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数学微课培训心得体会

2025/09/24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数学微课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数学微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1

1月18和19日为期两天的微课程教学培训,在石家庄市北方大厦石门会堂隆重召开。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微课程设计与应用培训会暨黎加厚教授微课程专题报告会在此举行。来自全省教体系统的教育局长、教研员、中小学校长、主任及各学科骨干教师近800人,聆听了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的报告。黎教授是一位学识渊博、精神矍铄、和蔼可亲的老人。他深入浅出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话语,精彩的案例,伴随着不时传来的阵阵掌声,让广大教师们经历了一次头脑风暴。

在第一天的理论培训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这与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的课堂模式,我们称之为“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自此,“翻转课堂”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并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2014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在我国,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和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相继开始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在翻转课堂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习者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本文通过探究翻转课堂的起源、概念与基本特征,在分析国外实施案例的基础上,构建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并分析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我国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在19日这天的技术培训中,各市区百余名学科骨干教师学习了制作微视频的几种技术,体验了在教学平台上创建微课程,并按照分组精心设计,通力合作,分别运用卫生纸和笔、prezi和录屏制作、手机录像和纸笔等方法,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创作了数十个精彩纷呈的微课程,老师们认真执着的敬业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这次微课培训为我省的教学改革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让全省教师又一次感受到了理念的冲击,真正让老师们领会到了微课程“微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入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

数学微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2

4月16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名师之路活动,活动中聆听了吴琳、薛法根、赵志祥等名师的课,真是受益匪浅!

最让我大开眼界的还应该是诸向阳老师的微课教学。以前我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微课教学,也知道了未来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翻转课堂微课教学。但是我一直不知道怎么操作,看到本次活动的通知,我主动要求去西安学习,也是奔微课教学去的。经过本周末的学习,我终于亲眼看到了这种微课程教学,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就学习内容作深入的研究、探讨,这种微课教学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以在家里接收微课,一遍一遍地反复学习,有了课前的学习准备,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与教师更加深入的学习教材内容,课堂容量变得更大了,课堂教学当然高效了。

不仅如此,我还听专家介绍了微课的由来,原来微课的前身是美国的慕课。许多人怀疑微课程不可能实现,但是我相信专家的话:十几年前我们不是同样怀疑过幻灯片的使用效果吗?那不是也很快普及了吗?

还有一个更让我有感触的地方我不得不说。以前我坚决不允许儿子上网,但是听了讲座后我知道了中国的孩子为啥没有后劲,原来他们上了大学后,被压制的网瘾一下子泛滥了,是之前被压制得结果。还有外国的孩子从小事手捧笔记本和家长一起网上学习的,而我们从不教给孩子网上学习的本领,只是一味地“谈网色变”,拼命给孩子抱补习班,浪费了钱,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打消得无影无踪,多么遗憾的做法呀。网上的资源全部浪费了。唉!

数学微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我是2013年才第一次听到“微课”一词的,没想到短短的两年多,微课就红遍了大江南北。各种大赛纷沓而至,但标准都不一样,方式各不相同。什么是微课呢?心中充满疑惑,一直不明白它能给我的教育教学带来什么改变。

六月初,参加了东师举办的“宽城区智慧教育种子教师培训”,短短的四天,让我得到了系统的学习,对其作用、模式、制作工具、设计理念都有了新的认识。

一、 微课的核心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构思

有很多老师常常说:“我也想做微课,可是我对电脑操作不太熟练,做不成。”其实微课最重要的是设计思路。有了巧妙的构思,总能找到简单的技术来完成它,不会录屏,可以录像;不会用PPT的复杂功能,可以用简单的图片加音乐加文字来体现;实在不行,我们可以采用老办法,一块黑板,加上教师的精彩讲解,然后用手机拍下来;不愿意出镜,也可以啊,能找到很多动画形象代替。只要想做、愿意做,技术不是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了解教学需求,了解学生需求。从实用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

二、 微课的制作固然重要,运用更重要

培训班上,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程帅老师的讲解,他使用了很多的前沿技术,让我极其羡慕。还有吉喆老师的“Camtasia Studio”熟练运用,也让我自愧不如,以前还觉得自己的信息技术用的不错,现在看到他们才知道,在他们面前自己还是个小学生。为什么平时沾沾自喜的我会如此呢?思考过后得出答案——自己运用得还不够!由此及彼,想到为什么现在的微课资源很多,但老师们却很少使用,有的甚至认为微课只能是学生在家使用,或者只能在平板电脑中使用。这大概是受了几所最先开展研究学校的影响,例如“可汗学院”就是做给孩子们在家收看用的。这种成功经验,在中国可以推广到边远山区,为缺少学校的山区免费建立网络,配备设备。这样也许每个教学点只需要设立指导教师,就能解决缺少教师的问题,以最少的投入,让乡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城里孩子的'教育资源。但是如何用?在教学的哪些环节运用?这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研究的,有了运用的经验才能做出更好的微课。微课一定是植根于一线教育这片土壤上的,而不是找些专家们闭门造车,就能制作出适用于一线教育教学的微课。在这点上东师和宽城区的领导们已经意识到了,所以这次参与培训的都是一线的优秀教师。用起来,在用中感悟,在用中不断修改思路,才能做出好的微课。

三、微课重要的不是为了教师的教,而是为了让学生更主动地学

看过很多大赛的微课作品,觉得现在的微课大有取代教师之势。有的微课就是照搬课堂教学;有的微课就是教师一味地讲,而缺少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还有的微课时间过长,缺少趣味。在这一点上我喜欢钟绍春教授不断追问的风格,他经常问我,为什么要制作这个微课?学生在学习这课时有什么难度?我还喜欢宽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李校长的提醒:“要注意学科知识的体现!”这些交织融合在一起,让我时刻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微课要短小、有趣、有互动,这样的微课学生才会喜欢!

四、微课要多样化

以前我认为微课只是用于教学,通过培训我了解到,微课的角度很多样,有的可以用于让学生自学,有的可以用于指导学生学,有的可以用于课后辅导……。以前我觉得做微课只是老师的事,通过培训我知道了,微课的制作要有学生的参与,甚至放手让学生制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这样来自于同学的经验更容易让孩子们感兴趣而接受。写到这里,我不禁大胆设想一下,可不可以让家长也参与进来?现在不是流行用微信晒宝贝的成长吗?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发起一个活动,例如:“朗读刚学的诗歌”,让家长在家录成视频晒出来!

几天的学习,让我觉得时间飞快,意犹未尽,期待更多学习的机会!

数学微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4

11月份,我参加了市教师培训学校组织的微课制作培训。这次的培训通过看课件,我受益匪浅。各位指导老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饱尝精神大餐。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首先是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微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业。

然后是撰写教案,虽然是微课,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析。必要的是课题、学科、适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作品分析、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在教学流程设计时参考教学用书,不能“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

下一步是制作一个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也不能太花了。因农村学生的见闻较少,语文课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要让学生见多识广,有所见识才能有思想,有分析能力,写作时眼界也宽广。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一个环节是录制整合材料,录制可以用“录象专家”,转化格式处理文件可以用“格式工厂”,最后就是上传文件了。提交作品后,再回过头来欣赏同事们上传的.作品,真是精彩倍出。

在制作自己的微课作品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要注意的:

1.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x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2.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3.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4.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5.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6.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7.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

8.视频画质清晰。

9.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10.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

11.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x480或320x240。音频格式有:AAC (aac、 m4a、and、f4v)、 MP3and Vorbis (ogg and oga)。

总之,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