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散文精选 > 散文随笔 > 正文

暖气那点事儿

作者: 天宇空明2010/11/14散文随笔

暖气管里咕噜咕噜地响过一阵后,冰冷的钢管逐渐热起来,到晚间甚至有些烫手了。

终于来暖气了。

北方的冬天虽然严寒,但室内却温暖如春,这多亏了有暖气。

我儿时曾经在江南生活了4年,诸多记忆中,有一个就是冬天的难熬。杜甫有句诗“布衾多年冷似铁”,我体验过那铁冷铁冷的寒气。那时江南没有供暖设施,冬日晴天的阳光下还算温暖,但屋内却四壁寒凉,如果遇到阴雨,湿寒刺骨。江南也有取暖的方式,暖壶是常用的,那是种扁圆的铜壶,没有把子,可以灌进热水,睡觉前放到被窝里,可以让那冷铁般的被褥温暖而柔软一些。最痛苦的是早晨起床,仿佛是从热炕掉进冰洞里。那时,姥爷总是从街上给我买来热乎乎的豆浆油条,让我坐在被子里吃暖和了再出来。想想,那真是最大的幸福了。

早年,炭火盆是另一种很普遍的取暖用具,一家人围坐在火盆边,用火钳子夹着烧红的木炭翻转,烤火聊天也是件乐事。据说这烤火也有讲究,立春前,火种要放到炭上面,火自然会向下走;立春后则要把火种埋到炭下面,火会升上来。某个冬天与同事到河南大别山区出差,住的招待所给我们提供了炭火盆,我那同事晚上多喝了,睡觉时忘了将炭火熄灭,第二天早晨醒来感觉头晕,勉强起身开门,人就倒在走廊里。送到医院抢救才醒过来。煤气中毒,差点要了命。

5岁时,姥姥把我从江南送回北京,有很多不适应,但冬天的暖气却让我乐不思蜀。那时住在学校的筒子楼里,邻居家都是年龄相仿的孩子,在一起玩也很开心,其中一个游戏就是俯身钻入楼底下水暖管道那幽暗的涵洞里捉迷藏。那些粗细不等的管道被隔热瓦包裹着,在楼底下纵横交错,一些阀门还会哧哧冒出蒸汽。野猫就栖居在阴暗的涵洞里,偶尔会在夜里听到它们像婴儿哭嚎般的嘶叫。在孩子的眼里,就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我们有足够的好奇心去探险。有一次,我不小心碰破了插在管道上的温度计,红色酒精洒了出来。自知做错了事,好几天我不敢再进入涵洞。到了夏天,涵洞里会积些雨水,在里面捞鱼虫更是有趣。我一直纳闷,这些鱼虫是怎么跑到那里的呢?经过一个干燥的冬天,它们怎么又会在第二年长出来呢?

上中学时,学校组织去热电厂参观,了解到供热的原理。那涵洞里的管道布满了整个城市的地下,为每个家庭提供者温暖。这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象征,是市政建设的杰作。现在走进北京的798艺术区,仍然可以看见场区地面上的供热管线在冒着蒸汽,让人们在观看当代艺术的同时,也检阅一下让艺术家们反感的工业文明。也给那些光着屁股的雕像一些温暖,别冻坏了。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弊病和困扰,工业文明的确极大地改进了人类生活方式,改善了生活质量。幸福与否,那是各人感受的事情。暖气就是一例。和中国一样,西方传统取暖方式也是烤火,他们用的是和中国北方的暖炕相似的壁炉。壁炉在西方人的生活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成为宗教和文化不可缺少的元素。西式建筑客厅里的壁炉,如同中式建筑堂屋里的祖宗牌位前的供桌,是最突出醒目的装饰。受孩子们爱戴的圣诞老人,每年都是从壁炉的烟囱进出,里给大家分发礼品。

19世纪,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工业革命的发生,管道供暖技术也诞生了。暖气最早在欧洲发明,开时代先河的是意大利。暖气片在欧洲成熟出现的年代大家公认为19世纪末,1890年在欧洲贵族宅邸兴起,采用铸铁浮雕单柱形式,价格极其昂贵,作为一种生活中的奢侈品流行于上流社会。1900-1920年代,伴随着暖气片取暖的方便性、舒适性被厂泛认可和用于上流社会交际场所(如教堂、剧院)的需要,产生了散热量较大的多柱、铸铁浮雕暖气片。满足了较大空间的楼堂馆所。1920- 1930年代间,暖气片第一次革命产生了单柱钢质暖气片,明显地提高了生产量,较大量满足社会需求。1930-195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人放弃生火取暖的基本方式。追求更高生活水准。从而产生了大众化的暖气片,即多柱铸铁和多柱钢质暖气片。特别是在苏联,苏维埃政权通过计划和集中供暖的方式,让暖气成为大众普遍能够享受的服务。我国的供暖系统就是学的苏联老大哥。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因其生活方式和经济体制的不同,多采用了家庭分散供暖的方式。1950-1960年,人们已经医治完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在满足取暖舒适的同时,在节能环保、美观装饰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各种材质、各种形状、各种方式的供暖系统和设施不断创新出来。日本和韩国因传统上席地而眠,发明了地暖系统。

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节能的要求,集中供暖的弊端日益明显,分户供暖逐渐成为潮流。也许有一天,城市不再有密布于地下的供热管道,798将成为集中供暖系统的博物馆。不过,世事难料,30年河东,30年河西,谁知道以后呢?不过,人们对温暖的追求,对幸福的向往,是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