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散文精选 > 散文随笔 > 正文

姜女祠文化公园散记

作者: 路惠民2013/05/14散文随笔

吃罢晚饭,天色尚早,闲来无聊,步出家门,在环境优雅的小区院子里逗留了几分钟,不由自主地踅出院子大门。

沿着熟悉的马路一路往北,转过了一个弯,马上感觉到一丝凉意,驱走了浑身的炎热与浮躁,一切变得平静,任凭凉风习习吹拂。眼前的姜女祠广场上,镶着 “姜女清风” 的地面不远,一块刻着“姜女苑”巨石竖立着,男女老少悠然地散步、谈笑。沿着漆水河畔一路向北,汇入来往的人流之中,在和谐与自然中清空思想,感悟自然与生活的和谐。

北行不远来到姜女祠。姜女祠宏伟的山门、祭亭和孟姜女雕像及踏步层层错落,浑然一体,山门面阔三间,仿清代歇山式建筑,半拱飞檐,正中门额悬挂“孟姜女”牌匾,山门院内,矗立着高达4.5米的孟姜女塑像,高达1.5米的基座上镌刻着明代陕西巡抚秦扬的《过节妇孟姜祠祀》,两侧竖立着古人歌咏姜女祠的诗文碑。那殿堂式的建筑,把一个古老的传说不断地传承;那青砖红瓦还有门廊两边绝佳的对联:“泪泉不竭姜女传说满华夏,殿宇重新同官故里洒神韵”。院内碑廊竖立着众多的古人歌咏姜女祠的诗文碑石,昭示着姜女祠久远的历史,孟姜女美丽动人的传说,洁白的孟姜女塑像和那涓涓香甜的泉水,周围苍劲有力的松柏、郁郁葱葱的竹林,还有那院落中一块巨大的树木化石,构建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姜女祠的北侧则是新建的青石台阶,蜿蜒曲折而上,直通山顶。那栏杆是仿原木制的,叠叠坎坎曲折于岩石石层之上。两侧的灌木与刺槐、松柏夹杂生长,不及半山腰就能闻见一股清新的槐花香,忍不住吟出几天前自己创作的几句粗制滥造的诗句:“春日和煦催人行,晨风悦人阳光灿。闲情悠然入林中,槐花斑斓迷人眼。微风轻送幽香醉,蝴蝶翩飞闲游去,蜜蜂采蜜自在忙,拂面清风生惬意,陶然忘却尘世烦。”

到了半山腰,这里规划平整并修建了一个巨大的好似即将成熟的黄色巨大葫芦,靠山的一边护坡上贴上了一个大小合适的古铜色浮雕,与葫芦交相辉映,印证着那古老的孟姜女的出生传奇。北边不远的山坡上又平整、修建了一个亭子——又名观景台,站在那里汽车站以北的地方尽收眼底。亭子和葫芦所在的地方靠外面的一面,用青砖修建的垛口式的护栏,使其彰显出古老的色彩。

沿着修宝葫芦向南是一条新铺修的、缠绕于半山腰的台阶和道路,路宽1.6米左右,穿越于丛林之中,那白茫茫的一片片槐树林,散发出醉人的槐花幽香沁人心脾,道路在其中随着地势起伏,不时地有人从身边擦肩而过。路边山坳里的平地上摆放着一个巨大的仿树根茶几,旁边放着几个仿制的木墩,和一个个石质休闲座椅,构建出一个清幽自然的休闲好去处,让人留恋忘返。

山路的尽头是山坡上一片面积最大的平地,上面修建了一个整个山上最大的亭子——另一个观景台,这里恰好处在山头上,亭子的外面仍然是用青砖修建的垛口式护栏。站在这里整个印台北关地区尽收眼底,一览高楼低,车辆如蚂蚁,亭子的周围已经被绿化美化的让人耳目一新。

从亭子的北侧沿着陡立的石质台阶,盘山而下,与一条新修的盘山休闲公路交汇。继续沿公路盘山而上,那平整的水泥路面和路旁带有古色古香的30盏景观路灯,新栽的苗木映衬出优美的绿化和硬化,路旁的印台八景古铜色浮雕和各代文人骚客所题的诗词,沿路点缀着路旁的护坡,彰显出印台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渊源。每到午后、傍晚附近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三三两两结伴而行于山路上,有的老人带着随身听,听着优美的音乐或戏剧,悠闲地散步,尽情地享受这优美的环境,幸福的生活。

总体而言,姜女祠文化公园包括景观、园路、辅助工程三部分,以秦文化为设计风格,集文化展示、健身休闲多功能为一体,力求在山水旖旎的姜女祠山上创造一座融于自然之中的姜女祠文化大观园。姜女祠文化公园是印台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它的修建使得印台更加美丽,更具人文魅力,彰显出印台深厚的文化底蕴,印台人的生活会更加幸福、和谐。

太阳悄然地划过长空,在西边的山峰上悬挂,不经意间,又躲藏于山后,天空中荡漾着落日的余晖,映红了整个天际,不知不觉中,晚霞又呼唤回了最后的云彩,一切变得摸不不清,天与地的界限被淡化,一切被重重的夜幕所覆盖。

踏着轻盈的脚步,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沉侵在惬意的夜景之中,走过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品味着优美的夜景,享受着今天甜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