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纸版画》教案

2025/09/05教学教案

倚栏轩整理的《纸版画》教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纸版画》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页的套色纸版画。

教学目的:

1、认识领域:学习、掌握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

2、技能领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制版、拓印的方法,学习拓印的方法。学会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3、情感领域: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培养有秩序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拓印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教学准备:

教师的示范工具,学生准备颜料、纸、剪子、美工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利用叶子或有花纹的实物摹印出纹理,使学生了解最简单的拓印方法。教师出示纸版画,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怎样制出来的?引出课题:套色纸版画

二、启发引导,积极探索。

A、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版画作品,感受版画的艺术表现能力,并分析这些版画的拓印的方法。

B、讲解并示范版画的拓印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三、自主交流,勇于创新。

学生在本子上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四、交流评价,深化提高。

开展一个展示会进行综合评价

A、开展一个展示会。

B、讲清评分的方法。

五、总结并提出希望。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套色纸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拓展学生对绘画形式多样性的认识。

2、根据画稿分色的要求制作“副版和主版”并进行套色练习分印,体验套色纸版画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感受。

3、通过纸版画的教学使学生感受纸版画的特殊美感,并启迪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细致精巧的劳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版套色纸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是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进行套色拓印是难点。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纸、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体会。

教师出示上一节课学生的优秀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欣赏分版画作品,初步了解这种画的特点。这时教师可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表欣赏感受:整件作品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跟上一节课学到的制作方法一样吗?你知道怎样完成这样的作品吗?

二、观察、演示。

电脑演示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构思—制作底版,根据画色的分色要求分别制作印底色的副版和主版——磨印主版。学生观察体会所做的两个底版与主版与上一节课的底色版印刷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三、实践操作。

以同桌的形式,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创作。重点先要想好哪一部分做副版和主版?

四、作业展评:

采用自评和生互评的方式进行作业展评。

五、反思、拓展。

课后可参观。可展示。也可以上网查一下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过程,和它的艺术特色。

《纸版画》教案 篇2

(一)综合分析

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新)第九、十课:综合纸版画

本单元综合纸版画学习内容是比较典型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造型游戏,综合纸版画也是整套教材中“纸版画”一条横向隐线的延续(如《手印联想》、《感觉肌理》、《粉印版画》、《纸版画》、《套色纸版画》等)。综合纸版画是利用拼贴、刻线、撕揭、揉纸等技法融合各种有肌理的什物材料,综合运用在同一印制底板上,表现出更活泼、奇特的艺术效果的纸版画品种。本课中涉及的基本技法(如剪贴、拓印等)在以前双册的美术教材中已有安排,所以本单元的课型定位是学生自由创作,主要不是传授技法。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怎样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去表现内容,鼓励学生收集材料,凭自己对材料的认识和感觉进行造型,对“形”的要求不必苛求。让学生通过实践,感悟不同的材料产生不同的特殊肌理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制作纸版画的兴趣。

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新)第九、十课:综合纸版画

纸版画的特点是制作简单、省力、易学、费用低廉,而效果奇特。通过作者自画、自刻、自印三个过程来完成,可培养眼、手、脑的协调性,所以非常适合儿童学习制作。综合纸版画中那以外的印刷效果,常常使初学者兴奋,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感。而制作中的困难、障碍,儿童都乐于去战胜、克服它。所以说,版画创作对儿童的绘画能力、手工制作能力、意志和毅力是一种综合的锻炼。作品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培养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感受综合纸版画的特殊美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了解纸版画知识。

掌握综合纸版画造型的一些简单方法,开拓学生对艺术形式领域多样性的认识。

尝试运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材料,制作有趣的纸版画,学会合理地选用各种材料制作底版,让学生充分体验各种材料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仪、图片资料、若干废旧材料、剪刀、糨糊(或乳胶)、油墨、滚筒(或压印机)、底衬纸。

学具:课前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绒线、纱布、棉花、棉线、灯心绒布、瓦楞纸、厚纸板、窗纱、树叶、各种不同纸张等)、图画纸、剪刀、胶水、油墨(或颜料)、滚筒(或压印机)。

教师出具一个纸盒,内藏物品,请学生伸手去摸一摸,并猜一猜盒内是什么?学生能说出触摸物体表面的感觉,而未必准确猜出是什么物品。教师揭出谜底,打开纸盒,取出一块综合材料拼贴成的印制底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印制底版,并要求一位学生一同合作。师生合作完成拓印面具,全体学生观察拓印过程。

用展示多种材质的肌理的图片,请学生观察欣赏,感受肌理。

教师提示学生从桌上取出老师事先放好的纸包。打开纸包,取出有肌理的物品。请学生摸一摸,看一看,然后进行拓印。小组协作,拓印肌理。展示肌理纹理作品。教师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认识肌理学习的感受。

然后请学生听一段音乐提问:“这段音乐是独奏还是合奏?”“合奏用哪些乐器来配合?”教师启发:我们各小组学生就像一个乐队,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各种乐器发出的各种声音,就像我们今天拓印出来的各种肌理纹样,如果我们把各种肌理纹样进行综合,就像奏出美妙的音乐一样。教师提示:今天我们就是来学习做《综合纸版画》。

教师展示多幅综合纸版画,提示学生观察研究什么材质能拓印什么样的`效果。

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协商确定创作主题,合作制作底版。作品要求简洁明快,大胆构图,巧用材料,有趣味。

提示学生抓紧时间作业。

学生拓印合作作业,完成后进行展示。

出示有各种特殊肌理效果原图片。

大家观察这些图片,这些图片上有各种不同的纹理,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这些纹理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景物或者哪个事物的某个部分?(有的像城墙,有的像云,有的像鱼网等等。)

指导学生分小组观察课前收集的标本,用手摸摸说说感受。然后再出示各种线、窗纱、布等废旧材料。

一些我们平时丢弃的废旧物品粘贴在纸板上,涂上颜色印制出来的!像这些特殊效果我们用手绘的方法是无法表现出来的!如果我们用这些特殊肌理的材料作为剪贴材料来制作版画,那么能印制出纹理丰富、效果生动的综合纸版画来!

展示并欣赏综合纸版画,分析作品的选材。问:这几幅综合纸版画,运用了哪些材料来制作底版的?(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讨论内容:综合纸版画表现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表现风景、人物、动物和花卉等等。你准备表现什么内容?动手画出草图。

讨论选材:如果要设计人物为内容的综合纸版画,请出出主意,这幅图稿可以选择哪些材料来表现?(头发可用绒线来贴,衣服可用纱布……)

三、学习评价建议:

制作过程中,你碰到了什么难题?是如何解决的?

你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

你觉得作品中的材料使用效果如何?

你是否发现哪些地方可以改得更好?

《纸版画》教案 篇3

课题生成:

版画在东海县有深远的影响。东海县是著名版画家彦涵的故乡,他非常关心家乡的版画事业。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东海版画的优良传统。

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随着幼儿肌肉控制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增强,幼儿已能够进行版画活动了,在版画活动中,能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特设计了本课题。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剪、拼、印凹凸套色吹塑纸版画,掌握巩固印制套色吹塑纸版面的不同技法。引导幼儿使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自己独特思想,体验创造的乐趣。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合理构图的能力。

3、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作业态度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吹塑纸、拓印纸,水粉颜料、油墨,毛笔、油墨磙,电视机、多媒体实物展示仪。

活动过程:

1、欣赏版画作品,导人活动内容。

(1)出示两幅套色吹塑纸版画,并提问:“请哪位小朋友说说这两幅画分别是怎么制作的?”

(2)教师小结:这两幅画都是直接在吹塑纸上画上可爱的小金鱼,用水粉颜料印,一次印一种颜色,用油墨印,把颜料全部推上去一次印出来。今天,老师还要教小朋友学习一种新的制作套色吹塑纸版画的方法,就是凹凸套色吹塑纸版画。

2、教师向幼儿讲解凹凸套色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1)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仪示范讲解。

(2)提问:“老师是怎样制作凹凸套色吹塑纸版画的?”

(3)教师小结:凹凸套色吹塑纸的底版制作不像我们以前学过的那样直接在吹塑纸上画出底版,而是用边角料或一些实物的自然形状剪拼成凹凸底版,底版上有的地方凹下去,有的地方凸起来,版制作好了,印的方法和我们以前学的是一样的,可以用水粉印,也可以用油墨印。

3、幼儿操作活动。

(1)启发幼儿思考创作内容,任选一种方法印画。

(2)儿制作底版,老师巡回指导。

(3)幼儿任选方法印画,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互相谦让。

4、价作业,结束活动。

(1)展览作业,互相欣赏,互相评价。

(2)请小朋友讲讲自己的画或讲出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例:我喜欢《小鸡捉虫》这幅画,因为这幅画上的小树林是用水杉叶子印的,看上去很像真的小树林,印的也很干净,所以我很喜欢。)

(3)老师讲评、小结。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印制套色吹塑纸版画的各种工具和材料,鼓励幼儿进行操作活动,巩固幼儿的认识。

附资料:关于凹凸套色吹塑纸版画的制作简介

凹凸套色吹塑纸版画是在吹塑纸上作画,再剪拼成凹凸底板,运用多种颜料印制而成的。是融画、剪、拼、推、压、印为一体的综合绘画制作活动。它的表现技法丰富,画面色彩鲜艳明朗,并有可供幼儿选择的工具和材料,因而能充分激发幼儿操作、学习的兴趣,并能掌握一些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协调性,同时养成大胆、耐心细致、讲卫生的好习惯。

具体制作方法以本节活动范画《金鱼》为例。

第一步制作底版,取吹塑纸边角料,在上面画上金鱼后。沿边缘剪下小金鱼,也可以用树叶拼贴,水草用两片柏树叶代替。

第二步印画,取一张8开吹塑纸版,在上面均匀地推上蓝色油墨,放在一边,再在小金鱼身上推土桔黄色油墨后,按原来位置摆放到蓝色底版上,做的.水草全部摆放后,盖上印画的8开铅画纸。用手或平底茶杯磨压,注意用力均匀,边印边可掀开一角看看,直至满意为止,这样一幅凹凸吹塑纸版画就印好了。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本节活动幼儿有充分选择和活动的自由,因而孩子表现出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观察仔细、互动积极。大部分幼儿掌握了凹凸套色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画面内容丰富形象、色彩鲜艳和谐,但也有个别幼儿在操作中违反程序,画面不够清晰干净。

二、专家点评

每个地区都有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就像东海县的纸版画。

凹凸套色吹塑纸版画,其效果不同于幼儿的平面绘画。它立体感强,色彩富于变化,线条粗犷……相信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会发现这些美。

如果每个地方的幼儿园老师都能重新审视本地的乡土文化,并在幼儿园中加以开发和利用,相信将会出现丰富多彩而且富有特色的一批园本课程。

三、反思与讨论

每个地区富于特色的乡土文化,都可以被开发成极具特色的“园本课程”。谈谈你对有关“园本课程”的理解和设想。

《纸版画》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具有大胆创作的能力。

2、能利用画、描、涂等方式创作吹塑纸版画。

3、乐于参与吹塑纸版画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吹塑纸版画有初步的了解。

物质准备:毛笔、排刷各一把;勾线笔、铅笔各一支;水粉颜料;黑色卡纸一张;吹塑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观看吹塑纸版画作品,激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吹塑纸版画吗?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吹塑纸版画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版画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要经过绘画、制版、印刷这三个步骤才能完成,因而版画通常被人们称为“间接艺术”。我国最早的印刷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版画艺术。我国的版画起源于唐朝,是中国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我国古代的版画主要是指木刻版画,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版画已演绎成为集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麻胶版画、纸版画、吹塑纸版画等多种类的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欣赏了这么多的吹塑纸版画作品,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么好看的版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二)观看视频了解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引导语:刚才我们所欣赏的就是吹塑纸版画,你们知道这么美的吹塑纸版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结:原来创作吹塑纸版画有三道工序,首先,我们需要在吹塑纸上利用勾线笔进行打稿,打完稿之后再用铅笔进行勾边,使轮廓下陷。其次将吹塑纸和黑色卡纸夹在一起,并依次在画好的底稿上使用颜料涂上颜色,然后将其印画在黑色卡纸上,这样我们美丽的吹塑纸版画就完成了!

(三)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吹塑纸版画。

引导语:看完了这么美的吹塑纸版画,我们也来做一做。首先我们准备的材料有毛笔、排刷各一把;勾线笔、铅笔各一支;水粉颜料;黑色卡纸一张;吹塑纸一张,材料准备齐全我们就可以开始制作啦!

首先想好自己要制作什么,如小花、楼房、小动物等,今天老师先示范马蹄莲的制作。

将马蹄莲底稿用勾线笔画在吹塑纸上。

在画好的底稿上使用铅笔勾画轮廓,使轮廓下陷。

勾画完成之后,将吹塑纸和黑色卡纸重叠放好并用架子夹住一边。

固定住之后在底稿上依次上色,并印画在黑色卡纸上,每个部位上完颜色立即印画,最后我们的吹塑纸版画画就完成啦。

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也一起来动手试试吧!

(四)欣赏更多幼儿制作的吹塑纸版画作品。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太棒啦!自己制作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吹塑纸版画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吧!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其他类型版画,如叠加套色版画、综合版画等,以及适宜的工具材料,引导幼儿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