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散文精选 > 经典散文 > 正文

老了的村庄

作者: 郑旭东2019/11/28经典散文

自然规律,人活着,一天天地会变老。同样,人生活的村庄随着时间推移也在一年年地变老。

我出生在东北农村,一个在当地相对比较大的村庄。村庄很普通,一色的泥草房,一遛的土院墙,村庄周围是歪歪扭扭的杨树,稀稀落落地将其围裹着。

村庄附近没有出名的大江大河,也没有大片森林,都是上岗下坡坑坑洼洼的黑土丘陵地块。地块上年年重复生长着玉米、大豆、高梁等农作物,人们周而复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记事的时候,满院子的鸡鸭鹅狗,敞门的狗窝,关门的猪圈,还有那埋汰汰的鸡槽子,猪槽子,窗户台外面一个戴铁帽子的大酱缸。母亲瘦瘦的身板,抽着比她身高短不了多少的大长杆烟袋,父亲叼着自卷的喇叭筒状旱烟,一天忙到晚,一忙几十年。

那个年代,村子里的人很多,满大街都是人,看个热闹都挤不到前面去。读小学时候,学校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有好几个班。学生多,老师很缺,中学毕业生就可以给我们上课,正规师范学校毕业老师很少,分配到村子里来,教不到一两年就被抽调中学教书或者到公社当上了干部。

国家没有实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由于学生多,小学上中学要经过考试录取,一般一个班级考上中学也就占五分之一左右,考不上中学的孩子就得到生产队干活。由于不到成人年龄,干活只能干“半拉子”。“半拉子”是我们当地的一种叫法,是指在生产队干活,不能同整劳动力一样挣工分,整劳动力每天挣十分,“半拉子”挣五分,铲地或者割地,整劳动力铲或者割一根垄,“半拉子”割半根垄。如果实在干不了农活,就得同大人去放猪,在家干一些零活,等到年龄或者有干农活的力气,再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

我很幸运,小学毕业考上了中学。虽然,中学毕业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在生产队劳动两年,又赶上好机会,到省城读书。毕业后,立刻身份大变,由一个农民成为了国家编制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