那些美丽传说和历史文化遗存尚在,历久弥新。

古镇,关于贝壳堤曾流传这样一个美丽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收何仙姑为徒时,她还是妙龄少女。那年,王母娘娘蟠桃会宴请他们师徒二人参加,正行至渤海上空,何仙姑被一束斑斓五彩的华光吸引,遂驾云前去观瞧,原是一些玲珑巧稚的贝壳,静静躺于海滩之上。仙姑爱不释手,忙将贝壳捡至篮中。吕洞宾此时正与恰巧相逢的南极仙翁闲谈甚欢,一走神不见了仙姑,忙寻找,远远望见仙姑提篮捡拾贝壳,不禁怒从心生,上前预夺提篮,仙姑哪舍篮中贝壳,忙朝西跑去,吕洞宾边追边拉扯提篮,贝壳顺仙姑跑的方向洒落一地,遂形成一道连绵起伏的贝壳堤,煞是美丽壮观。

八仙过海的典故可是来自蓬莱仙岛的,为啥葛沽贝壳堤传说会有八仙过海的人物呢?我理不清头绪,忙搜网,跳出这样的词条:渤海乃中国内海,也是西太平洋一部分,被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陆地环抱……哦,终于有了答案,不难想象,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大海与蓬莱岛乃是连体婴儿。

显而易见,葛沽乃退海之地,那一片闪亮璀璨的贝壳堤便是古海岸线最强有力的见证。

晚清建立的津东书院是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的殿堂,旧址于葛沽天后宫院内,光绪三年正式开学典礼,那日参加典礼者不仅有大名鼎鼎的李鸿章大人、葛沽巡检署巡检吕伟基等人,还有诸多文人墨客,诸如大书法家王维珍、周馥、苏善恒等人。津东书院兴办历时二十一载,直至废除科举考试才停办。虽只有短短21年,却为本地区培养了大量的顶尖级人才,用现代说法相当于“智库”,奠定了古镇及周边地区雄厚广博的文化根基。

沿古至今,从古镇走出的文化名人不胜枚举:著名教育家葛沽名士徐兆光、田本娜,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方,著名作家闵人、邢野……他们就像古海岸那一枚枚珍奇的贝壳,光芒四射,熠熠生辉,装点着葛沽古镇的文化天空。

正因古镇特殊的地理位置,南北物流贸易中心的地位,人员来往频繁密集,葛沽文化载体逐渐呈多元、包容、开放的模式,葛沽宝辇花会亦应运而生。

宝辇花会从明朝肇始,历经600余年,清乾隆间呈登峰造极之势。宝辇花会,仿佛一朵婉丽清雅的千古奇葩芳香四溢、流传至今。

这里的宝辇,是为了恭迎妈祖娘娘塑像而抬的一种轿子,每驾辇重千金,高4米,辇身雕刻着牡丹朝阳、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各式图案,辇顶挂满华丽的宫灯花穗,玲珑剔透,流光溢彩。

辇需前后两个把持,共8人抬。抬辇的民间艺人听从把持指挥,把持根据情形发出口令,使得每驾辇走起来步调一致,亦步亦趋如碧波荡漾、平湖泛舟。艺人不仅抬着重千金的宝辇,还做着小步微颤、龙蛇行走、跑“8”字等表演动作,大气端庄,精彩绝伦。

相传,康熙皇帝微服私访来到葛沽,见到宝辇甚为欢悦,脱口赞道:金顶金龛若金山,金灯金穗挂金边。金身金装金披挂,金华金彩众金簪。

八驾辇中供奉着八位娘娘,不仅有妈祖娘娘、云霄、琼宵、碧霄三霄女、泰山圣母碧霞元君,还有治病救人的眼光娘娘、痘疹娘娘以及成全好事的送子娘娘。

从供奉的八位娘娘不难看出,葛沽民俗文化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质一览无余,宝辇花会寄托着广大百姓对天地神明的敬畏、对向善、向美和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

谁曾想,传承数百年的宝辇花会,文革时期遭到破坏,葛沽百姓望眼欲穿,无不期盼……

1986年,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农历正月十六这一天,中断20余载的葛沽宝辇会在南大街重又拉开了序幕。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葛沽上下各尽所能,亦如贝壳,闪烁着自己的光亮。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小镇的柳枝,染红了岸边的桃花儿,唤醒了田间的梨花儿,也鼓动着葛沽人的心思。人们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门心思想恢复大宝辇,想恢复高跷、旱船、竹马、杠箱那些老会,地方政府顺应民意也极尽所能相帮。就这样,在有识之士的热心支持下,率先恢复了第一驾宝辇。随后,八驾宝辇两驾亭,如雨后春笋在人们欢呼雀跃声中,众星捧月般恢复了原貌。

这一天,天后圣母乘坐宝辇惠施雨露,与民同乐,共享盛世太平。而旱船、龙灯、竹马、高跷那些耍乐会则是围绕宝辇进行盛装表演,辇中有会,会中有辇,整条南大街顿时成了欢乐沸腾的海洋。

早在2012年,天津市十二五规划就将葛沽古镇确定为历史文化古城,谋划再现古时风貌。2014年,妈祖祭典(葛沽宝辇会)申遗成功,被收录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葛沽古镇,依然被绵延清澈、波光粼粼的海河水滋养着,濡润着;而古镇葛沽,仿佛静卧于古海岸洁白如玉的贝壳,闪耀着五彩绚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