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散文 > 抒情散文 > 正文

山路弯弯连乡愁

作者: 李海2023/06/17抒情散文

家乡的小路纵横交错,联系着各家各户,承担着大山与城市之间的深情厚谊。在所有的路中,家乡的绕山路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自从我到城里工作,就很少去踏足品味,但在心里一直念念不忘。

从我记事起,就听老年人说,他们的前辈,具体追溯到何时尚不得而知,无证可考,要把大山深处的粮食、水果、树木、药材等运往集市去卖,需要绕山脚几里路,再翻过一座山,费力耗时。为节省时间和体力,促进大山深处的经济发展,人们用钢钎、铁锤、锄头、木杠、绳子、竹筐等工具,通过肩挑背驮、推拉沉吊等原始办法,堆砌石条、开凿石头,硬生生地开辟出一条一米多宽的小路,如龙一般缠绕着悬岩绝壁,连着山脚与山顶,从此打破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魔咒。从下往上看,人似乎从天上来。从上往下看,人似乎从地上冒。旁边以杂木、杂草等为扶栏,石梯高低不一、宽窄不一、形状不一,走路稍有不慎,特别是扛树木,就有掉下山崖的危险。如何走,先人们总结了经验,最终形成习惯,在靠山一侧还为大家准备了歇气的地方,有的天然生成,有的人工凿成。随着一代人又一代人的踩踏,很多石梯已被磨得光滑,还有的地方被踩凹陷下去。

在山脚,有一条小河沟,河水清澈见底,常流不断。人们走路渴了、累了,直接用双手捧起喝或洗洗脸,我们小时候时常在河里捉鱼摸蟹、洗澡取凉、冲洗山中采摘的野果等,那时真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怡然自乐。河沟岸边的小路,是绕山路的延伸,站在山脚,放眼四周,只见两岸高山耸立,中间峡谷一条,绵延数里。走在峡谷中,看两岸起伏变化,听沟中潺潺水声,望空中一线蓝天,迷谷中天然景观,恋山间醉人氧吧,胜似畅游三峡。据老年人讲,享有盛名的川剧《四下河南》,剧中的赵姓女子到河南开封告状,走的就是这条路,留下“昼在三层岩,夜在九重岭”的佳句。在半山腰的村庄,地名就叫三层岩,村庄背后就是笔直的山岩,从远处看的确有三层,至于是先有地名后有佳句,还是先有佳句后有地名,无从考证,也不重要,绕山路方便了村庄里的人们进出,又或许绕山路修通后,人们才移居至此,逐渐形成村庄。小路沿途有几处崖壁上雕刻了石壁观音、土地菩萨等,目前还轮廓分明、活灵活现。沿着小路往上走,即赵姓女子告状走过的路,离绕山路两百米处有处平坦的地方,也是两条小河沟汇合地,还残留着下河石梯。或许这里就是唐宋时期的官道,平坦处就是驿站。不知从何时起,这里变成了“棒老二”“土匪”出入的地方,直到解放后,才平安无事,如今也才有优美之仙境。

绕山路的山顶,是一个垭口。人们路过垭口,都习惯性地一地坐下,抽抽烟、歇歇气,几个人一起闲聊。我们小时候放牛、走亲戚、背柴、下河等都必过此地,工作后回乡下也必坐此地。来者都会远观近望、听风赏景,免不了一番感叹、赞美。远处有24座山头朝一个方向的山峰,蜿蜒至模糊不清,阳光明媚之时,如青蛙坐享朝露;雾气腾腾之时,似神仙飘飘下凡;皓月当空之时,疑蛇兽出没山间。其中有一座形如老鹰而得名的山,与疑是驿站的平坦地相邻,山上有一个深洞,听老年人讲红军曾住过,我小时候也去玩耍过。遇到赶集日,大山深处的人们扛着树木、背着粮食、拉着牛羊,淋着朝阳,一步一步拾级而上,下午则迎着夕阳,一步一步逐渐下沉,一路一路的,从山脚连到山顶,人们有说有笑,不时传出歇气时的吼声,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绕山路所绕山体的一侧、与垭口相连的地方是马鞍山,山上有寨门,寨门上有红军留下的对子,内容是“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马鞍山背面就是三层岩,笔直立着,从上往下看,胆颤惊心,能看见山脚的石壁观音。从垭口到马鞍山山顶,先要经过约几百米的上山横梁,再爬山路上山顶,老年人讲红军在这里打游击时,上山横梁就是阵地,沿着绕山路撤退。

在国家的号召和大力支持下,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出钱出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重新修通了一条可通车的公路。从此,大山深处的人们在家门口就可坐车上街,需售产物不再肩挑背驮。绕山路便孤零零地躺在山间,长满了杂草、杂树、青苔,铺满了落叶,甚至有的地方被树木淹没。虽说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但我明白,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锤一锤凿出来的绕山路,连着山,牵着水,韵味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