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散文 > 经典散文 > 正文

菜市场的烟火气

作者: 蒋忠民2024/02/08经典散文

无论东西南北,生活在一个地方,菜市场应该是最接地气之处。走进菜市场,我们就会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气息,那问价还价的声音,那拉长了的叫卖,那微信和支付宝收钱的报数声,还有市场一角鸡鸭的叫声等等,汇成最具人间烟火气的交响乐。

在这里,买菜者不分官或民,不分男和女,不分本地人或外地人,在卖菜者眼里都是可能的客户。有的一买一大堆,有的则只要一元钱葱花一元钱香菜,来者都是客,卖菜者都热情招呼,将挑选好的菜放上秤盘,大声唱出菜钱,然后麻利装袋放到买菜者面前,马上帮另一个人过称,如是反复。在以前,还得一个个找零,过程自然啰嗦,买卖时间自然久一点。如今时兴微信、支付宝,买菜者一般都会自觉地扫码支付,不会贪那点小便宜。何况,多数卖菜者都有自动报收设置,菜市场里,"微信收款5.7元"之类的电子声此伏彼起。

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鱼虾,鸡蛋鸭蛋,各类蔬菜,水果,干货,构成每个菜市场的基本格局。早些年兴早市,凌晨两三点钟,就有卖菜者入市,打理清楚,买菜者陆续到来。这些摊点,往往一上午就全部卖光,有的甚至半上午不到就收摊。如今似乎大家都不那么赶早了,买菜者多半来得比较晚,热闹起来一般要到7点半以后,8点到9点半渐成高峰,10点左右买菜者渐渐减少,到中午菜市场基本恢复平静,而下午,偌大的菜市场便显得有点冷清。下午下班前到天黑,菜市场迎来第二波买卖高峰,当然没有早市那么热闹,尤其是少了猪肉牛肉摊点前的热闹,多半是上班族匆匆赶来,买点小菜或者烧卤回家。

早些年政府抓菜篮子工程,市郊菜农每天天不亮就到菜地摘菜,一大早挑到菜市场,半上午回家,继续侍弄菜地里的菜。渐渐地,市郊菜农不见了,那些不在市场租有固定摊位的卖菜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菜农,他们的菜,基本上也是到果蔬批发市场批发来的。稍微细心点的买菜者会发现,有些菜比固定摊点卖的还贵。

好在大家也渐渐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不管菜价如何变化,一日三餐还得继续。曾几何时,摆在菜市场一角的公平秤不见了,拿着细小的镊子或者刀片偷钱的小偷匿迹了,讨价还价少了,买菜者也不再认真地看秤了,卖菜者报多少菜钱,照付不误,反正每次钱都不多。如是者,买卖双方发生矛盾口角的基本上没有了。偶见卖菜者互相挤兑,尤其是上了点年纪的妇女卖菜者,为了你的菜摆过来了一点或者我的菜摆过去了一点,言语间就有了火药味:"每天那么拼命,争什么争,人家一扫微信,菜钱不都进了女儿(或者媳妇)手机,自己毛都不见!""我给女儿(或者媳妇)我愿意,一家人分那么清干什么。我来卖菜又不是为了挣钱!哪像你,那么抠,抠来抠去,还不是天天起早贪黑!"旁边买菜者听得好笑,便加以劝解,大家都出来讨生活,和气生财为上。

当然,菜市场并非世外桃源,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价格公道,质量保证,不耍奸巧,态度平和者,其菜摊前经常挤满了顾客。反之亦然,对于那些菜品人品不好者,上了一次当,买菜者绝不回头。

一年四季,菜市场都充满了人间烟火气。逛逛菜市场,买买菜,让匆匆的脚步慢下来,未尝不是一种人生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