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情感文章 > 情感美文 > 正文

旧时的“亭子间”

作者: 沈扬2019/11/19情感美文

如今上海的一些民居老房子里,还是有亭子间的,但因为这样的老房子在逐年减少,再就是当今还在亭子间里从事写作活动的文人已经很少很少,所以“亭子间”三个字也就鲜有人提及。过去的情形就不一样了,一些清寒文人常常租住空间狭窄但租金低廉的亭子间,好多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独特所在产生,因此也就有了“亭子间作家”之说。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漫长岁月里,上海的亭子间孕育过大作家,出过大作品。那时候上海滩亭子间的知名度是很高的,以至于许多外地客来到上海,总想一睹“亭子间”的尊容,及至看到那个逼窄、局促的居住空间,便又禁不住“叹为观止”。时序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亭子间还是有吸引力的,比如台湾作家三毛就曾经说很想在上海租个亭子间住几年,在这样的小屋里写文章。当然了,三毛的这个愿望同经济状况没有一点关系,也不完全出于一种新奇心理,其中缘由,其实也是不难理解的。

亭子间与文字结缘,有上海这个寸金之地的特殊原因。这是一个有着特定的地域、时代色彩的有趣的文化现象。亭子间里出文章,有一个其它环境不一定能够替代的条件,即亭子间斗室虽小,但它处于平民生活的“第一线”,前楼爷叔,后楼阿伯,三层阁好婆,灶披间嫂嫂……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走出亭子间,到弄堂里转转,街坊间穿穿,百人百面,千人千腔,工商仕学,七十二行,那明明暗暗的世相,悲悲欢欢的人情,真的是五颜六色,精彩纷呈。于是,要信息有信息,要素材有素材,要“模特儿”有“模特儿”,文人摆弄起手中的笔来,决不会有“无米炊”之忧。这样的蜗居小屋,确实是近距离观察生活,近距离体验人生的好所在。有人说亭子间、老街坊是市井文学的源头,这话大约不会太荒唐。我想三毛之所以希望租个亭子间写作,主要的原由就是为了“贴近市井生活源”。

我一直记着90年代在沪上陕西南路何为先生家里的一幕:这位老作家带我沿着老屋楼梯走上灶披间上面的一间小屋,说这个亭子间就是他年轻时居住并写下好多早期作品的地方。眼前的这间小房,除了一张无人使用的小床铺,堆了许多书,还有一些杂物。这里上楼下楼,进出弄堂,走上街坊,接触各色人等,都很方便。倘有文友来访,只要在后弄堂呼喊一声,主人就下楼开门迎客。何为老人说当年他在这个小房间里,不但读书写稿,还曾经接待过包括王元化、董乐山、徐开垒、束韧秋等人在内的一批文界好友。有时候人多没处坐,就把装书本的“固本牌”肥皂箱移动一下,当凳子坐。

当然就“亭子间文学”的总体而言,也是有着较为复杂的情形的,住在都市简室里的文字人有各种不同的类型,作品中除了与百姓脉息紧密相连的健康优美的市民文学,一些平庸无聊的小报小刊文字,内中不少也出于某一些的“亭子间文人”之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亭子间文学”这个课题,还真是有着不少学问可做呢!

时至今日,随着上海城市面貌的大改观,诸如“亭子间”,“亭子间文人”等等几乎要成为“历史的故事”了,不过对于弄文者来说,好多人还是喜欢选择人群相对密集的新村一类的住宅区安家,因为这里是今日市民生活的“前沿”,作为改善了的“亭子间”,接触市井民众采撷人间故事还是有着有利条件的。好多文艺家把面向民间,接地气作为创作生活的内心要求,这同过去“亭子间作家”的平民意识,群众观念,似乎也是一脉相承的。

还是听一下三毛作家的原话吧:“我真想能有机会在上海的亭子间里写文章。我特别喜欢看人,喜欢看形形色色的寻常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