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朋友圈
倚栏轩 > 散文精选 > 散文随笔 > 正文

五月端阳节味浓

作者: 雷克昌2021/09/06散文随笔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端”即“初”,意为“开始”。而古人常把五日写成“午日”,所以初五也可以写成端午,古人把午时当作阳辰,故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端午节是嘉禾县内盛行的一个节日,这天,乡里人农活再忙,也要停下来“耽误”(端午的谐音)一天,过个热热闹闹的节日。

每到此时,人们都会怀念起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于端午这天在汨罗江投水自尽。

楚国百姓,听说屈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划龙舟奋力打捞屈原的遗体,还拿来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让鱼儿不去咬屈大夫身体;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身体免遭伤害。这些举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等习俗。

在我的故里嘉禾县乡间普满、行廊一带,每到端午,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塘村一带盛行吃艾叶糍粑,也有地方用麦粉蒸馒头或做糍粑吃。粽子,嘉禾县城附近人称“角粽”,普满、行廊一带叫“粽粑”,用新鲜的粽叶包成三角锥形,再用麻绳或粽树叶扎绕成一串一串,提着走亲访友既方便又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亲情;也有圆柱形的枕头粽,每个重达二三公斤,最适合亲朋友邻相聚之时切割而食。

包粽子一般在端午前一晚,将糯米用冷水浸泡后沥干。然后将买来的箬叶(俗称粽叶,宽如掌,长尺许)用热水稍煮,放在盆里用清水泡过后刷洗干净。包时,随个人喜好在糯米内掺入黑豆、花生或猪肉等。包粽子也很讲究技巧,棱角分明,出锅清爽,不开不漏者为上品。煮时先置于锅内大火煮开,再用文火长时间慢炖。凡煮粽子,必用稻草灰浸水,滤汁而煮,这样煮出的粽子色金黄且香味扑鼻,久置不变味。

嘉禾县境习俗,嫁出的女儿,只要娘家双亲健在,均要在端午这一天,携粽子或馒头糍粑,砍上猪肉,给娘家送礼,俗称“送端午”。年年如此,不能间断,否则,就谓之“不孝”。

嘉禾人端午节还饮雄黄酒,除为纪念诗人屈原外, 还与民间避忌有关。我国古代民俗观念中,五月五日中的“五”,在五行中属火,二五相重,火气过旺,过旺则为毒,宜避火厄;又因时在春末夏初的转变时期,乍暖还寒,百虫蠢动,易染疾疫,故须避忌。人们就在端午节饮雄黄酒,小孩系雄黄香包,用白酒调雄黄涂额头,以求驱毒祛病消灾。

有人说,端午时节百草皆药。近年来,每到端午,市场上便出现买卖凉药的盛况。村野山民采来金银花、鱼腥草、草籽根、老虎棘……各种各样的山草罗列于市,购者如云。将草洗净、切好晒干,盛夏之时煮茶喝,既可消暑又可治消化不良、牙疼、火气过旺等小疾。在行廊镇乐塘村一带,端午节流行“烧砂火”的习惯。用麻油点灯草快速触灼患风湿疼、关节炎部位的皮肤,立见奇效,久不复发。这一独特的民间疗法,解除了不少风湿患者的病疼。

每逢端午,人们还喜欢在门前插艾叶、菖蒲,妇女往往在头发上插戴艾叶。传说,此举可避邪驱瘟。菖蒲为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有石菖蒲和水菖蒲之分,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根茎皆可入药,喜生于山沟石砾处。五月艾,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物,茎枝有香味,多见于荒地、田埂处。据中医药理研究,艾叶、菖蒲具有很强的消毒、杀菌功能,可帮助预防夏季各种传染病。燃艾叶、菖蒲烟熏室内,对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用蒲根艾叶及其它草药熬水沐浴,还可治皮肤病。愚以为,这些旧的习俗,说不定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值得提倡。

爱情诗 名言警句 美文阅读 人生感悟 小学作文 安慰人的话 阅读摘抄 唯美小情诗 文案短句 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