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端午节的散文

2023/08/25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关于端午节的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关于端午节的散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端午的粽子

文/ 泅渡。

临近端午,奶奶给我来了电话。

"奶奶?"

"妹呀,端午要回来吗?我给你包了好多肉馅的粽子呢!"

"我最喜欢吃肉馅的粽子啦,奶奶你真好,我肯定回去!"

算算时间,奶奶已经好几年没包过粽子了,我也好几年没吃过肉粽了。

小时候的端午节,奶奶总是会和邻居家的姑姑婶婶一起包粽子。她们从田边摘来箬叶,然后洗干净用热水泡软,再准备磨好了的黄豆粉、红豆等做馅。然后把泡软的箬叶拿出来折成一个窝,放进去糯米和粳米,用力的掐一下做出棱角,把馅放进去后包起来再放到锅里煮。因为我不爱吃豆馅,所以她们总会给我包没有馅的粽子,让我蘸着糖吃。

记得六年级时,同桌家里比较阔绰。那年端午前夕,她奶奶特意到学校给她送粽子吃。她拿着一摞粽子,在教室里吆喝了一声,粽子便只剩下了一个。我看着那最后一个粽子,十分眼馋,又不好意思跟她要来吃,就一个劲儿地问她啥馅的、好不好吃之类的问题。想必是看我太馋了,她便把手里唯一的粽子给了我,"给你吧,我不爱吃肉馅的粽子。"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它还是热的。看着它那么大,那么好看,我又舍不得吃了。

它在我的书桌里一直待到了放学,拿在手上已经没有了温度。在回家的路上,我捏了捏它的外壳,软软的,很舒服,于是忍不住打开吃了。一剥开它绿色的外皮,便闻到了粽子的香味。它看起来那么饱满,白白的黏糊糊的米团表面已然有了属于肉汁的金黄。那是我吃到的第一个肉粽,馅很足很好吃,没有讨厌的肥肉,一口下去满嘴"流油".粽子在我嘴里咸咸的,黏黏的。我很享受品尝粽子的过程,于是我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完,还不断回味着肉粽在我嘴里的香味。

回到家里,看到奶奶正在厨房包粽子,旁边还有邻居婶婶姑姑在帮忙。我赶忙放下书包,凑到她们身边,想一窥今年包什么馅的粽子。不出所料,又是黄豆粉、红豆、黑豆。为了吃到美味的肉粽,我给奶奶吹了不少枕边风,但她已经包了很多豆馅的粽子了,所以我最终还是没能吃到,那大概是我那一年最大的遗憾了。

到第二年端午,我使出浑身解数说服奶奶做肉粽。奶奶总拒绝我,"做肉馅的又不能多做,放久了就坏了。""那你就少做几个嘛,我保证能很快吃完。"奶奶扭不过我,那一年,我终于吃到了奶奶做的肉粽。为了能放久一点,奶奶没有用鲜肉,而是特意到婶婶家买了一点腊肉,和辣椒粉一起炒过之后再冷却一段时间。奶奶用这样的腊肉包了十来个粽子,把它们放在了一个小小的竹筐里。我第一次吃就吃了三个,奶奶包得很大,所以我那天连晚饭都吃不下了。我知道弟弟也垂涎着肉粽,于是我偷偷地藏了几个,在我弟看不见的地方独自一人品尝着这世间美味。

后来,奶奶年纪大了生病了,身体大不如前。不用说做肉粽了,连做没有馅的粽子都没有精力了。等到我再大一点,便与奶奶分开,跟着妈妈一起住了。但端午的时候还是会去奶奶家吃晚饭,奶奶也会特意去同村人家里买他们包的肉粽。奶奶生病最严重那两年被接到妈妈家里住了,端午节也没有人去买粽子了。

大一的时候,端午节放假我没回家,待在学校也愣是没买粽子吃,我总是担心它们的质量。因为疫情,这个端午我将在家里度过。奶奶也趁着身体好了点就又给我做了我心心念念着的肉粽,为了做这些肉粽,奶奶又花了心思风干腊肉。肉粽还是以前我最爱吃的肉粽,可是奶奶却一年又一年的老去,我多希望奶奶可以像这肉粽一样每年端午都能健康地出现在我面前,与我一起享受端午的美好时光。

诗意词情话端午

文/钟芳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端阳,那端阳,处处都端阳。"端午节来临之际,手捧一杯绿茶,徜徉在隽永的唐诗宋词里,品味这些传诵千古的诗句,感受古代端午节的风貌,享受那份袅袅的温馨和愉悦,别有一番情趣。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风土记》中有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意指五月开始的第一个五日。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墨客以端午为题,写下了大量多姿多彩、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很直白的一首诗,写得大气磅礴,读来朗朗上口,描绘了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都是用来纪念这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同时还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对昏君奸臣的嘲讽和憎恨。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这首北宋诗人张耒的《和端午》,用雄浑而凄清的笔调,把屈原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描写得淋漓尽致,于深沉和悲痛之间悼念了伟大诗人屈原。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端午感兴》:"当年忠血堕馋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宋苏轼的《屈原塔》:"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诗中字字血泪,句句哀鸣,表达出了对屈原的无比怀念。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人们喜闻乐见的主要活动,唐代张建封在《竞渡歌》中写道:"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红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鼓乐齐鸣,千帆竞渡,场面壮观,扣人心弦,读来让人身临其境。

"五月家家过端阳,咸蛋粽子与雄黄",端午节还要吃粽子、插菖蒲、艾草和喝雄黄酒。唐代诗人郑谷有"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宋代韩元吉有"角黍堆冰碗,兵符点翠钗",描绘的都是对粽子的喜爱之情。挂艾条、插菖蒲等习俗,体现了端午避瘟保健的意蕴,在古诗中也有过生动的描绘。大文豪欧阳修在《渔家傲》中写道:"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松,等闲惊破纱窗梦。"这首词意境高雅,浪漫香艳,把端午时节粽子飘香,人们共饮美酒的美妙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让人情不自禁地向往。而南宋陆游的《乙卯重五诗》却这样写道:"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全诗朴素自然、真实具体,乡村农家过端午节的习俗跃然纸上。面对粽香的诱惑,奋臂投筷,大快朵颐,自然有会心之微笑。

五月的端午,这个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古老的传统节日,在两千多年的文明传承中,依然保持着她的独特魅力和内涵。在浓浓诗香中过端午,我们心中又会多一层对节俗所承载的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让人情趣盎然,芬芳如花。

端午悬艾

文/周萌

不知不觉,端午又至。端午之于国人,是传统亦是文化,更是浸入骨髓的信仰。

在老家农村,端午有悬艾之俗。挂菖蒲的绝少,或是本地菖蒲稀缺的缘故。农历五月初五前,家家都有人去野地里割上两把艾草,并将它们呈"八"字形悬于门头两边。艾草是多年生植物,香气浓郁,但外貌不起眼,是种中规中矩的草。艾草之所以被重视,很大程度上缘于端午。厚重的端午赋予艾草古拙的魅力,普普通通的青艾悬于普普通通的门头,这氛围就不普通了。这光景能立马让一个看客进入朝圣般的状态。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其实端午这种信仰抽象而复杂,它寄托了人们对屈子伍员的哀思,寄托了孩子们看龙舟、吃粽子的向往,还寄托了父母全家团圆的期盼。

因为端午的关系,艾草也变得神圣。那古拙的样子以及挥发出的强烈的香气,从视觉和嗅觉上关联你对端午的信仰,促使你对艾草生出敬畏。艾草有防治疾病之功效。艾草入药,可驱寒湿、理气血,其浓香还可驱蚊虫,艾叶加工成的"艾绒"是针灸治病的重要药材。我少时身体虚弱,畏寒怕冷,家人就常用水煮艾草供我熏蒸。长时间被熏蒸的我,身上那股艾草特有的香气久久不退,这让我联想到僧袍的香烛之味,脑海中若隐若现某种禅意。一直觉得悬挂艾草要比悬挂菖蒲好些,菖蒲的样子有点"剑拔弩张",不及艾草这般柔和。艾草还可食用,清明前后的艾草可用来做一种叫"艾糍"的食品。但菖蒲非但不可食用,还有剧毒,别名"石蜈蚣".菖蒲叶片呈剑形,挂菖蒲更有辟邪驱魔之意。因此,在我的印象中,艾草就像文臣,菖蒲一如武将,艾草比菖蒲更能代表端午,或因为其"斯文"吧。

记得有一年端午,家门未悬艾草,祖父急寻不得,匆忙向别家讨要多余的艾草,讨来后又急忙悬于门上,这才吁出一口气,咂巴咂巴嘴,露出满意的微笑。

端午诗话

文/黄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自然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题材,古往今来,涌现出了大量吟咏端午节的优秀诗篇,令人回味无穷。

相传端午节是因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逐渐形成的,因而在呤咏端午的诗篇中,有不少是歌颂与缅怀屈原的。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有洗得直臣冤。"此诗既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屈原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昏君奸臣的无比愤懑;北宋诗人张耒《和端午》诗说:"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此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

端午节吃粽子,千百年来盛行不衰。特别是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名食。唐代诗人郑谷有诗"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宋代陆游也写过"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的诗句,说明当时吃粽子已经很普遍了。

龙舟竞渡也是端午节的一项主要活动。这一习俗,在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湖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抡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那紧张热烈的竞渡气氛,跃然纸上。清代诗人陈维崧的《五月词》:"雪片崩涛飞彩帜,妙高台下龙舟戏",生动地描绘了龙舟竞渡紧张热烈的场景。唐代诗人徐寅则写道:"竞渡岸旁人挂锦,彩芳城上女遗簪。"把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写得有声有色;刘禹锡的《竞渡曲》与徐寅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写了赛后女子们在水中嬉戏,与岸边的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生趣。

端午节还有其他一些习俗,如插艾叶、挂菖蒲、饮雄黄酒、佩香包等等。唐代诗人殷尧藩的《端午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动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再现了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祈福平安的情景;元代诗人舒由页的"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度端阳",以白描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端午时节家家门前挂艾叶和菖蒲的情景。此外,明朝庄昶的"蓬莱宫中悬艾虎,舟满龙池竞箫鼓"、宋代朱松的"煮酒无寻处,菖蒲在水中"等诗句,都对这些习俗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水做的端午

文/张成林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这一天,注定离不开水,水葬了屈原,水也托起了他不朽的灵魂。

端午是水做出来的,家乡的端午节离不开水,每年端午节,沐浴午时水、泡饮午时茶,吃粽子,看龙舟,把端午的风情上演得风生水起,家乡的端午与水相生,有情有味。

午时水顾名思义,是正午12时取得的水。家乡人尤其看重端午节正午的井水,午时水尤重一个"正"字,每年端午节这天中午,人们纷纷涌向村中的古井。拎桶端盆等候提取午时的井水,午时的水井边,热闹非凡,乡村的古井中,不知有多少只吊桶七上八下,抒写着如水的端午。

如今,家乡早已有了自来水,但是,乡亲们仍然很看重端午节的午时水,他们秉承古老的遗风,每到正午时分便提着水桶,到村中的老井汲水。然后,摆开古朴雅致的功夫茶具,泡沏着独特乡土风味且具保健作用的午时茶,水的味道,茶的清香,抿一口端午的茶水,你可以品出千年的味道。现在端午的午时水,对乡亲们来说,更多是心理上的一种需要和满足吧。

端午节又名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端午水,必须是流动水,且须于端午日午时经日晒后封存,可经久不坏,亦具有解毒、凉身之作用。每年这一天,我都要用冷水洗澡,成了习惯。母亲说端午水洗澡,身上无毒。的确,从小到大我没长过毒疮,连痱子也很少出现过。

这一天,这水,与往常没啥不一样,但这水却具有了特殊功效。水做的端午,则是希冀的载体。洗端午水,喝雄黄酒,熏艾叶,挂菖蒲,为人们避邪驱恶,泄污去毒,所有的毒素,通通驱除掉。当希冀成为信仰,成为一种力量,端午便成了一种精神上的东西。

每至端午夜,清灵的月光,让我从一个诗人的身影,想到了家乡的故土。水一样的思绪,水一样柔软的回忆,点点滴滴,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情愫。端午,我在思念里咀嚼千年的诗词,燃烧着一个民族灵魂,那不朽的篇章,点亮了屈原这个爱国的名字。

端午涨水,涨端午水。水做的端午,总会有雨淋淋的感觉,雨水把端午冲洗了一遍又一遍,干净透亮,滔滔的河水,装满了田野。端午之水及时,端午在雨中,在水里。雨水给水稻注入丰沛的浆液养分,为今年的粮食丰收做了充分准备。端午的水绵绵,好象是人们的泪,让我们缅怀爱国诗人屈原。端午的水,是支撑,是力量,把龙舟浮起,龙舟竞过,千幡锦,端午时节,粽飘香。

端午是水做出来的节日,处处离不开水,有着水的柔情,水一样的透明。在水中滋养的端午节,年年生机盎然,是那样水灵灵的,流动着一种思想和精神,散发着灵气和意韵。水做的端午,晶莹洁净,不染一丝的杂念,写着水一样的温情,在我心里流淌。

五月端午闻艾香

文/张小丽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家乡的习俗,端午节家家户户在门上插艾,以红绳系之,用来避邪、驱逐蚊蝇。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具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艾叶被称为"医草",现在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艾草浴。

艾草含挥发油,具有强烈的异香。有人闻不惯艾的气味,我却独爱它带着苦味的馨香。在家乡,艾草是人们最喜欢的药草,除了治病,还可创收。

进入农历五月,气温升高,各种细菌、病毒滋生,农谚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呢。我母亲患有湿疹,尤喜艾叶。家乡是块福地,艾草生长得旺盛,沟沟沿沿随处可见,一大片一大片的灰绿动人心魄。采艾于我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最隆重的一次采艾当然是端午节那天早上,都说端午露水艾药效最佳。

端午的清晨,鸟鸣啾啾,凉风习习,母亲唤醒我,带我去割艾。艾草长得实在茂盛,镰刀挥舞几下,母亲的挎篓就满了。闻着艾香,整个人顿觉神清气爽。母亲将艾扎成捆,放在柴堆上晒干,捋下艾叶存好,这是她一年的宝贝。湿疹复发时,她用开水泡了艾叶,来个药浴,效果奇好。

年深日久,母亲居然无师自通,学会了熏艾。乡亲们谁的关节受了风,疼痛难耐时便会找到母亲。母亲熬了艾水倒进一个肚大口小的瓷瓮里,让病人的患处对准瓮口熏蒸,熏过几次后果然好多了,从此她得到一个"半拉医生"的称号。

艾叶还有另一个重要用途,就是给孩子们做香囊。端午节前,母亲早早把艾叶揉碎制成艾绒,配以少量雄黄,用碎花布拼接成一个个漂亮的、形状各异的香囊。那成了我和妹妹最大的炫耀资本,头两天我们就把香囊戴在脖子上,走一路香一路。

母亲把新割的端午艾用红绳扎起来,插在门上,这个仪式结束后,便是令人期待的煮粽子。正午时分,粽子出锅,我迫不及待地拆开层层包裹,撒上白糖,米香里浸染了竹叶的清凉,怎一个"凉甜"了得!

静谧的小院,艾香、粽香氤氲,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样的端午节是多么的安心、舒心、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