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养蚕文章

2022/12/08经典文章

养蚕文章(精选7篇)

养蚕日记

文/汪逸儒

上星期,科学老师发给我们一些蚕卵,让我们带回家养,并观察蚕的生长过程。我小心翼翼地把蚕卵带回了家,那蚕卵又黑又小,像一粒粒黑沙子,每天我都要去看看它们。

过了好几天,蚕卵里终于孵出了小蚕,刚刚孵出来的小蚕黑黑的、小小的,就像一只只小蚂蚁,难怪叫它蚁蚕呢。从这天开始,我就成了蚕宝宝们的“爸爸”,每天放学后,我就去小区里采青翠欲滴的桑叶给它们吃。听奶奶说,蚕对生活的环境要求很高,它们必须住在干燥、干净的地方,每天要及时清理蚕的便便和桑叶渣,它们还不能吃带水的桑叶,否则就要生病。

我精心照料着我的蚕宝宝们,每天都观察着它们细微的变化。蚕吃桑叶的时候可有趣了,它们有的从桑叶边缘开始开工;有的爬到桑叶中间,在上面咬一个小洞;有的干脆爬到桑叶底下,享受“美味大餐”。你别小看这些蚕,它们的食量可惊人了。昨天我刚放了十几片桑叶,才一晚上的时间,它们已经把十几片桑叶吃得所剩无几,桑叶也变得也变得千疮百孔,真是一群标准的“吃货”呀!

它们就这样吃呀吃呀,渐渐地,身体由原来的又黑又小变成了青绿色,长度也有一厘米左右了。每天放学后,我总是第一时间跑去看我的蚕宝宝们。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蚕头朝天,身体朝下,一动也不动,我开始以为它们都死了,但翻看了《养蚕手册》,才知道原来它们是蚕眠了。

这些小家伙可真有趣,我一定会好好把它们养大的。

祖孙养蚕

文/薛金升

外孙的同学送给他两只蚕,中午放学后带到我们这里。蚕不大,放在一个小塑料容器中,上面覆盖着些桑叶。孙女中午也在我这里吃饭,他们之前没见过蚕,对这小虫子很是好奇。为了尊重他们的这份好奇心,从小培养他们对动物的热爱,我就把蚕留了下来,我们一起试着喂养。

没想到,养蚕并不容易,关键是蚕的食物不好找。刚来时带的那些桑叶快吃完了,剩下的几片叶子也干得不能吃了。蚕断了粮,处在饥饿中。我赶忙四处寻找桑叶,走遍了两个公园,东瞅西看,就是见不到桑树的踪影。第二天,老伴又出门四处搜寻,回来时依然两手空空,郁闷地说找到桑树了,只是底下的叶子全被人捋走了,上面的叶子够不着,只能望叶兴叹。

没过几天,一只蚕饿得身体发黄、萎缩,最后一动不动了。老伴把这不幸的消息告知孙辈,两个人起初不大相信,接着都深感惋惜。还有一只也奄奄一息,我四处打探哪里有桑叶,有朋友告我说他家附近有商店里卖桑叶。我赶快托朋友买桑叶送来。朋友不辞劳苦,火速买了桑叶送来。桑叶刚一放进容器,那只蚕突然打起精神狂吃起来,桑叶上很快出现了一个大洞。仅剩一只蚕,两个孙辈对它倍加珍惜,中午放学回来,总要爬到那里盯着蚕宝宝看一会儿。看它怎么蠕动,怎么啃噬。他们把干叶子捡出来,把蚕粪倒掉,精心养护这个小生命。

这只蚕长到六七厘米,有一天,它突然不吃桑叶了,绻缩在一个角落不知在忙活什么。老伴仔细一看,惊喜地叫道:“蚕吐丝了!”她赶快把这个消息打电话告给两个孙辈,两个人听后都很兴奋。

第二天,那个又白又胖的蚕不见了,一个雪白的、毛绒绒的茧子呈现在眼前。老伴拍了照,用微信给两个小家伙发了过去。两人见到那个茧子,“哇”的尖叫一声,觉得太神奇了。我告诉他们,这蚕会变蛹、变蛾,茧子经过加工会变成漂亮的衣服。老伴让他们以蚕为内容写一篇日记。我相信,这只小小的蚕会深深刻在他们童年的记忆里。

茧花

记得小的时候,我的家乡是远近闻名的养蚕基地。不用说,自己的父母亲肯定都是养蚕的里手行家。蚕姑娘从幼虫到上蔟结茧大约需要80天的样子。在此期间作为养蚕人是十分辛苦的。

当然那时候,这里面的一整套养蚕的技术我是一窍不通的。那时候作为小小的我,总能从父母养蚕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玩耍的乐趣。当蚕姑娘长到小指头大小的时候,全家人就进入了总动员的工作状态,很紧张的时候还得叫邻居们帮忙。这其中最繁忙、最累人的事情就是摘桑叶。

父亲从田野的地埂上砍回了成捆带枝的桑叶,放在院子里,这时候家里的人就开始摘桑叶了。摘下的桑叶只需要粗略地切几刀就可以撒给蚕姑娘吃了。在摘桑叶期间,桑枝上就有五颜六色的山蚕在枝杈上卧着,还有已经结成的彩茧粘在桑枝上。

蠕动着的山蚕由我找个僻静的地方偷着桑叶把它们喂养起来。听父亲说这些山蚕不敢和家蚕放在一起养,因它们不是一个族群,山蚕会攻击家蚕的。

从桑枝上摘下的五彩茧都是母亲保管的,她利用上午闲暇的时间为我们姐弟做茧花。大约五六个山茧就能做一朵很精美的茧花。这山茧结得真有趣,很好看,它们有家茧一半大的样子,有黄的、有红的、有橘黄的,有淡蓝色的。母亲用剪刀从山茧的一头将它剪成一缕缕的条状花瓣,把另一头留作花萼的样子,最后再将五颜六色的花片摞在一起,然后用针线把它们串起来,再经母亲两手抓抓挠挠地摆弄一番,一朵五颜六色的茧花就搞定了。

当然母亲做成的第一朵茧花是先要给姐姐戴起来的,女士优先吗。然后才要给我戴。因为我小的时候那模样很像小女孩,走在街上门市部的售货员都弄不清我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所以母亲在我六岁之前都是以女孩对待我的。现在想起来。这种五彩的茧花只有我们养蚕人才能得到它,而且这种特殊的花朵都令当时的小女孩十分地羡慕。每逢母亲把亲手制作的五色茧花戴在我和姐姐的胸前时,我们姐弟俩特有荣耀感,特有幸福感。

在养蚕的季节里,我最喜欢做三件事:一是偷来桑叶养好我的山蚕;二是中午躺在蚕姑娘的身边,把一条条蚕姑娘放在自己的脸上,当做乘凉的工具,那时正是农历五月的天气,感到蚕姑娘身上真的是好凉快好凉快;三是特别喜欢听蚕姑娘吃桑叶的声音,很像是初春下着的细雨声,心里有很滋润的感觉。尤其看到蚕姑娘那咕嘟嘴,顺着桑叶薄薄的横切面反复地从上到下呈月牙形地削食桑叶的样子,都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童年的记忆里。几十年过去了,母亲给我们姐弟做茧花的故事永远都难以忘怀。如今,这种五颜六色的山茧花再也不会有了……

养蚕

文/王富强

记得祖母在世时,每年都要养蚕。可我只要一看到这些长长胖胖的蜎蜎而行的蚕,心里顿时就会有发憷之感。

父母都忙于生产劳动,养蚕就成了祖母一个人的事。那时我年幼,天天跟在祖母的后面,也目睹了整个养蚕的过程。拿几个上年度的蚕茧,放在怀里焐几天,然后将茧掏个小洞。这时的蚕蛹便化成虫蛾,从茧里飞出来。通过人工方式,让雌蛾和雄蛾交配后,在墙上贴张白纸,雌蛾便在上面产卵。蚕的生长周期很短,从产卵到结茧只有两个月左右。因此这些蚕卵长得特快,一天一个样,等到有小蚂蚁大小时,这时要把蚁蚕散放在簸箕里,养蚕的忙碌也正式开始了。

一只大簸箕用两条板凳担起来,就放在祖母的房间里。老人家悉心照料着每一个蚕宝宝,对它们各个时段的生长都尽收眼底。空闲时候,祖母便津津乐道地向家人分析当年蚕茧的态势,把丰收的喜悦提前播洒在每个人的心中。

祖母在房前屋后栽种很多桑树,但仅靠自家的桑叶是远远不够的。每隔两天,祖母一个肩膀扛着梯子,一个肩膀挑着两个大箩筐,走村串户采桑叶。如果蚕吃不饱就会影响生长,关键是影响蚕茧的质量。桑叶采回后,先把每片叶子正反面用干布擦一遍,既是除尘又是保洁;如果是下雨后潮湿的桑叶,还需要放在阴凉处晾干,否则蚕吃了湿桑叶会拉肚子、会生病。

每次桑叶撒上后,只听到“沙沙沙”的声音,它们正尽情享受着丰盛的美味大餐。虽然只是一片片新鲜的桑叶,但它们不计较不在乎,积蓄着全身的能量,为今后吞丝结茧做准备。除了一日三餐外,每天夜里还要吃一顿。尽管半夜喂桑很辛苦,但祖母从无怨言。只想通过一季的付出,最后能换回一点应得的报酬。祖母对清贫生活只有一个奢侈的要求:美美地喝上一碗低廉的猪心肺汤,滋润她毕生沧桑干枯的心田。

等到蚕全身呈晶莹透明状、头胸昂起时,这意味着蚕已进入成熟期。祖母把刚收割的油菜杆抱回家,整齐地摆放在堂屋的角落,将成熟的蚕放在上面。此时的蚕已停止吃任何食物,把一片片桑叶变成一条条洁白无瑕的丝,从嘴里一点点地吐出来,精心编织一个椭圆形的茧,像似为生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便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季节的轮回里。

从破壳化蝶到结茧成蛹,蚕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它留下的万千丝缕,却是人类物质资源中的一朵奇葩。

祖母堪称是一位养蚕人,年年养蚕,年年辛劳。蚕丝可以编织绚丽多彩的绫罗绸缎,可以裁剪款式新颖的霓裳盛装,但祖母的一生却是粗茶淡饭、布衣素食。有多少像祖母这样的人,总是默默无闻地装扮着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快乐和幸福的生活。

看到蚕茧,我读懂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真正蕴意。

蚕宝宝养成记

文/宋昭希

春天来了,温暖的春风吹化了冰雪,吹绿了小树,吹醒了田野,也吹进了我们的课堂。

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蚕宝宝变成美丽蚕蛾的过程,还给我们讲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感人故事。老师鼓励同学们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亲手养一些蚕宝宝,观察它们的成长过程,感悟生命的真谛。

我很想养几只蚕宝宝,可是妈妈不同意。她说,除非我保证自己完成养蚕的所有工作,否则她是不会允许我养蚕的。于是,我向妈妈郑重承诺:我一定自己把蚕宝宝养大,绝不让妈妈帮忙。妈妈微笑着同意了。我高兴极了,终于可以养蚕宝宝了!

妈妈帮我从网上购买了一些新鲜的桑叶,热心的同学送给我四只蚕宝宝。我把蚕宝宝捧在手里,好软啊,真是太可爱了!我找出一个小药盒,用纸片把小药盒分隔出四个小“房间”,在每个“房间”里铺上厚厚的桑叶,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蚕宝宝放进去。蚕宝宝有新家了。

从此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白白胖胖的蚕宝宝从它们的小房间里捉出来,把里面一粒粒黑色的“便便”和干叶子倒掉,再铺上一层新鲜翠绿的桑叶,然后把蚕宝宝放回去。

在我的精心照料下,蚕宝宝一天天长大,开始吐出长长的细丝,还有一只蚕宝宝已经结成蚕茧,进入了生命的另一个过程。

看着亲手养大的蚕宝宝,我开心极了,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生命的神奇。妈妈也夸我是个“言必信,行必果”的好孩子!

陌上桑

文/苗连贵

小时候爱养蚕,一见桑枝绽出绿芽,回家赶紧用棉花包蚕籽,贴在胸口孵,睡觉也不离身。刚孵出的蚕宝宝又黑又小,蚂蚁似的,故又称“蚁蚕”。蚂蚁给人以张牙舞爪的感觉,蚕则是温良的,只知趴在桑叶上默默地吃。蚕长大变白后,模样更可爱。蚕的历史悠久,轩辕黄帝之妻嫘祖,据说是养蚕织丝第一人,她“养天虫以吐经纶,始衣裳而福万民”。自此,蚕桑成为男耕女织社会的美丽风俗。

古代养蚕人很辛苦,“吴蚕孕金蛾,吴娘中夜起。明朝南陌头,采桑鬓不理。”(元·杨维桢《采桑词》)为忙着采桑,女人连简单的梳妆都顾不上。一到养蚕季,“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明·高启的《养蚕词》)繁忙的蚕事活动,历历如在眼前。

养蚕自然离不得桑。除为养蚕、造纸外,桑树还结有桑葚,三五个一簇,躲在枝叶间,与孩子们捉迷藏。桑葚青而红的酸,颜色发紫、发黑就成熟了,熟透的桑葚甜,胜似枣,我们小时候就亲切地把它叫作桑枣,至今想起桑枣的甜美,依然回味无穷。

养蚕于我自然是好玩。我常守在蚕盒旁看它们吃桑叶,我发现蚕吃桑叶很有规律,它们总是沿着叶子的边缘一圈一圈地吃,吃相也雅,不争不抢,忙而不乱。蚕盒里如果有很多蚕,环境安静,可以听见它们啮咬桑叶的声音,嘈嘈切切,下小雨似的。蚕的食量大得惊人,它们几乎一天到晚都不停嘴,桑叶像铺棉絮似的盖上厚厚一层,转眼间便吃得只剩下些筋脉叶梗。我那时候常为桑叶发愁,附近的桑树采光了,到远处去,远处的没有了,省下早点钱买,看到蚕宝宝们吃得香,比我吃饱还高兴。

蚕不吃桑叶昂起头寻找什么时,意味着它要“上山”了,蚕农会扎些草把子,供其爬上去结茧。我的蚕养在纸盒里,一夜之间,盒子的四角、边沿,白的黄的,蚕花累累。蚕“上山”后,以惊人的勇力“作茧自缚”,完成生命形态的嬗变。蚕只有极少数为留蚕种得以羽化,而“魂归天宇”,绝大部分都不得“终天年”。蚕活一生,吐出大约1.5公里长的丝,这是它生命恒久的价值。

蚕桑是农耕社会的风俗画,是一首传承千古的田园诗,历来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今,丝绸业式微,桑林已不多见,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江南还是桑树遍野,与稻麦平分天下呢。虽然如此,不掩其昔日的辉煌,那条曾经响着驼铃、穿越漫漫黄沙的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忆养蚕

文/胡萍

转眼又是春天了。风和日暖,万物争辉,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养蚕的往事。

我读小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养蚕。阳春三月里,从同学那里讨来粘在纸上的褐色蚕卵,把蚕卵包裹在棉花里,捂在怀中,不几日,蚕从卵里孵出来了。像蚂蚁一样小,黑黑的,缓缓蠕动。我找来空纸药盒,垫上纸,在盒盖上戳几个洞,把蚕装进去,就是蚕的家了。

蚕宝宝出世后,每天要吃桑叶。于是,放学后,我便跟同学满世界去找桑树摘桑叶。我们跑了不少地方,终于发现在离家两里远的村里有户人家门前有棵桑树。那家白天有人在家,我们不敢摘。等到晚上,利用夜色的掩护,我们偷偷跑去摘。

有一次,我们正在摘的时候,被从外面回来的一个老头看到了:“搞么事?”一声大喝,吓得我们转身就跑。我不小心踩在一块石头上,把脚扭伤了。母亲很生气,把我一顿责骂,并扬言要把我的蚕丢掉。幸好表姐替我解了围,那时她在镇织布厂上班,住在我家。表姐说,她厂里有一棵桑树,她可以帮我摘桑叶。于是,每天下班后,表姐都会摘些嫩桑叶回来。母亲从此没再干涉我养蚕。

那时家里没有冰箱,桑叶拿回来后,我把它放在水缸旁边。蚕很干净,长得也快,白白胖胖的,几乎一天一个样。我喜欢看蚕咀嚼桑叶的样子,“沙沙”的响声令我陶醉。

我养蚕只是觉得好玩,从没想过养蚕有什么用。蚕结茧了就结茧了,也没什么想头,后来才知道蚕茧是可以缫丝织布做衣服的。李商隐在《无题》里感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这才对蚕刮目相看起来。

孩提时没什么好玩的。养蚕是我坚持了较长的一件事。读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我不再养蚕了。但对蚕还是莫名地感到亲切。

最近闲来无事,在网上看了苏州绣娘邹英姿绣的《翠江南》。画布上,用密密匝匝的纯蚕丝线绣的雨点自天而降,晶莹剔透,衬托着在春风中飞舞旋转的绿盈盈的树枝。江南的空灵、婉约扑面而来,我的思绪不禁又飘回到童年。

那些为了养蚕操心忙碌的日子,现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最真切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