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心情日记 > 感悟日记 > 正文

孩子的心理为什么如此脆弱

作者: 孙硕心理2012/01/22感悟日记

“如今的孩子是怎么了,本是想与孩子一起开开心心过年,没有想到因为在亲戚朋友聚会间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评价,搞得孩子满心不高兴,居然与家人对立,当时就对家长发火,说讨厌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在亲戚面前很没有面子。”

“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爸爸妈妈想方设法满足孩子,为了孩子自己什么都愿意付出,尽可能不让孩子受委屈,家里的事情也很少让孩子动手,没有想到的是随着的孩子的年龄变化,居然对家长指手画脚,如果有个什么不合适,还抱怨爸爸妈妈,嫌弃爸爸妈妈碍手碍脚,真的不明白今天的孩子怎么,真的有很多人说的孩子青春期如此的可怕,一定会与家长搞僵叛逆?”

“为什么今天的孩子如此的脆弱,只是因为一点小事说了孩子几句,居然说不要活了,说讨厌爸爸妈妈,说如果再这样就离家出走,让过来人的爸爸妈妈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这样全身心倾注孩子身上,最终却是如此的境地,在伤心无奈之余也百思不得其解。”

更有甚者,就像前段时间很多中学生大学生因为情感的纠结或点滴的琐事想不开而选择跳楼自杀或是做出诸多异常的举动,在惨剧发生后也引发大众的反思,今天的孩子的怎么了,生活条件还有各方面都很优越,为什么心理状态变得如此脆弱难以经风雨,是独生子女的现状制约还是教育方式的束缚还是今天环境的包容还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平时的心理咨询接触中,很多父母会哭诉自己的无助和对孩子的失望,想不明白自己如此的付出孩子到今天为什么不能理解懂得自己,为什么没有感恩,为什么要这样折磨家人,每每听到父母如此的委屈和无奈,都会在咨询中静下心让当事人重新梳理和认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和互动,平时又是如何与孩子交流,就像一次咨询中的妈妈说:自己为了照顾孩子辞职在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要孩子有什么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放在学习上,只要孩子有一个好成绩作为家长就知足,但最终呢,因为与孩子的意见不同还有对孩子的方式,在多次冲突后被孩子赶出家门,当妈妈想方设法不能解开心中的疙瘩走进我们心理咨询室,又通过系列老师接触到孩子,本来爸爸妈妈担心孩子吃不好又不会洗衣服照顾不好自己,没有想到在见到孩子时,孩子活得很滋润,用孩子的话说:什么事情让爸爸妈妈都包揽了,自己想做也没有,他们平时除了唠叨学习成绩就是再三嘱咐如何的与外面朋友交往,真的很讨厌,就像他们做得很不错,为什么不能想想,他们自己一直在说要感恩,要孝敬父母老人,记得爸爸妈妈也只有过节才象征性看看爷爷奶奶,他们除了会说教还有什么,自己羡慕同学家长在周末假期一起出去游玩去爷爷奶奶家谈心聊天,就像自己是个惹人讨厌的孩子,为什么他们自己不能想想自己做了什么------

是呀,在家长抱怨指责孩子做得如此生日之余,在教导孩子要如何待人接物,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如何影响孩子?如果只是成为说教的幌子,让孩子又如何在接受来认同爸爸妈妈?孩子很无辜,内心的那份脆弱和善良需要家长用心来呵护和引导,在这份脆弱的背后,我们爸爸妈妈就会了孩子什么?不是爸爸妈妈推脱工作生意忙就是在说全身心为了孩子如何,但孩子内心真正想要的想渴求的谁来给予,谁又真正懂得孩子内心的需求和快乐?

当孩子出现问题很多家长会把责任推给社会和学校和老师,没错的社会,老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这份责任背后,在这个大环境制约下,很多人也在倡导教育改革,很多人也在呼吁教育方式,但真正能够做出改变的又是谁?即使把问题推给社会和学校,最终又是谁来承担这份心痛和折磨,在推脱责任的同时,作为家长是否想过,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在生活细节中我们又是如何引导和陪伴孩子,换句话说,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是否想过在自己孩子周围同样拥有很多懂事惹人喜欢的孩子,就像咨询中一个孩子对爸爸妈妈喊:你们一直在说我如何的叛逆不听话,你们为什么不去我同学家长那里看看,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在如何陪伴自己的孩子,就知道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较,为什么不能拿自己与别人比呢-----也许这句话才是问题的核心,也真正能够戳痛很多当事爸爸妈妈纠结的心,很多时候把自身的压抑和未了心愿一味放在孩子身上,让孩子难以承受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学会对孩子放手,发自内心去信任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不要总是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其实陪伴孩子一起享受开心与快乐也是一门很深的课程,需要爸爸妈妈用心来研读,在抱怨和指责孩子如何时,在诉说孩子心理脆弱难以承受责任时,是否想过自身又对孩子做出怎样的影响和束缚,孩子是父母外在的一面镜子,在诉说指责孩子的同时作为爸爸妈妈是否有时间沉下心重新梳理和认识自己才是值得反思的话题,不要一味把责任推给孩子,回头想想,自己在爱孩子吗?怎样的爱才是自己喜欢又是孩子乐意接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