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情感驿站

2023/09/14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12篇情感驿站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情感驿站(精选12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情浓粽香

文/武梅

上午,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门卫老程打来电话,说门口有个大妈来给我送吃的。

我有些诧异,因为自从母亲去世后,就再没人专门来给我送吃的了。疑惑着,赶紧下楼。

远远地,隔着电动伸缩门,看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是张姨。说熟悉,是因为我们曾做过11年的对门邻居;说陌生,是因为7年前我们买了新房搬了家,就和她断了联系。只在去年8月份,老房子卖给了别人,我去处理一些事情,和她见了一面。实在没想到她会拖着不甚灵便的腿脚,跑大半个城来给我送吃的。

"张姨,这大热天的,你行动又不方便,怎么还跑这么远给我送吃的?"我很激动。

"这不端午节快到了吗,给你送点粽子。去年见你,就没想起来问你要电话号码,要不,我早就打电话叫你去我家了。我也摸不到你新家在哪儿,就只能找到你学校来了。"张姨也很激动。

我忙把张姨扶到办公室里歇会。她来不及喝口水,就打开袋子,一边往外取东西,一边告诉我哪袋是猪肉的,哪袋是咸蛋黄的,哪袋是蜜枣的……闻着粽香,眼眶突然湿了。

其实,和张姨做邻居那些年,我没少沾她的光。张姨是南方人,说话轻声细语的,性格温和,待人热情。那时,一旦临时有事孩子没人带,我就直接送到张姨家。张姨会做很多小点心,每回做了,都不忘送我一些。我特别爱吃她包的粽子,因为我们家包粽子大多放蜜枣或葡萄干,都是甜口的,但张姨包的粽子却有多种口味,豆沙的、香肠的、咸蛋黄的、五花肉的等等。咸口的粽子我从前没吃过,感觉新鲜。张姨知道我喜欢吃,每年过端午,都要多包一些拿来给我吃。我每次回老家,也会给张姨带些土特产:自家地里种的瓜果蔬菜、家产的土鸡蛋、散养的土公鸡、母亲炸的丸子等。你来我往,亲戚一般。

许久未见张姨,去年乍一见,我很吃惊。70多岁的张姨,本来身体很好,整天忙东忙西地闲不住,可几年不见,她腿脚不灵便了,左手也僵僵的。一问才知道,她得了中风,好在后遗症不太厉害,生活还能自理。张姨见了我,也亲热得不得了。得知我父母前几年都去世后,她立马说:"你要是不嫌弃,以后就把我家当娘家走。"我也说:"好好保重身体,还想吃您包的粽子呢。"

由于忙着办事,那天我没能跟张姨好好叙话,也忘了把我的新手机号告诉她。

没想到,我那天随口说的一句话,张姨竟然记在了心里。看着眼前一包包的粽子,我闻到了米香、蛋香、肉香,当然,还有母爱的味道。

犹记当年明月照

文/黄晓宇

考场上,英语单词全忘了,化学公式背不出,物理的各种作用力怎么也算不清……这样的噩梦我经常做,高考的梦魇如一头饿狼狂追不舍,竟然纠缠了我好多年。

回忆整个高中阶段倍觉辛苦和煎熬。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课文,各种大考小考成绩排名让人精神焦虑,而这种焦虑到了高二下半学期已折磨得我身心俱疲。

那时候我在邻镇的一所封闭寄宿制高中上学,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学校严格控制学生外出。学校环境比较艰苦,整个学校一千多人只有一个食堂,于是部分老师的妻子就干起了为学生煮饭的营生,师母们在礼堂内侧的小院里,用遮阳伞搭建了一个个简易的小棚子,就成了卖饭点。如此,不但缓解了大食堂吃饭拥堵的问题,而且师母的饭菜还格外可口,在冬天,如遇上雨雪天气,拿着洋瓷碗打饭,雪花和雨点儿都落在饭碗里,那可别有一番风味哦!住宿方面,十多人睡上下铺挤在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宿舍,转个身都能碰到人。

不仅生活条件特别艰苦,最煎熬的是成长中的心灵纠结。我自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一直偏科。所以高中时候,我语文、英语及政治成绩都遥遥领先,数理化却拖了大大一截。每次我的作文都被老师当范文在班上朗读,甚至有时还推荐给其他班级在全校传阅。但是我天生没有理化细胞,特别是上物理课,像个傻子一样,符老师在讲台上把电磁感应、受力分析讲得天花乱坠,我在下面却云里雾里如听天书,不管怎么教,都学不会。班主任梅老师教我语文,她总是不信,我作文写得那么好,数理化咋就学得这般模样,可在事实面前,她也只能恨铁不成钢地连连摇头:"我就想不通,咋就不开窍呢?真想看看你脑袋是不是塞了浆糊。"听了梅老师这话,我非常恨自己,觉得自己太没出息了,辜负了老师的期望。那时,我真恨不得把脑袋拿去庙里开个光,又天真地祈祷着哪天可以不再学数理化……

高二分班,我自然选择读文科,可数学还得照学不误。而且学习任务更加繁重起来,桌子前的各种学习资料垒起一座碉堡,每天各种试卷如雪花一样飞来——有时逢自习课,科任老师接二连三发"练兵试卷",哗哗啦啦的声音不绝于耳。我环顾四周,所有人好像上了一根发条一样,卯足了劲儿奋战题海。这种紧张的学习氛围让我感到特压抑和焦虑,总感觉胸口有一股气堵着,特别慌,还吐不出来,莫名地惴惴不安,惶惑。

在我最难受的时刻我想到了我的初中班主任赵老师,便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偷偷给她写信,在信中我大胆向她倾诉了心中的苦闷和青春的烦恼。意外的是信寄出去三天后就收到了长达三页的回信。在信中,赵老师耐心地开导我,鼓励我,她在信中写道:咬咬牙坚持一阵儿,克服了眼前的困难,以后就轻松了……我最看好你,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赵老师的鼓励犹如暗夜里的一束灯光驱散笼罩在我心头的迷茫和忧虑。后来我才知道那段时间也是她人生最难熬的日子,她的丈夫在工地受了伤,正为索赔和甲方闹得不可开交。可是不管多难,在我向恩师发出求助信号的时候,她还是在忙乱中抽时间用心给我写了回信。

高考前期我深陷沼泽,感觉四周都是黑不透底的荒原。恩师就像寒夜里的满月,让我心里有了皎皎之光。

除了我的恩师一直格外关心照顾我,我的很多亲戚朋友都知道我的情况,生怕我给自己施加压力过大,都以各种方式安慰我,纾解我的烦恼。邻班的好友有时候会传个小纸条,写一些励志的话给我打气。我的大姨担心我吃得太差营养跟不上,就每周托人给我带牛肉干、核桃、酸奶、……我的小婶儿还特意来学校看我,还给我买了很多学习资料。

虽然前途迷茫,当心头有一轮朗月当空,孤寂的过程也有了温暖的回忆。

高三前几周,我感觉自己犹如困兽在笼,危机四伏。考虑到自己家境贫穷,还偏科,肯定考不上大学,根本没有一点儿出路了,似乎人生已经到了绝望的境地。心中的烦恼无人倾诉,只好写日记来排遣苦闷,把所有的心声诉诸笔端。

高三教我们语文的潘老师,是一个教学经验丰富、古道热肠的老教师,特别善解人意。他每次看我的日记都会留下一大段一大段的评语,他在我的日记本上写道:高考,几乎是每个中国人的必经之路,从某种程度而言,它几乎是所有中国人的一场"成人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潘老师在我日记本上写下了很多激励的话语,还私下找我谈心开导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压力太大甚至想到了退学去打工,幸亏潘老师劝说,才让我鼓起了希望和勇气面对现实,重拾信心迎接高考。

记得当时的黑板上方正中央有个倒计时,每天班长上去更改一个数字。每次抬头盯着那个数字我都觉得内心惶恐,感觉头上悬着一把剑。眼看离高考越来越近,教室里的气氛格外凝重,下课后大家都埋头"刷题".我们的各科老师每天课前都讲一个笑话逗逗大家,调节一下紧张的氛围。我们的各科老师为了缓解我们的压力,经常分组召开小型会议,耐心倾听每个人的心声。

有一天我们班主任笑呵呵地走进教室说:"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我办公桌上的花开了,这一定是好兆头,咱们肯定能打场胜仗。"他一边兴奋地说,一边抱着那盆花在班里绕了一圈给每个人看。

高考前最后一周,除了即将面临的人生抉择外还有离别的淡淡愁绪蔓延,同学之间开始互赠明信片,忙着写同学录。那时我和我最好的朋友潘强相约要考上同一所学校,在同学录上相互加油打气。

永远记得高考前的最后一堂课,班主任一改往日的严厉,柔声对我们说:"孩子们,明天你们就要上战场了,要放轻松沉着冷静。考上了,我高兴,考不上的,我……对不起!"然后他深深鞠了一躬,全班安静下来,有女生小声啜泣,老师一抬头,我们发现这个秃顶的中年男人流泪了。

难忘的青春随风飘逝,生活的考卷接踵而至,长沟流月去无声,唯有真情铭刻于心。当年的明月清辉如一块无瑕的美玉静静地泊在我的心里,偶尔拿起来擦拭,想起当年人事,依然特别感动……

冬寒床暖

文/周芳

古人在四季光景里,所感受的都是自然给予的原始物候,读书人对天气敏感的结果,也影响了对读书的感受,以张潮的《幽梦影》为例。第一则:读经宜冬,其神专也……每看到此句,我都会心一笑,不得不专啊,都冷得无处可去。

所居小城地处江淮腹地,四季分明,春秋宜人。冬天冻死人,夏天热死人。对于上学的孩子们,冬夜学习是个很考验人的事。我们小的时候别说空调,连个电热油汀都没有,塑料热水袋还是很久以后发明的稀罕货。每晚作业写完,已经是周身冰凉,再钻入同样冰凉的被子里,蜷作一团。小孩子瞌睡大,冻成那样还能一觉到天亮,醒了,往往腿脚还没捂热。喜欢熬夜的我,最怕过的就是冬天。

母亲心疼我,但凡天晴,她总会将我们床上的被褥,全部拿到太阳底下翻晒。拍拍打打中,垫絮盖被变得蓬松而轻巧,趁着太阳没有落山,母亲再早早地收回。那样的一个夜晚,睡觉成了小小的期待,钻进被子里的我幸福感满满地——被子上蓄满太阳的香味,留着太阳的余温。有时,连续阴雨,母亲则会早早地到我床上坐着,打着毛衣,做着缝补之类的手工活,直到我上床,才会离开——她是在用身子给我暖被窝。母亲如此多年。那时候太小,无法理解母爱的内涵,总觉得全天下的母亲理应如此,而我也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母爱的一切。

后来,我们家附近建了个小诊所,每到冬天临近,母亲总会早早地去要几个空的盐水玻璃瓶。冬夜,在我上床前,母亲将瓶子装满热水塞到被窝里。由于瓶内外温差太大,常常热水倒下去,瓶子炸了,飞溅的热水曾经烫到母亲的脚背。小孩子瞌睡大,上床就睡着,还有一回,滚烫的瓶子竟然将我的脚踝处烫出一个明亮亮的大水泡,好一阵子才痊愈。后来,母亲用旧衣服缝了一只只布套子,将盐水瓶套上布套。这样,既能延长热水的保温时间,又防止被瓶子烫伤。

那时,只要写完作业,我就早早上床。小小的盐水瓶在我的被窝里挪动着,一点一点地暖着我的身体,身体不冷了,连手上的文字都有了温度。坐在床上,我预习课文,背诵英语,还读了大量的课外读物。严寒的冬夜,冷雨敲窗,朔风凛冽,但我的学习没有受丝毫影响,母亲营造的暖床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冬天。

现在,居家办公都有空调,室内的温度,早已分不清春夏秋冬。至今,仍旧喜爱夜读的我,冬读最佳之地仍是床上,倒不是用来躲避严寒,而是早已习惯了记忆中母亲赋予的暖床,它和文字一道,给了我心灵的热度。

在埃及过春节

文/谢新

去年的春节是在埃及过的,我们一行18人。

除夕夜,寂静的尼罗河上黑黢黢的。岸边闪着微弱的光点,空气中飘来低沉的乐曲,神秘的尼罗河空灵、诡秘。

游轮上却灯火辉煌。大厅悬挂着中文横幅"春节快乐",表演厅里上演着知特为"春节"举办的舞蹈晚会。

一位身着绚丽阿拉伯服装的小伙正翩翩起舞。随着欢快的鼓点声他高速旋转着,衣裙下摆旋转成一把华丽的大伞。一会儿,他从身上脱掉一件袍裙,顶在手指尖上使它旋转起来,形成了另一把大花伞。不久,他将手中舞动的"伞"甩掉,巧妙脱掉身上的另一件裙袍,顶在手指尖继续旋转。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不停地旋转,不停的脱衣……直到身上只剩下一件单衣时,音乐才戛然而止。

接着是阿拉伯女子的肚皮舞。在以瘦为美的中国,很少能看到这样肥硕的舞娘。她甩动和震颤着雪白的肚皮,扭动着身躯,抛着媚眼。演员虽然体胖,但却不失艺术感染力,观众对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看完演出,我们涌上甲板表演自己的节目。甲板上灯火通明,墨兰的夜空、漆黑的尼罗河为我们扯开了帷幕。大家喝着饮料,飙着唱功,不一会儿便酒精发作了。个个扯着嗓子 "鬼哭狼嚎"起来,《北方的狼》、《美丽的大中国》、河南梆子、京剧……在宁静的尼罗河上久久飘荡。

第二天凌晨四点,埃及导游将写着歪扭汉字"新春快乐,恭喜发财"的红包发给大家,里面包着一套精美的埃及硬币。大家分乘两辆吉普车向撒哈拉沙漠进发了。

司机是个阿拉伯帅哥,没有路标,没有光亮,他却不迷失方向。凹凸不平的沙坑令车身上窜下跳、左摆右晃,像是排练好莱坞的枪战大片。我的心似乎要被这狂野的颠簸震出来,挪到了前面和司机比手划脚示意他慢点开,不料这坏小子偷偷地乐着,速度又加快了一档。

沙丘下,我们手拉手地向上攀爬。夜风凉飕飕的,蜿蜒的沙丘连成了一片生动的黑色剪影。不久,天空渐变着颜色:从深蓝、宝蓝再到浅蓝。很快,一副壮美的水墨画卷徐徐展开,层层叠叠、浓淡相宜。

大家调好相机等着那震撼人心的一刻。

终于,在沙漠的尽头等来了一抹光晕。接着,从光晕中央钻出了一个金黄色的亮点。那亮点一点点地增长,它挣扎着向上攀升,它登踩着云背,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月牙形,半圆形,大半圆形——终于,太阳挣脱了云层的束缚,露出了巨大的园颅。整片天空变得霞光万丈,广袤的沙海闪闪发光。"太美了!""太迷人了!"大家摆着各种Pose,按快门的声音此起彼伏。

下午的活动是骑骆驼。那匍匐在地看似温驯的骆驼还没等人坐稳便突然站起小步跑来,顿时惊叫一片。待大家坐稳之后,它却放慢脚步,悠悠然像去西天取经。

傍晚,我们参观了沙漠部落。大家啃嚼着部落人为我们烤制的焦黄酥脆的薄饼,突闻有人"哎呦"一声,朝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薄饼下面燃烧着一坨坨骆驼粪,在饼与粪之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铁皮。

从沙漠回来,大家疲惫的脸上都挂着笑容,无不感叹:"比在家过节丰富多了".

制作花笺纸

文/柳瑞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乡下许多地方都有生产花笺纸的纸槽,也叫煤子纸厂。

农村花笺纸的销量一直很大,大多用于人去世、葬坟、上坟等场合。另外,乡下农民大多喜欢抽黄烟,用这种纸裁成很小的纸块,卷成圆筒,搓成条子,点燃黄烟筒里的黄烟,所以又叫煤子纸。除此,孩子上学练写毛笔字,用花笺纸裁开装订成大字本,比现在文具店里买的大字簿好多了。因为花笺纸吸水性强,吸墨不渍,易干,不易褪色,不易虫蛀,表面毛糙,运笔需用力,练出来的字有笔锋。

花笺纸的制作工序较为复杂,需建有纸棚、纸槽、纸榨、竹帘、焙笼等造纸装置,经过砍、浸、搓、碓、捞、焙、(晒)榨等工序。

立夏后,竹笋长出了枝桠,农户就将嫩竹子砍下,剖成竹条(当地称竹麻),一层层地叠在事先挖好的麻塘里。麻塘为长方形,长约50米,宽约30米,深约3米。,分层撒上石灰,再放适量的水浸泡发酵。浸泡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浸泡后,放干麻塘里的石灰水,将竹麻一捆捆捞起来,晒干。

在近水的地方建有水碓,利用沟渠里的水推动轱轳转动,巨大的碓头高高昂起,不分昼夜地碾碎碓臼里晒干的竹麻,把竹麻碾成粉末。再把纤维状的粉末过筛后,倒进浆池,和杨桃枝条捣碎浸泡后的汁水搅拌均匀,这就成了造纸的纸浆。

接下来就是捞纸,捞纸是个技术活,不经过专业的培训是掌握不了这门技术的。在一个一米见方的池子里,捞纸师傅弓着腰,双手托起竹帘在纸槽里左一下,右一下,轻轻地兜起纸浆,小心翼翼地放在纸板上。

焙纸也叫晒纸。在一间不大、低矮的茅草房里,用黄泥巴筑起一座空心焙笼,像一堵墙壁,光滑平整。清晨,焙纸师傅,用几捆干杂槎塞进焙笼里,在焙笼门口点燃杂槎,等焙笼里烧旺后,再把焙笼口堵住,吃过早饭,焙笼烧热了,焙纸师开始焙纸。用特制的刷子将纸板上的纸一张张地贴到焙笼上,焙纸师的动作非常麻利、娴熟。贴好焙笼正面,又去贴反面,焙干一面,就揭去一面,再又换上一面。

将焙干了纸搬到木制的压榨机上,压榨抹平,土质的压榨机就是一个四条腿的木架子,底下放一块木板,把焙干的纸放在上面,纸面上再盖一块木板,一根长圆木固定在前头。后头吊一块大石头,压的吱嘎吱嘎响。

纸张压平以后,再分捆包装。30张为一刀,70刀为一捆。然后,分刀或分捆出售。

现在,安庆各地再也没有生产花笺的纸槽了,虽然还有商贩出售花笺纸,那是从外省进购的,生产花笺纸的师傅和纸槽已淡出人们的视野。

迷路,撞上温暖

文/梁凌

大连的风物迷人,路也"迷"人。

刚去大连时,闹了个在宾馆门口迷路的笑话。晚上东摸西转找不到"家",打车,转个弯,前行两百米,呀,宾馆!脸红!流汗!的哥哈哈大笑,这八元钱,挣得也忒顺利。把这一经历说给朋友听,他说,不奇怪呀,他去大连多少回了,还一样会迷路。

在大连中山区,路,像八爪鱼,像蜘蛛网,明明朝着东走,走着走着,就转了向。我的方向感一向不大好,路迷,人也迷,遂成了"两迷".迷了一回路,心有不甘,第二天、第三天再出门,在街上乱转,谁知越转越不相信自己的感觉。比如说,第二天发现了个吃海鲜的好场所,第三天却再也找不到了。

后来再出门,索性把宾馆附近的高楼一一记下,想以此为参照,谁知,走着走着,却有更高的楼,遮住目光。大连,真像一个大迷宫。

但,在大连迷路,也是件温暖美事。因为,大连人很热心,有问路的,都会详细地告诉你,实在没人知道,还可以问的哥,即使不坐他的车,他也会指给你方向。

那一次,走到火车站,迷了路,有出租车从身边经过,问,坐车?我摇头。他问,那你是不是迷了路?我说,你怎么知道?他笑着指了指我手里的地图:你在研究个啥?我报出宾馆的名字,他冲反方向指指说,你走错方向了,在那边!我将信将疑地往回走,还真找到了地方。

回来告诉导游,她说,在大连,的哥很不错,不绕路,不乱要价,即使不坐他的车,他也会很热心地给人指路。我说起上次在宾馆前脸红流汗的打车经历,她说,那是他以为你有钱,或者实在走不动了……

在大连,虽迷了又迷,但每次迷路,心里都是暖暖的,因为,总能遇上热心的指路人。想起雪村唱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信焉!迷路,竟成了撞温暖。

现在回忆一下,旅途中忘不掉的,总是走错的路,一帆风顺的那一段,总会很快被遗忘;生命中忘不掉的,是那些做错的事,倘没半点波折,会感觉日子如白驹过隙。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中最美的事,应该是偶尔走走错路或弯路,再遇到一些好心人吧!

走遍千山万水,心里依然牵挂

文/无铭

什么是家?白居易在《种桃杏》中对家有这样的描述: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家,是让人想起来温暖的地方;家,是让人觉得安心的所在。

无论我们在外面经受了什么,多大的暴风骤雨,多大的坎坷挫折,只要想起家,心里就踏实。

因为我们知道,贫穷也好,富贵也罢,风光也好,落魄也罢,家永远都会把我们接纳。

这个世界,没有平白无故的付出,没有回报的感情,早晚戛然而止。而家人为我们付出,从没想过回报。

父母倾尽全力养育儿女,不曾想过儿女会不会报答;爱人一心一意周全左右,不曾计较得到多少,失去多少。

人这一生有家做靠山,我们的内心便永远温暖,永远柔软。

有位作家说: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家里有我们最爱的人,也有最爱我们的人。

家里有我们的父母双亲,有我们的伴侣和孩子,他们都是这个世界陪伴我们最久的人。

陪着父母共进一日三餐,有说有笑,有谦有让,就是最好的年华。陪着爱人共度一年四季,互相周全,不离不弃,就是最美的岁月。

一生一世一个家,我们一定要好好经营它。

家里的父母日渐老去,多包容他们,少说狠话;家里的伴侣出现分歧,多和他们沟通,少发脾气。

爱说出来容易,但是用一生去践行不容易。尤其是对我们的家人,做到爱他们,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身体力行,包容、让步和珍惜。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

家是月光下的倾诉,家是夕阳里的搀扶,家是一副重担,也是一份责任,家是真正能让你觉得温暖、自由、放松的地方。

家,是责任,因为有柴米油盐,我们要承担;家,是重担,因为我们要穷尽一生,努力去经营它。

家,是需要维护和建设的。有爱融入的家,才不会冰冷,有情呵护的家,才不会凉薄。家,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当成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去呵护,去珍惜。这样,才能让家有家的模样。

家,应该是最让人内心温暖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少说狠话,多包容;家,应该是最让人心情放松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少去苛责,多鼓励。

家,是需要互相付出的,每一个人都要为之努力,唯有共同建设,才能一直繁华;唯有齐心协力,才能兴旺发达。

露天电影

文/宫佳

孩提时最盼望的娱乐项目就是看一场露天电影了。那时村里的文化生活匮乏,听说麦场上有露天电影放映,高兴得不亚于过年。

傍晚,人们草草吃完饭,就扛着板凳或是夹着马扎到空旷的麦场上占地儿。顽皮的小孩子会在地上画上圆圈,中间放块砖头,表示此地已有主了。

放映员会早早到场,支上粗粗的竹竿,扯上一块厚厚的白布当银幕,正反面的人都能看到电影。开演前,麦场人声鼎沸。小贩子挂着马灯,摇着拨浪鼓,长一声短一声地吆喝:"花生,芝麻糖,大前门,葵花子啰!"几个馋嘴的孩子手里攥着大人给的不多的零花钱,围着小贩子转,狠狠心买点可心的零食。

当银幕上出现闪烁不定的星点时,一束光柱"唰"地射到正面的银幕上,几个顽皮的孩子就着这光亮伸出手,张牙舞爪地做各种手势,或者是干脆脱掉衣服抡上一圈,银幕上就出现了不同形状的投影,孩子们兴奋地吹起了口哨,麦场上一阵骚动。等到出现片头时,麦场上就安静下来。大人孩子都挺直了腰身,全神贯注地看起了电影,生怕漏了一个情节。

那时候印象最深的几部国产影片是《苦菜花》《地道战》《刘三姐》《少林寺》等等。郑绪岚老师唱的《牧羊曲》火遍了整个中国,也唱响在小村庄的每一个角落,这都得益于露天电影在农村的一次又一次地放映。

小男孩子最爱看战争片,当看到打倒一个敌人时,他们就欢呼;当看到正面人物遭受折磨时,他们心里就难过。身心早就融入电影中,和故事里的人成为一体,感同身受。每看完一场,都会在一起议论电影里的精彩片段,崇拜影片里的英雄。那时悄悄地兴起木制手枪,几个孩子经常在一起模仿电影里的好人,坏人,厮杀一番,沉醉在战斗中,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

在我的印象中最为深刻的电影是《画皮》,那可真是一部恐怖片,特别是鬼掏心的情节,吓得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可还是禁不住诱惑大胆地看下去。看完电影后,走在小路上,老是感觉身后有人跟着,慌忙用手电筒一扫,什么人也没有,吓得撒腿就跑。稍大一点,就明白:是心中的鬼作怪,自己吓唬自己。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这是母亲常挂在嘴边的话。

现在,露天电影已成为记忆中的风景,那个年代的经典影片随着岁月的流逝成为永恒。露天电影承载着儿时的欢乐,鲜活了寂寞山村的夜空。

情系苦瓜菜

文/钱永广

夏天是吃瓜的季节,每年夏天来临之际,我就会想到农村老家爱种瓜的母亲和她做的苦瓜菜。

在我老家祖屋的东南角,靠近井边的一块荒地,母亲用锄头和铁稿,开辟了一块菜地。在这块菜地里,母亲种了不少品种的瓜,而在所有的瓜中,母亲最爱种的就是苦瓜。

母亲爱种苦瓜,自然爱做苦瓜菜,全因我比较爱吃。一个假日,母亲给我打电话,叫我回老家时,从超市里买一袋白菜酸菜。我知道,母亲是要做我最爱吃的苦瓜炒酸菜了。等我到家,母亲早已将几只苦瓜洗净切成了小段,就等我的酸菜一块放在油锅里了。母亲用旺火一番翻炒后,再加少量盐和生抽,再翻炒几下,苦瓜炒酸菜就可出锅,尝一口,苦中带酸,味道别具,吃时很下饭。

用苦瓜做菜,母亲最拿手的要算是苦瓜塞肉。因为肉比较贵,小时候家里穷,母亲一般是不做这道菜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肉早已不是问题。知道我们全家都爱吃这道菜,这些年来,每次母亲进城,她都会从老家带几只苦瓜来我家,专门做苦瓜塞肉。这道菜做法比较讲究,程序也较复杂,需要事前准备好肉末、鸡蛋和淀粉。但母亲做起来却十分麻利。在厨房里,只见母亲把几个苦瓜洗净后切去两头,然后用细长勺挖去里面的籽囊,再把苦瓜切成几个小段,放入水中稍煮一下,去除苦味。接着母亲会再打几只鸡蛋放入碗里搅拌均匀,再把鸡蛋汁倒入肉末里,再搅拌几下,然后将其灌到苦瓜段里面。这个时候,母亲会再用之前准备的淀粉,将苦瓜的两端涂抹封口,放到油锅中煎炸。不一会儿,厨房里就会香味扑鼻,待到煎至淡黄色,咬一口,油而不腻,清脆爽口。

母亲做的苦瓜塞肉,吃起来让人回味无穷。儿子每次吃了常念叨母亲的好。可母亲住在农村老家,只能偶尔进城来做这一道给我们尝尝鲜。有两次,妻子学着母亲的样,尝试着做这道菜,可儿子总说味道没有母亲做的正。有时母亲托人进城带来苦瓜给我们,我也只会做做简单的苦瓜炒肉片,再复杂一点的,就是妻子做的苦瓜煮鱼和苦瓜排骨汤,可煮出来的鱼和炖出来的汤,总是缺少了母亲做菜时才有的味道。

我爱吃苦瓜,虽然母亲越来越老了,但是她仍旧年复一年地种着苦瓜,母亲常说,夏天常吃点苦瓜,能清热解暑,减肥降压,见我这几年不断增加的体重和升高的血压,原来母亲对我的爱,也像苦瓜一样,在护佑着我,并让我感动。

正月里,正月正

文/疏泽民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庄子里"闹"的,不仅是花灯,还有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划旱船。而最有意思的,要数舞狮灯了。

咚咚隆咚锵,村口传来一阵锣鼓响,舞狮队进村了。

舞狮的都是村里的小伙子,练过武术,身手不凡。舞狮前需提前给庄子里人家送帖子,这帖子相当于合同,接受了帖子,就等于签了合同。元宵这天,狮队就直奔领帖人家,上门耍狮。

咚咚隆咚锵,村口传来一阵锣鼓响,舞狮队进了庄子。领过帖子的户主点燃一挂长鞭相迎,狮队就在这家门口开演了。一阵紧似一阵的锣鼓声将庄子里人招过来,一脸兴奋的男女老少,将门前的空地围成了一个圈;娃娃们个头小,他们紧靠着大人的腿,站在最里面。空地中央摆着桌子,桌子上一层层相互交叉码着几条长板凳,最上层的板凳上绑着竹竿,一棵青菜和一只红包,就悬在竹竿顶端。见来的人差不多了,打锣打镲钹的便停下来,而敲大鼓的则挥起鼓槌,猛砸下去,咚的一声响,连空气都震动起来。紧接着,锣鼓齐奏,在一挂鞭炮声中,舞狮开始了。

那狮子的外皮虽是用竹片、铁丝和饰物扎制而成,但极通人性,任由舞狮人摆弄。像是刚刚睡醒,那狮子张张大嘴,抖抖髦毛,浑身的铃铛摇得叮当响。接着,狮子一边低头鞠躬一边原地转圈,还不忘朝围过来的人眨眨眼,点点头,算是感谢。谢毕,狮子就面朝领舞人手中的灯球,摇头晃脑,再低头俯身,如饿虎扑食,向前一跃,去叼那灯球。领舞人机灵地一闪,跳到狮子身后。狮子被激怒了,猛然起身反扑。随着渐敲渐紧的锣鼓声,领舞人左躲右闪,那狮子或翻飞腾挪,或就地打滚,动作越来越快,令人眼花缭乱。突然一声宏亮的棰鼓定音,领舞人将灯球抛向空中,那狮子立即竖起前腿,猛地一蹿,稳稳地衔住灯球,逗得看的人一个个傻了眼。

接下来表演的是登高采青,这个节目考验的是舞狮人灵巧的真功夫和过人的胆量。锣鼓声越来越小,越来越沉闷,人们的心渐渐提起来,纷纷将目光投向狮子身上。但见那狮子用力一纵,就轻轻跳到场院中央的桌子上。稍作停息,便先前腿再后腿,慢慢地爬上了摇晃着的两层板凳。要想取下竹竿上的青菜和红包,就必须跃上第三层板凳,这对狮子是个严峻的考验。锣鼓声息了,人们屏住呼吸,周围静悄悄的。只见那狮子喘了口气,用前腿轻轻试了试顶层板凳的稳固性,再依次伸出前腿和后腿,慢慢地爬上去,站稳。接着,朝下面看的人晃晃头,眨眨眼,好似在炫耀。转眼间,狮子立起来,张开大嘴,衔住并咬下悬在空中的青菜和红包。就在这时,户主将葫芦瓢中染成红色的花生以及喜庆的糖果一齐抛向狮子。那狮子呢,将生菜抛还给主人,并朝主人点头致谢,接着纵身一跳,从高层凳子上飞下来,稳稳地落在地上。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看的人也一个个鼓掌喝彩。

狮子采到的红包就是演出的报酬,而送还主人的生菜音谐"生财",是讨"福运生财"的口彩。狮子完成了采青任务,朝围观的男女老少躬身拜谢,就到下一户去表演了。我随着那些围观的人,尾随过去,过一把观赏舞狮的瘾。

老照片的故事

文/绾颜

离别的场景莫名的心酸,那种曲终人散的情感会让我窒息。——题记  

有多久没再翻开那张照片了呢?几个月、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掸去封面那层浅浅的灰,翻开,是记忆里扬抑的色彩。在那张色彩单调的的照片上,浮动着岁月的痕迹。从那些快褪色的相册里,飘出半年前一缕缕的笑声,我的目光停留在了这张毕业照。

指尖划过一张张初现棱角的青涩脸庞,每一个都为我熟识,脑海里全是他们鲜活的身影——他们陪我走过了六年的时光。不知是谁,把我们五十多人聚在一起,有了能够相识相知的缘分,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天意"吧。六年,我们在这个校园生活了六年,我们尝过了甜,也试过了苦;我们在这里经历了骄阳,也经历了大雪;我们看过了彩虹的绚烂,也看过了大雨的倾盆……承载了我们太多太多成长的足迹,每一个角落都有过我们蹦蹦跳跳的身影,每一寸土地都有过我们凌乱的脚印,每一个教室都有过我们稚嫩的声音。  

六年的漫漫历程即将接近尾声。每一天都会收到精美却苍白无力的同学录,一张纸,要你写下姓名,爱好,住址……写下你玩笑般却又郑重的话。一切都让我感觉茫然无助,六年前的我们,互相陌生,六年后的我们,都要各奔东西了。  

我们整个六年级都充满紧张的气氛,走廊里没有同学们往前活跃的身影,都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地复习,准备应届毕业考试的到来。  

"同学们,大家排好队,我们拍毕业照了!"这时,班主任走进教室对大家说,本以为我们会很兴奋,但是班上没有一位同学起身向外走去,而都放下手中的笔,个个都低着头,若有所思,我们心里都明白,毕业照象征着我们的小学就要结束了,同学们也都各奔东西了,以后再见面的时间就很少了,我们不能再在一起早读,一起游戏,一起嬉闹,一起学习了……这时的教室也静的出奇,似乎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四处弥漫着叫悲伤的情愫。  

班主任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六年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在我陪伴你们一年时间里,我看到了你们的成长,起初我很反感同学们,认为你们不学无术。但是后来,我看到了你们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那就是纯真,尽管你们步入初中,各奔东西。尽管你们很不舍,但我们不应该伤心,我们应该开开心心的告别母校,我们要把一张张笑脸停留在毕业照上,以后当我们再次看到它时,觉得自己没有遗憾,因为那个笑得最美最甜的人是我!"听了班主任的话后,我们豁然开朗,兴高采烈地向操场跑去。  

在主席台上我们望见今天的天空特别蓝,鸟儿高展,摄像老师帮我们排好位置,喊着:"一,二,三。""茄子!"我们齐声高喊。"咔嚓"一声,我们的笑脸定格在了这张相片上。  

这张照片上的每个人似乎都在用灵魂在笑,仿佛想告诉每一个看照片的那个人,我也没有遗憾呢。  

不知是什么使然,我拿出了幼儿园的毕业照,一个个看过去,竟然一个也不认识了,连从前的自己都觉得陌生。郁闷至极。突然想到了什么,我浑身颤了一下——等到我头发花白的时候,我恐怕会颤颤巍巍地抚着小学的毕业照努力回想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同学们的音容笑貌吧。

从乡村到城市究竟有多远

文/欧阳国

1979年,炎夏,正值江南一季早稻的收割时节。

改革开放的潮流波及中国大江南北,中央提出包产到户。

祖父分到了几块较好的土地,显得格外兴奋,但马上又忧心忡忡。卧病数年的祖母已逝,大女儿远嫁他乡,剩下一群孩子七八张嘴简直是一个无底洞,只能喝西北风。

为此,祖父专程去了一趟县城,把正在上课的父亲叫了出去。沉默了一辈子的祖父话不多,直奔主题跟父亲讲:"家里种地人手不够,书别念了。"父亲还没来得及跟老师和同学道别,就与祖父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父子俩沉默无语,只是祖父的草鞋在穿过树林时踩在落叶上,总会不断地发出"沙沙"的响声,父亲挑着的载着沉重行李的扁担,两头一上一下不时地发出"嘎嘎"声。

那年,父亲丢下陪伴自己多年的绣有雷锋头像的牛皮书包,久久地伫立于乡间田埂,热泪不禁夺眶而出,经过复杂而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父亲最终还是顶着灼人的烈日,硬着头皮融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中。

1998年,夏末,连续降雨,百年不遇的洪水突如其来。

那年我十二岁,却足以读懂家庭的拮据。贫穷犹如咄咄逼人的洪水,逼得父亲无处可逃,狼狈不堪。每天,身体孱弱的母亲都早早起来,在米缸里量出两升米入锅,整个过程小心翼翼,生怕丢弃半粒米。直到有一天,母亲蹲在米缸前半晌也没有量出半升米,她丢下米升坐在床前哭了起来。

我无法忘却倾盆大雨下父亲戴着斗笠出门时的背影,他用做临时工赚来的几十元钱到镇上去换米;我也无法忘却自己站在门前,等待父亲挑米回来的一个个黄昏,他用自己的坚实肩膀,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我更无法忘却儿时吃饭因不小心倒掉了一碗米饭,遭到母亲的那顿打,因为这些都是父亲用汗水辛苦换来的。

也就是我十二岁那年,班里组织了一次数学模拟竞赛,结果我以满分被推荐到县城参加决赛。这对于我乃至整个村子来说显然是件大事,当时轰动了好长时间。其实我的成绩在学校里一直遥遥领先,起先父亲并没有意识到,直到有一天,村小唯一的代课老师亲自跑到我家,怀着十足的把握对我父亲说:"这孩子读得出去。"老师的话虽然简明扼要,却意味深远,父亲听后当然是激动的。"读得出去"最直接的意思就是说,自己的孩子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走出祖祖辈辈生活的穷山沟。

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祖父在一旁听着,数了数祖坟,半信半疑。

而父亲似乎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那一年,父亲毅然决定离开村庄外出务工。

2008年,大学毕业的我在城里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在外漂泊十多年的父亲终于松了口气,沉默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又开始健谈起来。他告诉我,自己在念书的时候文笔很好,老师经常会拿着自己的作文在班上朗读。"年轻时我的梦想就是当一个作家。"父亲说这话时,带着几许感慨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