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元宵散文

2023/01/08经典文章

元宵散文(精选20篇)

静静的元宵

文/夏梦垣

元宵,中国人仅次于春节的日子,是团圆的日子,这应该是大部分中国人共同的映像。记得小时候,元宵,是一年中仅次于春节最热闹的日子。每每那天,街上就会响起隐隐嗡嗡的小曲儿、嘻嘻哈哈的欢笑。孩子们提着灯笼满大街地跑进跑出闹花灯,好不热闹。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化却悄然发生了……

2016年,又一个元宵,感觉上,小城应该依然会很热闹。怀抱着这样的想法,我行走在家乡小城的街道小巷,拼命睁大眼睛,想要寻找儿时热闹的记忆。可惜……

小城的寒风中,我饶了一圈又一圈,满怀童心地寻找花灯和儿童,然而,映入眼帘的却始终是空空荡荡的街道。偶尔见到几个行人,也是低头看着手机,拼命冲刷元宵的红包。衣袋的手机此时响起了一声来新信息的提示,打开看看,原来是大城市即将举行游灯盛会的新闻预告,和各类企业和朋友们相互的祝福。儿时的元宵……不再了。

我急忙朝着四周张望,希望能够找到一份节日的气氛,哪怕只是为了发发朋友圈也好,却无法如愿。寻寻觅觅之间,我来到了街市,看着推推搡搡熙熙攘攘的人群,才算有点安慰。

尽心细想之下,也的确明白了。时代在变,老照片也是最终会尘封的,人没有永恒的童年。

如今,花灯,依然是元宵的主题,只是成为了大城市的标志,大城市的招牌了。而代表小城生命律动的儿童之间大街小巷地奔跑嬉闹闹花灯的场景却已不再,小城变得平静,没有了往日的热闹,自然也就没了曾经儿时的温暖和欢乐,不免得些许有些遗憾。

只是还好,团圆的心还在,佳节的大街虽然没了往昔的热闹,但是街市还是人头攒动,老人们依旧买鱼买菜,忙着为还没外出的子女张罗元宵佳节的一桌团圆饭,好让离家的子女依然记得家的温暖。有些即便是儿女们都在外发展了,也为了让儿女知道他们还算过得好,照样忙里忙出,心怀念想。这么说来,小城的元宵,也是还在的。

元宵过后的一天,想到了写些什么,然而几番打开电脑欲言却又止。对于小城的平静过于不安,情感爆发却又无以表达。纠结到底是零零碎碎,思前想后,草草勾勒了几笔又停停顿顿,实在也是有点无奈。不过细想回来,或许只是感觉不同罢了。元宵,主题毕竟应该是团圆,而各种团圆的方法和祈福仪式,也只是个形式。团圆还在,静静的元宵,也算是别样一番,有了团圆,还去祈求什么呢,还是补个迟来的祝福较好。祝福什么呢?就祝大家新的一年事业顺利,快快乐乐吧。

唐诗宋词闹元宵

文/刘丽华

元宵,新年第一轮满月的良宵,自然要喧闹。在遥远的唐诗宋词里,就可感受到张灯结彩、乐舞百戏闹元宵的盛况。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这是初唐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灯月辉映,游人如织。尽管唐皇朝的宵禁制度严,但元宵节却城门大开,张灯三夜,民众可进城共享灯节的欢乐。

“上路笙歌满,春城刻漏长。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鱼钥通翔凤,龙舆出建章。九衢陈广乐,百福透名香。”这是盛唐王维的《奉和圣制十五夜燃灯继以酺宴》,新春的长安城,满街笙歌的长夜,游人比白天多,灯光比明月亮,唐明皇和皇妃开着龙凤车来与民同乐。

“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这是中唐元稹的《灯影》,东都洛阳城,昼夜无车马,满城树头挂红纱。而唐玄宗携贵妃挑灯夜游也成了传说。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这是晚唐李商隐的《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人守孝在身,不能去目睹灯节的热闹,却感受到了灯月车马的壮观。其时的唐朝已走向衰落,可元宵的灯火依然通明。

唐朝延续三日的灯节已领略,那么,持续五日的宋代元宵,又是何等喧哗?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苏东坡告诉你,家家燃灯,笙歌满楼。说明宋代的元宵节已全民化了。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从词宗李清照的这首《永遇乐》,得知宋代临安城还举办元宵诗酒盛会,多有雅兴!酒朋诗友坐香车宝马邀词人同去,可她心绪落寞,婉谢了。却独自想起在汴京,自己同闺密戴翠绿羽帽,插金丝雪柳,去观灯游乐的情景。看,一个无忧无虑的宋代少女,跃然纸上。

写元宵,最脍炙人口的要数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写出了古代男女的“缘”宵。要知,乐昌公主与徐德言“破镜重圆”就在元宵节;王安石将招亲联与赶考联珠联璧合,获得进士、快婿双喜临门,也在元宵节。

可见,唐诗宋词不仅闹出了元宵节的气氛,还闹出了一个中国的情人节来。那么,我们何尝不择二串唐诗做剪,选几阕宋词当纸,如陆游说的“女剪上元灯”呢?那样,闹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灯节,多好。

知青歌舞闹元宵

文/程志强

有幸观摩2016‘知青迎春闹元宵歌舞演出“。因为是上海知识青年研究会主办,因为我是其中的一员,因为想见到崔老师,然而崔老师没来,身体欠佳,只能在电话里问候。

阳光开始西斜,同济大学大礼堂前人山人海,一片雪花,一片风中摇曳的芦花,一片唏嘘,一片感慨,一片花白,一片闪光,一篇知青的岁月牧歌。

延边知青艺术团,舒缓的舞姿,开场前的迎宾舞。我听到当年伐木随流的歌吟,再一次唤起,撞击礁石的阵痛,再一次回到冰封三江的坚守。迎宾歌舞,骨节唱响曾经的岁月,夕阳近黄昏,团圆的柳暗花明又一家。

锣鼓开场,西昌的荒凉和丰盈,又一个盛世年华,千万知青曾经的注脚。余晖感叹余晖一指间,下一代的希冀,下一代的嘱托,下一代的传承。在腰鼓的热切鼓点中,飞扬,升空,天宇浩瀚,谁是当年的你,我,他

茉莉花开在黑土地上,火红年月的炽热幻想,终于融化不了年复一年的三江封冻,人定胜天改变不了,大自然的节律。江南的茉莉花,氤氲辽阔的黑土地,慰藉江南的芦花,丝丝入扣,缠绵余晖

时装秀,别致的青春身影,骨节老化的声音,斜阳抖动,一代知青的残唱,下一代的序曲,遥远的记忆,下一代的陌生,陌生的下一代

洗衣歌,洗黄了黄土高原,洗红了那一个的英雄年代,理想的热血,在晨风浩荡中荼蘼天地。在下一代,在下一代的钩沉中,洗白了劳苦大众,洗富了外来资本,洗肥了人民代表,洗出了曾似相识却不一样的时代风景

女人花,知青心中的女人花,西双版纳,青春的乳汁,从树身的裂口,流淌出一曲曲凄美的悲歌

一朵女人花,分娩出一朵没有生命的小花,随同女人花,双双飞扬在苍茫的橡胶林,千千万知青心中的坟场,永远飞翔,飞翔的眼睛,在斑驳的岁月中追寻,一千个天问

苍天永远无声,佛主永远睁着眼睛看世界,微微上翘的唇线,东方蒙娜丽莎的微笑

是红土地给没有血色的女人花染上原始的胭脂,还是女人花的热血染红了那一方原始的土地,红土地上女人花,一代知青颠宕的悲歌,一个渐行渐远的现代童话,一双百年未眠的美丽眼睛

一碗元宵,天上、地下,人间大团圆,一曲歌谣,天上、地下,人间共情怀,一支舞影,天上、地下、人间黑黄红,一场歌舞,余音袅袅启明星,俯瞰人间元宵夜,静悄悄,哑巴灯火蹦蹦跳

散场。一朵女人花,开在苍茫的芦花荡,百年后的又一支歌。

诗风词韵话元宵

文/安昌礼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提及这个在民俗里延续了千百年社火亲情的节日——元宵节。手提红灯笼,口嚼汤圆的我,总是一脸的动容。

记得在鲁西南老家,老辈之于过年,有小年十五大过之说。按照习俗,人们身着节日盛装,观花灯,放烟火,踩高跷,玩旱船……吉祥年景的元宵夜,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灯月相辉,人潮涌动,喧闹喜庆景象总萦绕在我的脑海。

元宵节应始于汉代,梁简文帝有《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就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

唐代实行宵禁,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元宵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唐代卢照邻有《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天上的银河繁星和月光,在元宵之夜都洒落在人间,一派光明景象。诗人崔液更有“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的佳句。

《词林纪事》载:宣和间,上元张灯,许士女纵观,各赐酒一杯。一女子因窃所饮金杯,被卫士押至御前,女子即作《鹧鸪天》一首: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徽宗喜,以金杯赐之,卫士送归。从窃杯女子的这首词中,真实再现了当时元宵节笙乐通宵、歌舞欢腾的场面和当时的佳风之盛。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生动描写了京都华苑元宵佳节满城花灯、游人,通宵歌舞的热闹景象。一句“笑语盈盈暗香去”很传神,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漂亮的女孩子们,都在街上享受着人生的欢乐,享受着这个狂欢的夜晚。结尾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琢磨许久,我还是相信辛弃疾是写元宵之夜情人相约的。

李清照的《永遇乐》“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写这一天闺中少女们要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所制的雪柳头饰,打扮得整整齐齐前去游乐,所以元宵节也给青年男女创造了爱情的机会,即使灯火稀疏之处,亦有深闺女子的芳踪。欧阳修《生查子》也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节至宋明之后更盛,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锦绣交辉,喧闹达旦,盛况空前。清代诗人姚明之的《咏元宵节》:“花间蜂蝶真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将此种场景推到极致。

一年一年,古老的月光将此传统濡染得愈发莹润。吃完元宵,我也加入到观灯的人流中。作为灯的代名词,今年的元宵节,我在想,灯会中,在花灯如昼的夜晚,有多少倾诉衷肠的恋人,让我们侧身感动……

古诗词里话元宵

文/李晓萍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而古诗词里的元宵节则丰富多彩。

《青玉案·元夕》是南宋着名词人辛弃疾所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东风拂过,数不清的花灯晃动着,仿佛催开了千树花,焰火纷乱着往下坠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阵阵星雨。华丽的豪华马车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凤箫那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月亮在空中发出明亮的荧光,光华流转。热闹的夜晚里,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这首词把元宵节描写得多姿多彩。

《生查子·元夕》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

《上元竹枝词》是清代着名诗人符曾写的。“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全诗把元宵节写得十分美丽。

今宵元宵

文/刘腊梅

村人对于元宵节很忽略,它的意义涵盖在春节里,似乎从正月开始,一直都在过节。春节的汤圆不仅是裹腹与飨味,自然较平日里多了热闹圆满的意思。

初一早上,也是一年的开头,头开得好不好,关乎着一年的运道,因此,这天有很多讲究:早上起来不能乱说话,要拣吉利的说;小孩子们格外小心,不能讨骂,更不能做错事;这天所有生活用水都不能倒掉,否则会泄了财气。所以,头天晚上,大人们就会备好空桶空盆以备用。

一大早,奶奶和妈妈起床和糯米粉,糯米粉是头天现磨的,乳白色的米浆盛在布口袋里,滤了水,放在柴灰里吸干水分。揉面团是个功夫活儿,太干了藏不住馅儿,太湿了不成团,功夫不够没黏性,全凭着经验。馅儿是黄糖的,奶奶将它细细切了,剁成末儿,和上白沙糖,简单美味。

也有不计麻烦的乡邻,和了黑芝麻、花生仁、核桃仁、白砂糖,搁一大勺新炼的猪油炒香做馅。火候是关键,过了,糊了,欠了,生涩,却是些挑剔而讲究的人家。奶奶会洗好一枚硬币,随便包在一个汤圆里,如果谁吃着了,就会一年好运。

搓汤圆的力度也是有讲究的,大了,皮会破,小了,不成圆。水沸,下锅,待汤圆皮儿变得透白,奶奶尖着食指摁两下汤圆肚子,肚子软了,就熟了。孩子们则趁此讨压岁钱,女孩子扯一条红绸绳,男孩子买两挂鞭炮,大人们总会大方地纵容这种喜庆的热闹。吃也有技法,不会吃的一口咬下去,准保嘴巴烫掉一层皮。得用竹筷将其一分为二,白玉的皮儿,橙黄的馅儿,像被铀上了一层亮色,晾一下,入口,你的唇齿间搅动的是一种叫做幸福的味道。爸爸不爱吃甜食,但这天却是破例要吃上几个的。我在姑妈家吃过一种猪肉馅的汤圆,将熏制过的咸腊肉细细剁了,拌上炒香的黑芝麻,还有白糖。这种咸甜掺半的汤圆要好吃多了。从磨汤圆粉到吃汤圆,是技术,更是艺术,期间充满期待的过程,更会增加了味道的鲜美。

这之后,开始走亲迎客。奶奶将煮剩的糯米粉掰成不规则状,在太阳下暴晒,遇上天气不好,也要用柴火烘焙。从初二开始,家里陆续来了客人,奶奶会在正餐前再做一锅甜酒汤圆。甜酒是年前早早备下的,发酵了两个月,刚刚好,这种做法适合人多待客,方便快捷,又不失礼仪。

那些旧时滋味,蠢蠢在心念间搅动,那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味觉,更是一份原汁原味的情感,一份良善美好的祝愿。

一碗元宵

文/熊燕

七岁那年元宵节,我去同学家玩,去她家的时候,正好遇上她母亲在煮元宵。那时元宵是个稀罕物,元宵我是第一次见到,看着那碗白白的、圆圆的元宵,再闻到满屋子的清香,我小小的咽喉不由自主地动了动。同学的母亲看到我,一边招呼我和她女儿一起吃元宵,一边说这是同学当兵的叔叔从外地买回,家中从没吃过,这是第一次吃。

我咽了咽口水,摇了摇头,飞一般地跑回家。我记住母亲的话,千万不要做让人讨厌的孩子。

回到家,我忍不住和母亲说起元宵。当时父亲正生病在镇医院住院,母亲一边要前往医院照顾父亲,一边又要赶回家照顾我们三姊妹,很疲惫,也很无助。家中最困难的时候,母亲甚至剪掉了齐腰的长发换取一点点口粮。我话刚说完,马上后悔,掩耳盗铃地说:“我只是觉得元宵好看,我并不想吃。”

母亲摸了摸了我的头发,笑了笑,没说话。

母亲给父亲送午饭的时候在卧室里摸索了好一阵,我看到母亲从箱底翻出外婆送给她的那对银手镯,擦了擦,用一块素色手绢包好,放入棉衣内口袋。

傍晚的时候,母亲一头汗一头水地回来了,一回来就喜滋滋地举着一个白色塑料袋给我看:“燕儿,看妈买什么了?”

“元宵?”我乐得跳起来。那白白的、圆圆的,可不就是我在同学家看到的元宵么?

“妈妈,你在哪里买到的?”我兴奋地围着母亲转:“同学的妈妈说要外地才有卖呢。”

母亲说她本以为乡供销社有,于是,照顾父亲吃完饭后她便往供销社跑,谁知供销社根本没有元宵卖,母亲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正巧,舅舅骑着自行车来给母亲送钱。母亲当下毫不犹豫地借舅舅的自行车去20里外的县城买元宵。因为担心去晚了元宵卖完,又担心天黑我们三姊妹在家害怕,母亲将自行车蹬得飞快,完全忘记自己仅仅只是在少女时学着骑过几天自行车,以致车到白沙渡口下坡时,刹车拧得太急,差点摔下白沙河,幸好旁边一个中年汉子及时扯住自行车的后座。

这一路上母亲又累又急,可是她满心欢喜,如愿以偿地买到了元宵。

母亲学着同学母亲的样子将元宵煮好,一个个胖乎乎、圆溜溜的。我数了数,整整十个,我摇头晃脑地算着:家中五口人,每人两个。母亲拿出三个小碗,每小碗连汤带水两个,我舀起一个,吹了吹热气,轻轻咬下去,软滑柔和,清香味甜,从没尝过的美味,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我迫不及待地将整个元宵放入嘴中,小嘴瞬间鼓起一个欢快的小包。我一抬头,遇到母亲含笑的双眼,我对母亲说:“妈妈,您怎么不吃呢?很好吃呢。”母亲摇了摇头说,她的那份要留给父亲吃,父亲和我们一样,也是第一次见到元宵。我说:“您不也是第一次见到元宵吗?”母亲笑了笑,说,她喝一口汤就可以了,父亲正生病呢,应该多吃点。听到这里,我怎么也不肯吃剩下的那个,一定要母亲尝尝。弟弟妹妹也学我的样子,一齐捧给母亲,母亲又笑又落泪,答应咬我碗里的元宵一小口,说:“真甜!”

吃完元宵,母亲赶紧烧水烫脚,并指挥我用热毛巾帮她抹背。这一路奔波,她的棉袄已被浸湿,冷风一吹,她说她有点头晕的感觉,可不能病倒。看到母亲换棉袄时从棉衣口袋里掏出那对银手镯,我长嘘一口气,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母亲看着银手镯也笑了:“瞧我傻的,以为元宵有多贵呢。竟将这个也带上了。”

元宵记忆

文/任随平

关于元宵节,最易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逛庙会”,“采花灯”,然而,元宵之于我的记忆,首当其冲的便是踩高跷了。

那时候,不论是在村庄,还是小镇,踩高跷作为元宵节的重头节目,是人们相当重视的。高跷的彩排与演出地点如若在村庄,一般是安排在村庄的核心位置,要么是整个村庄的空闲场所,要么在村庄的中心——巨大的公共场院。演出当天,人们会早早地起床,三五结伴而行来在场院中心,领头的“团长”开始安排工作任务,上了年纪的长者坐在木凳上相互交谈,观看年轻人忙活,必要时指点一二。年轻人你给我绑,我给他扎,靠着草垛的,撑着围墙的,着戏装的,描花脸的,《水漫金山》,《八仙过海》,应有尽有,好不神奇。我们这些小孩子,便乘机在草垛之间穿梭追逐,嬉戏打闹,又调皮的,鱼贯穿梭在高跷之间,躲躲闪闪,惹得大人们一阵责怪。不过,就在我们玩闹的空当,高跷很快就装扮结束,接下来便是等待演出了。

演出的场面更是盛大。首先是“接高跷”,这“接”的仪式形同“接社火”,在孩子王的带领下,到每家每户收集油饼、花卷、麻花,不论有啥吃食的不管多少只要给了就行,大家就图个吉祥,除了这些,富裕人家还会装几个暖锅,供大伙演出完毕一起饱食一顿,其实,更重要的是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快乐。等这些收拾停当,大伙分成两队,一队是演出组,一队是迎接组,演出组由高跷队员和服务人员组成,迎接组人员庞大,关键的人物是仪程官,仪程官手摇蒲扇,身着袍衣,走在迎接队伍的最前面,紧接着的是锣鼓。正式迎接是在两队见面之后,锣鼓喧天,炮声如雷,仪程官将蒲扇在空中向后一摇,锣鼓停止,仪程官高声诵诗,每诵一句,锣鼓有节奏的伴奏一阵,诵诗一般有四句,或者六句,对仗工整,内容句句喜庆,或与节目有关,或与场景有关,或与仪程官眼见有关,不是机械背诵,而是随机应变,由仪程官脱口而出,诙谐幽默,常常引人捧腹大笑。一次诵诗完毕,双方队伍前行一段,好热闹者便再次回首聚集,高声呼喊要求诵诗,仪程官不得已再次作揖诵诗,众人再次高声欢呼,热闹非凡。就这样边走边闹,将高跷队迎进演出场地。

正式演出的时候,男女老少围在场地四周,表演者按照剧情装扮,按照出场顺序次第出场,向观众微笑示意并热情表演,时不时向众人招手,姿势诙谐,表情幽默,孩子们哈哈大笑,老人们掩面而笑,年轻的妇女们则面带羞赧,相互扯着衣角,扭作一团。

待到演出结束,人们已是满心欢喜,三三两两或坐在场院边上闲聊,或领着孩子回家去。而节日的喜庆与快乐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那样真切,那样恒久。

那年的元宵节

文/王芳

十五的元宵,每年都是人间的一场盛会。观花灯、猜灯谜、民间杂耍,民俗活动的多彩让人目不暇接,元宵节要的就是这份热闹和喜庆。

古人对元宵节花灯有种种抒意,欧阳修先生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诗中元宵之夜,一对有情人相约,月到柳梢头,一起看花灯。这样的意境在元宵之夜,被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抒写出来流传千古。再看辛弃疾笔下的元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此繁华的灯会、如此有情趣的人儿,再被辛老先生妙笔一点,就呼之如出,分外动人。有了这样的诗句,元宵节让人多了想象和向往。

小时候的元宵节已记不得了,印象最深的是前年的元宵节,我陪着父亲在南京看病,那种心情无法言说,看着患有尿毒症的父亲,唯有垂泪。父亲一生,为了工作和儿女,累坏了身体,到了老年本该颐养天年,偏偏得了这种病。妹妹含着眼泪说:“给父亲换个肾吧,姊妹这么多,总有一个能和父亲配对成功的肾。”父亲听后,抬起头来,眼泪扑簌簌地打落在枕头上。他说:“你们有孝心,我知道,可是我老了,没有几年活头,你们还要赚钱养家,没有好身体,那怎么成?如果你们谁再提换肾的事情,我连血液透析也不做了,马上就回家。”父亲是个退休干部,年轻时带过兵,向来说一不二,全家人都不敢违背他的意愿。就这样,我们姊妹几个只能陪着父亲在南京过元宵节。

父亲做完导管手术,透析后,精神好了许多。我们姊妹几个在饭店里为父亲定了一桌他爱吃的菜,老公和妹婿背着父亲来到了饭店,一家人,在异乡过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那年,南京元宵节的夜晚格外美丽,窗外五颜六色的灯笼一闪一闪,璀璨的烟花照亮了石头城,父亲喃喃自语道:“好多年没来南京了,旧地重游,变化太大了。可惜身体不争气,不能再到处走动,看一看那些老战友了。”我的眼泪围在眼中直打转。父亲说:“丫头,你不要难过,人的一生总有许多遗憾,不过,我有你们几个孝顺的孩子,有国家给发退休金,这辈子也值了。”

父亲那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豁达心胸,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使我们姊妹几个在人生中不管遇到多大挫折与困难,都会有能力战胜。今年我回家过年,看见父亲依然健朗地在家里收拾家务,心颇为宽慰。

年初三那天,姊妹几个带着孩子围坐在家里,听着父亲谈笑风生,他对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关于家风的话题赞不绝口,他说只要家风好,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才能传承下去。父亲创作了一副春联:“忠厚传家远勤劳致富好”他希望自己的儿女,都能诚实守信,勤劳节俭。

母亲说:“父亲每隔一天都要去医院做透析,他怕耽误姊妹们工作,常常都是自己步行去,步行回。”父亲把自己的病当成一场战争,只要他能走,就不会倒下,只要他自己能动,就不烦扰儿女。他每天像上班一样去医院检查、治疗,充满信心地活着。父亲的言行给我莫大的安慰和动力,让我这个漂泊在外的女儿心里很踏实。

今年的元宵节,妹妹说她一定会带着父母去观灯、猜谜、看烟花,再吃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芝麻馅元宵。她说,家里一切有她,让我在外安心工作、快乐过节。妹妹一席话,让我眼里蒙上了一层雾水。剪不断的亲情,就这样,在一个个节日里相依相连。

温暖的灯笼

文/张国雪

每逢元宵佳节,父亲总要打电话来,询问有没有给他的小外孙买灯笼。元宵节的灯笼是老父最难忘最温暖的记忆。

听父亲说,他们儿时闹元宵,不论贫富,一定要挑灯笼。元宵节这天,孩子们最盼望的是夜晚早早降临,大人们也早就给孩子们预备好简单而朴实的灯笼。天一擦黑,每家每户的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点起了灯笼。三五成群的小小的人儿挑着小小的红灯笼,照亮了大街小巷。最有意思的当然不是挑着灯笼闲逛,而是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期许,唱着响亮的童谣,希望奇迹的到来。

照,照,照蚊子,

蚊子变成银子。

照,照,照虫子,

虫子变成金子。

孩子们专门找一些犄角旮旯去找蚊虫照,比如家里的门背后,床底下;巷弄里的墙角,草垛下,不厌其烦地照着,唱着银铃般的歌谣,好像很快就能发现蚊虫变成的金子和银子。到处照了个遍后,并没有发现一个蚊虫,孩子们并不懊恼和失望,乐此不彼地继续自己的游戏。后来他们很快由几个领头的孩子聚成一队,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到大坝上去观看大孩子们和大人们闹元宵的节目——丢火把。他们用扫帚制成火把,点着火后向天上扔,看谁扔得高。团团火焰此起彼伏,照亮了夜空。孩子们笑着叫着唱着:

灯笼亮,火把红,

正月十五炸麻虫。

田头地边都炸到,

炸得害虫无踪影。

一辈子如果能过上一次这样的元宵,一定是终身难忘的。在以前心灵单纯的年代,人们的愿望也是那么简单而美好。

在父亲的影响和关心下,每年我都要给孩子准备好灯笼。现在生活好了,灯笼也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简简单单的红纸糊的蜡烛灯笼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都是带电的灯笼。现在小男孩子们最喜爱的是“奥特曼”灯笼,有音乐会说话,灯光也是五彩斑斓,变幻无穷。

看孩子们挑着“现代”派的灯笼,观赏着震耳欲聋、争奇斗艳的焰火,玩得也很开心。他们年长后对元宵节的记忆会是怎样的呢?不管怎样,做父母的有责任把生活的美好和温馨注入孩子们的心田,把传统节日的文化代代相传。这样,等孩子们长大后就会有梦可想,有根可寻,有情可依。我明白了老父浓得化不开的情结,明白了他对后代的关爱,他的良苦用心。元宵节的红灯笼不仅是对一年生活的美好的祈福和祝愿,更是照亮和温暖漫漫人生道路的明灯。

正月十五闹元宵

文/华杉

正月十五元宵节,亦称“上元节”、“灯节”。古时,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古代把正月称作“元月”,“夜”在古语中又称“宵”,所以正月十五被称作“元宵节”。因为旧时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在门前屋内挂五彩缤纷的花灯,供人观赏为乐,故这一天又被称作“灯节”。

元宵的风俗颇多,吃元宵、看花灯,舞龙灯、舞狮子,耍社火,不一而足。正月十五,家家户户要煮食元宵。元宵也叫汤团、汤圆、圆子等。为什么正月十五要吃元宵呢?相传,春秋末年,楚昭王在归家途中发现长江中漂浮一白色圆物。船工捞起后剖开,只见此物瓣红如胭脂,香味扑鼻,食之甘美适口。昭王问左右大臣此为何物,大臣中无人知晓。昭王心中不悦,令人请教孔子。孔子说,此为浮萍果,主复兴之兆。此时正值元月望日,即正月十五。楚昭王心中大喜,便命人每年这一天用面粉及山楂、枣汁做馅,仿制此果煮熟食之,以图圆满吉祥。从此,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习俗流传至今。

元宵发展到今天,花色品种繁多。元宵馅有山楂、枣泥、豆沙、五仁、g玫瑰、芝麻、奶油可可、巧克力、咸味肉等二三十种。各地元宵更是风味各异,武汉的五芳斋汤圆清白晶莹,香味甜美;浙江宁波汤圆馅多皮薄,肥糯不腻;上海的鸽蛋汤圆小巧玲珑,清凉甜糯;四川彭水的心肺汤圆鲜香可口,风味别致;湖南长沙的姐妹汤圆制作精细,滋润香甜;而安徽蚌埠的混汤酒酿元宵质地柔黏,馅心多样。此外,台湾的菜肉汤圆、京津的甜馅元宵、齐鲁的桂花元宵等,也风味别具。

元宵节吃元宵虽是重要的风俗,但这一天人们更为看重的是上街观花灯、踩高跷、舞龙灯、耍狮子等。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始于东汉永平年间。我国的彩灯十分丰富,民间艺人能制造各种各样精美、奇异的花灯。现在除了有传统的宫灯、走马灯外,不少单位还应用光导纤维、激光、声控、光控等新科学技术,制作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彩灯。在冰城哈尔滨等地,还有多姿多彩的冰灯。自宋以后,元宵节放灯时,有人把平时制作的谜条,贴于彩灯之上,供人们猜测,又称射虎。猜谜者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元宵节这天,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耍社火、舞龙灯、踩高跷、玩狮子、跑旱船、扭秧歌。激烈的锣鼓一响,催得人心头发热。神州大地处处展现出一派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热闹场面。

元宵节的“元宵结”

文/张永生

还没在新年的喜悦中回过神来,象征着美满团圆的元宵节又将来到我们身边。看着城市街道两旁的彩树花灯和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礼花,我不由想起儿时过元宵节的情景。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到元宵节,母亲就会做一些乒乓球般大小的元宵。元宵用糯米包制而成,或实心,或带馅。元宵有多种食用方法,煮、煎、蒸、炸皆可,全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口味去选择。在这些食用方法中,我们家通常是煮。每次煮元宵,母亲都是边煮边不紧不慢地拨动着锅里起起伏伏的雪白的元宵,让我不禁馋得口水直流。等到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端在手里,我总是拿起筷子就急急火火往嘴里扒,仿佛担心吃慢了会没得吃。因为元宵里面的馅很烫,每次吃元宵,我不是烫到喉咙,就是烫到舌头。于是,我就对着碗不停地吹。

按照家乡的风俗,母亲会在几个元宵里分别包上两分钱的硬币,据说谁能吃到包着硬币的元宵,谁就能在这一年里事事顺心。在母亲的精心安排下,那些象征着好运的元宵总会不知不觉地溜进我的碗里。品尝着甜而不腻的元宵,享受着浓浓的亲情,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过元宵节,是少不了灯的。元宵之夜,看着窗外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父亲便开始动手做花灯了。每次做花灯时,父亲会先把准备好的竹条和花布放在手边,只见他三缠两绕之后,那灯笼的骨架就跃然而出了。父亲怕不结实,又用细铁丝把竹条接口处牢牢地捆住。我蹲在父亲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像是欣赏一部动画片一样的专注,父亲那娴熟的手艺和精细的做工着实让我佩服。在父亲的引领下,提着他亲手制作的花灯,我会把屋里屋外的每个角落都照个遍。父亲告诉我,这样可以让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庄稼五谷丰登。随着自己的年龄不断增大,我方才懂得,当年我手中那忽闪忽闪的火苗,是父亲对未来的祝福和祈愿。

当岁月的刻刀悄悄在额头上留下几条皱纹时,我才发现元宵节在我心中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了,更是一种情结,让我回味,令我珍藏。又一个祥和的元宵节即将来临,咬一口如蜜甜的元宵,家人的牵挂又在心头弥漫,生活将为我们翻开崭新的一页。

元宵,写在新年最后的喧嚣

文/李瑞华

早起跑步,小区楼下的街道两旁早早就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烟花爆竹了,红红火火的,成为元宵节一道靓丽的街景。

春节的繁华还未沉淀,喧嚣的元宵节又如期而至。凤凰广场上、水浒主题公园,但凡有广场绿地的地儿,全是一派闹闹的景象,放风筝、跳广场舞、开放大型儿童游乐项目,营造出浓郁的“闹元宵”氛围。

我是很少去凑这热闹的,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不喜欢这种过分喧闹的场合。倒是喜欢把自己关在家里,静静地抒发一些感悟,顺便敲打些于心情有关的文字。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过元宵节。那时的元宵节不叫元宵节,或许还没有这文绉绉的词儿,老家过元宵叫过“小年下”或者简单称为“过十五”。那时候也没有现成的元宵可以吃,全部是自己手工制作的,用粘面包上红糖,团成圆圆的形状,就是元宵了,煮熟盛到碗里吃,咬一口,超甜。我最喜欢的是看着母亲做着这一道道工序,趴在暖热的锅台边,看着锅里起起落落的汤元使劲咽口水;再大一点,元宵节在我心中就变成了红彤彤的颜色,穿着新衣裳,追逐着红红的灯笼、红红的鞭炮满街乱跑;到了青涩的年龄,元宵节悄然幻化为一句宋词,“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朦朦胧胧,自我陶醉,自我憧憬;而今年的元宵节,尽管大街上小贩们兜售汤圆的音乐此起彼伏,却早已没有往年过元宵的心境了。

是夜,暮色刚刚降临,清脆的鞭炮声便远远近近、此起彼伏地响起来,搅得人有些心慌,我于是出门随处走走。到底是人们的传统习俗占了上风,满大街居然都是放烟花燃炮竹的人,不单孩子欢呼雀跃,大人也跟着兴奋,三五成群,甚至是全家出动,谈笑间,彩珠腾空而起,在半空中炸开,发出眩目的光芒,飘落纷纷,转瞬即逝。

我独自在喧闹的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看如梦如幻的烟火,听震耳欲聋的炮竹,我想这样才应该算是元夕,火树银花的元夕,吹星如雨的元夕,童年无忧的元夕!可是在很长时间里,我失去了童年的玩趣,不再贪心那颗小小的鞭炮,不再神往那声如雷的轰炸,我安安静静地住在高楼里,看四角的灰色天空,边嗑瓜子边看电视里众多的明星在热热闹闹的晚会中跳来蹦去,小时候曾经翘首期待的元宵节往往就这样在这样的场景中淡去,再淡去。今年是第二次在城里过年,在这座小城定居下来。原来在老家住的时候,想象着城里的元宵节有多么的热闹,晚上开着车也来县城观景儿,真正生活在这里了,却完全没有了原来的冲动了。一切都变得那么淡,那么淡,淡淡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黄昏早过,夜色正浓,街上人们的目光只在地面与半空中交替游移,眼里只有绚烂的烟火发出的光芒,天上的那一轮满月竟然被彻底地冷落。也难怪,早春二月,春寒料峭,数日来阴阴晴晴的,今日初晴,任她月儿再怎样圆满,终是一轮冷月,满地青辉,望之生寒!这样的月色常被欢乐的人们遗忘,掬月入怀的,多是诗家词人,要不就是像我这样的自认为有文艺范的清高者。

夜渐渐深去,人们开心了倦怠了,也回屋睡去了,热闹的元宵节就这样默默地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是时候该调整心情,振奋精神了,明天早上,新春的第一缕阳光将催促我们,起床,上班,开始新的生活节奏!

走在上班的路上,是否想对春天道一声:早安,春天!

正月十五闹元宵

文/季川

冬雨刚刚离开,寒冷还未走远,春天就已经开始上岗了。

春联里的祝福还是那么鲜艳明亮,人们的脚步还是那么轻松愉快,正月十五就来了。一年又一年,时光荏苒,这时候的年味还是那么浓烈,那么馨香,那么惹人醉。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十五,欢乐喜庆的气氛还在延伸,人们脸上的笑容还在扩展,是啊,美好而又和谐的生活,甜蜜而又丰富多彩的日子多么令人惬意又舒心。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让我们生命的年轮一直滚动,一直向前。

出门赏月吧,这肯定又是一轮满月,从古到今,它无私地照耀着人间大地,它散发的清辉永远充满着人情味与亲切感。一株又一株春梅默默地倚在墙角,它守护着庭院也叮嘱着我们走向春天的脚步。

去猜灯谜吧,把燕子的精神抖擞猜出来,把小草的朝气蓬勃猜出来,把可以牵手的爱情猜出来,把亲情里的那一捧温暖猜出来,把友谊里的那一种纯粹猜出来。

去吃元宵吧,把妈妈亲手包裹的愿望,把所有寓意美好的东西都尝一尝,慢慢咀嚼,细细回味,时光那么柔软,爱意那么绵长,一双筷子就能夹住岁月里的甘甜,一把勺子就能舀起日子里的滋润。

从正月十五出发吧,或者去窗外的田野侍弄,或者去征服远方的道路,或者披着明媚的春光去春天的任何一个角落舞蹈或者歌唱。

元宵情浓

文/毛本栋

“元宵牵着年离去”,元宵是年的尾巴,元宵节一过,年就真正画上了句号。因此,元宵节历来格外受到人们的看重。元宵节风俗除了吃元宵,还赏月观灯,舞龙舞狮,热闹非凡。所谓“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千百年来,元宵节曾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文人笔下,虽然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但整体色调都是明亮的,读来趣味无穷。

写元宵节的诗词,我最喜爱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文笔华丽,层层铺陈渲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挂满花灯的树像一棵棵开满花的树,漫天的焰火如星雨,宝马雕车,月光流转,鼓乐声声,游人如织。层层的铺陈渲染都为最后一句点睛之笔,苦苦寻觅,才发现要找的那个人并不在这流光溢彩的长街上,而是站在灯火寥落的暗影里。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表层繁华,内里忧伤,只是这忧伤隐藏在文字之下,需要层层剥开才能看到。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元宵节则是伤感和怀旧的,她在《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中写道:“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首词出自李清照晚年手笔,虽然写的是元宵节,但通篇并不见元宵节的字样,格调依旧一如往昔的婉约、忧伤,这里又多了一层怀旧的氛围。整首词最打动我的,是最后一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一句,有小女儿家的俏皮,也有一个上年纪之人的淡泊,或许也有无奈,或者说是委屈自己。从前的元宵节和如今的元宵节,交替出现,形成对比,繁华不再,感伤来袭。

明代文人唐寅笔下的元宵节,意境优美感人。他在《元宵》一诗中写道:“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这首诗不落俗套,取材农村,绘声绘色,元宵景物毕现眼前。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明代张灯的日数,自太祖始增为十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成为了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最爱“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一句,整首诗至此,已将“良辰”“娱人”“笙歌”“开口笑”“消良辰”连成一线,组成了一幅元宵喜乐图。

元宵情浓

文/毛本栋

“元宵牵着年离去”,元宵是年的尾巴,元宵节一过,年就真正画上了句号。元宵节吃元宵,元宵又名汤圆,与“团圆”读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因此,元宵节历来受到人们的看重,人们对元宵节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元宵节风俗除了吃元宵,还赏月观灯,舞龙舞狮,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所谓“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千百年来,元宵节曾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文人笔下,虽然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但整体色调都是明亮的,读来趣味无穷。

写元宵节的诗词,我最喜爱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文笔华丽,层层铺陈渲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挂满花灯的树像一棵棵开满花的树,漫天的焰火如星雨,宝马雕车,月光流转,鼓乐声声,游人如织。层层的铺陈渲染都为最后一句点睛之笔,苦苦寻觅,才发现要找的那个人并不在这流光溢彩的长街上,而是站在灯火寥落的暗影里。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表层繁华,内里忧伤,只是这忧伤隐藏在文字之下,需要层层剥开才能看到。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元宵节则是伤感和怀旧的,她在《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中写道:“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首词出自李清照晚年手笔,虽然写的是元宵节,但通篇并不见元宵节的字样,格调依旧一如往昔的婉约、忧伤,这里又多了一层怀旧的氛围。整首词最打动我的,是最后一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一句,有小女儿的俏皮,也有一个上了年纪的人的淡泊,或许也有无奈,或者说是委屈自己。从前的元宵节和如今的元宵节,交替出现,形成对比,繁华不再,感伤来袭。

明代文人唐寅笔下的元宵节,意境优美感人。他在《元宵》一诗中写道:“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这首诗不落俗套,取材农村,绘声绘色,元宵景物毕现眼前。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明代张灯的日数,自太祖始增为十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成为了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最爱“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一句,整首诗至此,已将“良辰”、“娱人”、“笙歌”、“开口笑”、“消良辰”连成一线,组成了一幅元宵喜乐图。

元宵汤圆

文/柳哲

元宵佳节吃汤圆,团团圆圆过大年!客居京城的我,一想起家乡的糯米汤圆,顿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糯米汤圆,一般是实心不放馅。其质感细腻,柔软可口。随着时代的发展,汤圆的做法,也不断推陈出新。

每一年的春夏,父亲都要在自家的田里,种上几分田的糯米,为的是元宵能吃上汤圆、端午能吃上粽子。

在没有碾米机之前,只能将糯米放进石臼里,用石槌或木槌,使劲地一下又一下,将糯米碾成粉。父亲告诉过我,他年幼的时候,经常在过年前夕,帮助他体弱多病的母亲碾糯米。在昏黄的油灯下,在昏昏欲睡的瞌睡中,用心地一下一下地努力着。

我知道,父亲是在用他那幼小的身躯,尽他微薄的孝心。相信那一年的元宵汤圆,经过父亲的汗水和奶奶纤弱的手,肯定会更加香甜如蜜。

儿时,我曾不止一次地目睹过母亲做汤圆的全过程:母亲把两三斤糯米粉放进陶盆里,然后放进适量的冷水,经过反复的搅拌和揉捏,一二十分钟后,就做成了一大块糯米团。母亲在糯米团上,捏下一小块后,放在两只手掌间,经过母亲神奇的手,有条不紊地精心制作,一颗颗滚圆的汤圆,就此诞生。

母亲将做成的汤圆,先放在米筛上。煮开水后,汤圆从米筛上,像跳水的运动员一般,争先恐后地跳入沸水里,等到它们浮上了水面,说明汤圆已经烧熟。一锅热腾腾的汤圆,就正式出炉。母亲把汤圆装进盘中,然后在上面撒上一层薄薄的红糖,小心翼翼地端上团圆桌,一家人开始美滋滋地尽情享用美味的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寓意一家人“甜甜蜜蜜”、“团团圆圆”。元宵节这一天,最辛苦的当然是母亲。母亲忙碌了一天,一桌美味佳肴,就呈现在我们面前:荤素搭配,应有尽有,各种酒类、主食,还有一大盘滚圆滚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糯米汤圆。我们争先恐后地举起筷子,将汤圆一颗一颗地送进嘴里,品味着一家人团圆的幸福。

家乡的糯米汤圆,牵系着游子的心。漂泊的我,想起你,总会感到无比温暖!

这个元宵有点暖

文/孙雁群

从网络到荧屏,《春天里》一直红辣辣地唱响着这个冬天,2011年,这个元宵有点暖。

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季节从来都有属于自己的歌唱。经历过寒冬,才能感悟太阳的温暖,经历过苦难,才能理解幸福的滋味:“和暖的太阳在天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十字街头》中,赵丹在苦难的时代表现出的活力和青春:“不用悲不用伤人生好比上战场,身体健气力壮努力来干一场”,总是让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

因为有理想,付出就有意义,生命也就有了快乐。但正如每个人对理想有不同的定义一样,2011年,每一个人对春天也是不同的解读:汪峰唱的是“那时的我”,一个成功男人对奋斗年代的怀念,一无所有的青涩少年却拥有大把的青春;而“旭日阳刚”,这两个打赤膊的民工(流浪歌手)唱的却是:“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艾略特说:“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现在的迷惘,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遥望……在漫山遍野的绿色中,春天其实还有巨大的荒凉。

按照媒体的说法:“老无所依”、“悄然离去”,反映了弱势群体的恐慌心理。这两位民工(流浪歌手),代表着一批被边缘化的人,他们为了理想,身体漂泊,心灵更在漂泊。他们不奢求别人的理解,不乞求别人的同情,甚至不渴望城市的包容,不在意明天的阳光。他们只是坚定地朝前走——不可否认他们在追逐理想的路上,有更多的人生体验,也悟到更多的人生风景。只是,他们的未来又在哪里呢?在《春天里》,汪峰唱的是情感,“旭日阳刚”唱的是生活。

但音乐就是音乐,音乐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不在于它是怀旧还是呐喊,而在于它表达了歌唱的快乐: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奔波在路上,都经历过寒冬,都需要幸福,都渴望温暖。

一直记得那个童谣:今冬麦盖三尺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踏雪寻梅赏花灯,耍龙舞狮猜灯谜。元宵喜庆,人们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热气腾腾地吃着汤圆,是因为相信“瑞雪兆丰年”,所以心安理得踏踏实实地预支着来年的幸福。

而2011年的元宵,因为今冬无雪,抗旱就成了它的主旋律。它告诉我们,有时候,温暖不是幸福而是陷阱。为了幸福,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诗意元宵节

文/王永清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最富有诗意的节日。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把元宵节的夜色装点得精美绝伦,摇曳生姿。历代文人墨客为此留下了许多元宵诗,读之别有韵味。

观灯是元宵节的重头戏。南宋词人辛弃疾有一阕写元宵的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词中生动地描绘了元宵佳节满城花灯,满街游人,通宵歌舞的热闹情景。

描写灯节盛况的诗词还有很多,唐朝苏味道的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宋代朱淑贞的“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清代何景明的“已见炬如千树列,更看灯似百花开。”……写的都是元宵之夜展灯、观灯的欢乐情景和美好祝愿。

元宵节,自然要吃元宵。南宋姜夔曾对此作过生动的描写:“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的元宵,真让人垂涎欲滴了。

元宵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古代少女平时不出闺门,元宵节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相识相恋的机会,诗词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描写。《生查子·元夕》写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诗人把一对恋人在元宵节约会的甜蜜和惆怅写得美妙绝伦、余味无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谓是元宵节诗词中的千古绝句,不知感动了多少心怀爱意的年轻人。

和诗词相比,元宵节的歌谣,则更通俗生动。某年元宵,宋徽宗一边赏灯,一边赐酒。某少妇喝完酒,拿走了一只金杯,被人发现,押到徽宗面前。少妇急中生智,口占一阕《鹧鸪天》:“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舞,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宋徽宗一听,原来是怕她的丈夫误会,点头微笑,竟赐了她那只金杯。

又是一年元宵节,“火树银花不夜天”,千百年来,元宵诗篇为元宵节增添了无限光彩,构成了饶有雅趣的特色中国年。

灯火闹元宵

文/彭晃

鞭炮送新春,灯火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千百年来,元宵节曾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文人笔下,各有千秋,但皆能让我们体会到那种浓浓的节味儿。

风流才子唐伯虎笔下的元宵节,意境优美感人。《元宵》一诗中,“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紧密结合元宵这一特定环境发出感慨。明代张灯的日数,自太祖始又增为十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缤纷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绘声绘色,元宵景物毕现眼前。“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脱口而出,最终以感慨结句。所谓“良辰”“娱人”“笙歌”“开口笑”“消良辰”,便连成一线,组成了一幅元宵喜乐图。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与唐人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描绘了京城元宵夜处处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景象。家家户户灯火辉煌,人们载歌载舞,大街小巷游人如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的《生查子》,令人愁肠百结,思念苦闷。人生总有悲欢离合,今年此时与去年那刻终究不一样。丘逢甲的“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也十分惆怅难耐。不论什么节日,都有怀乡思人的篇章在喜庆祥和的氛围里挥一笔清冷的色调。

众多诗词里,我非常喜爱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正因这阕词,让我知道了元宵节也是情人节。在古时,元宵夜游玩观灯是青年男女交谊相会的好时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文笔华丽,层层铺陈渲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挂满花灯的树像一棵棵开满繁花的树,满天的焰火如星雨,宝马雕车,月光流转,鼓乐声声,游人如织。层层的铺陈渲染都为最后一句点睛之笔,苦苦寻觅,才发现要找的那个人并不在这流光溢彩的长街上,而是站在灯火寥落的暗影里。字字读来,别有一份诗情画意;细细品味,一阵青涩的柔情暖意扑面而来。

元宵节一定要吃的食品,在北方是元宵,于南方则是汤圆。“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里说的是元宵。而牧溪的“白糯三捶粉已粘,赤豆如沙和蜜甜;眼见陶缸米已罄,孤灯一去夜不还”,讲的是江南人喜爱吃的汤圆。元宵夜团圆时,不妨采一句唐诗,撷半阕宋词,在墨香古韵中,将这趣味盎然的佳节尽兴地欢闹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