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优秀报告 > 正文

学校期中考试分析报告

2025/05/16优秀报告

倚栏轩整理的学校期中考试分析报告(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校期中考试分析报告 篇1

一、试卷分析:

试题结构参照市中考物理试卷的结构,共六大题,29小题,满分100分。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分析说理题、实验与探究、实践与应用等六种题型。

试卷总的看来,难度适中,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对物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考查;加强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突出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及三维目标的要求,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边缘知识抽查考”,既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合学生发挥,总体上是不错的一份期末检测试题。

二、答卷分析:

(一)整体情况:

本次八年级物理参考人数160人,总分8539分,均分53.4分;高分人数31人,高分率19.4%;及格人数77人,格率48.1%;低分人数46人,低分率28.7%。

从试卷答题的整体情况来看,选择、作图题较好,分析说理、实验探究、实践与应用等题存在较大问题。

(二)主要失分原因:

(1)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概念的理解、规律的掌握应用还不到位。如11题、24题,学生对声音的“音调”、“响度”等概念区分不清;再如26题,学生对“焦点”与“交点”、“物距”与“焦距”等概念也是模糊不清,成像规律及应用掌握不够。

(2)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准确,不精炼。如27题,测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许多学生说不出这个结构的名称;又如28题描述水沸腾时的实验现象,许多学生表述冗繁,却又抓不住重点;再如26题在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像的一个可能原因: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许多学生表述为烛焰、透镜、光屏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实验探究能力有待提高。学生不能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顺利地归纳出科学规律,如24题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实验,学生对频率决定音调、振幅决定响度的因果关系理不顺,导致不能正确归纳出实验结论;不能从图表及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分析论证,如27(2)、(3)题,根据水的沸腾图像得出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并分析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又如28(1)、(4)题,要求根据探究并联电路电流关系的实验数据,归纳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并计算支路电流。部分学生表述为“并联电路支路电流等于干路电流之和”或根本不理解哪是支路电流、哪是干路电流。

(4)学生学习过程脱离生活实际,没有形成关心社会和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的好品质。如8题,通过盛满水的透明圆柱形玻璃杯看紧贴杯壁的一只鹦鹉图像的情况,相当多的学生只知道图像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放大,但具体放大的形象却不清楚,平时也没去注意把它搞透彻;再如13题,煮玉米棒子、鸡蛋时用水、炸油条、土豆时用菜油,这是因为油和水的沸点不同,这样做是为了对不同的烹饪手段提供不同的温度。对这些身边的.物理知识,同学们却往往是熟视无睹。

(5)开放性思维能力较差。如27(4)C题,采取哪些途径可以减少烧沸水所用的时间;又如28(3)题,针对用电流表测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实验提出一个改进意见,很多学生不知所措。

(6)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不够,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29(3)题,联系光速比声速大得多的物理事实,设计一个利用声速粗测距离的实验步骤。很多学生由于对实验原理不理解,不能正确设计出实验方案。

三、教学建议:

1.紧扣“课标”,学好“双基”,注重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公式等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正确地理解、准确地表达、定量地计算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并能联系实际、生活、科技,举出相应的事例。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心科技发展,关心我们身边的生活。

2.加强科学实验探究过程,包括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还课堂于学生,注重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3.关注信息题和开放性试题。我们在课堂上要分析一些开放性试题,或培养学生的一些开放性思维,以展开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去创造性的解决物理问题。

4、平时多注意规范学生科学用语。

学校期中考试分析报告 篇2

一、试题及答题情况:

题目紧扣教材,重视“双基”,能较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检测学生的能力。对平时的教学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一)语文科

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初一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面窄量少,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阅读、理解、审题能力差,对较灵活的题目和课外阅读题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较低。全校各年级语文平均分达到及格以上。七年语文课内阅读较好,存在学生问题不清的问题,有的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八年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阅读低于肤浅的理解,知识缺乏积累,缺乏生活实践知识。书写能力不高,随意性较大,对学生交流借鉴指导力度不足。

(二)数学科

七年数学、八年数学平均分在80分以上,优秀率在40%以上。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数学概念理解应用有待加强,理解题中数量关系能力较差,胡乱应用。七年学生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出现错误,代数问题运用不灵活。八年数学试题难度适中,试题灵活,个别学生缺乏规范性。部分观察题、操做题失分高,缺乏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须在今后教学中通过理解、比较、反复练习中获得提高。

(三)英语科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掌握还需提升,特别是阅读理解题,七年英语单词掌握不好,多数学生因此不理解题意,大多数学生丢三落四,有的无法形成完整的句子和文章。

(四)物理科

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灵活地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比较扎实,物理作图不规范。实验探究能力需要加强。

(五)思想品德科

学生单选题得分率较高。七、八年级问题在辨析题第二题,简答一、二题。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好,缺乏应变能力,综合能力。七年答题缺乏规范性。学生结合实际的题能力欠佳。材料题是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需要学生理解和分析,运用等综合能力需要加强。

(六)历史与社会科

选择题学生得分率高。判断题出现的情况不太乐观。反映学生对某些概念掌握不清。八年级填图题,答题不理想,应得分的题,学生没答。选择题80%的学生答得不错。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对于一些活题学生分析能力还不够。七年读图题反映的问题较大,反映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七)自然地理科

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牢固,注重基础知识的加强,学生对这学科还够重视。读图能力较差。

(八)生物科

简答题和连线题得分率较高,识图题的知识点学生掌握的也较好,错字现象普遍,造成丢分。选择题的丢分集中在对某些知识不清晰,没有记忆牢固。

二、考试后的反思:

(一)学校管理方面:

(1)、进一步完善教学考核制度,确实落实教育质量责任。杜绝人为因素造成质量下降。

(2)、深化课改,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加快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学校领导、教务人员加强对课堂教学情况的了解、指导,让课堂成为课改的主渠道,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杜绝费时低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3)、全面落实市岗位大练兵活动方案。向管理要质量,定期或随机检查教师的常规工作,杜绝无教案上课,无故拖延作业、试卷的批改反馈,让每节课、每次作业成为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台阶。

(4)、发挥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课堂的运用,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师个人方面

(1)、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班生实际、教学实际,准确把握目的、重难点,深入钻研教材,落实“双基”提高能力,做到教学堂堂清,克服惰性和随意性。作业设置要符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多种题形结合出现,及时批改反馈矫正、面批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

(2)、在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同时,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让学习成为人生的一件乐事,让激励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让提高学业成绩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

(3)、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决定课堂的教学效益,也最大限度地决定学生的学业水平。“请进来、走出去”,在比较交流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借岗位大练兵的东风前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保护与发展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养成适宜高效的学习习惯。在全校推行五步学习法;

(5)、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生活,阅读、调查、课外活动、综实活动、文体竞赛,提高学生多方面兴趣和才能,增进亲校近师的情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开展。

总之,我们学校全体教师通过期中考试端正意识,查清不足,明确责任,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期中考试分析报告 篇3

期中考试已落下帷幕,本次考试为泰州市模拟考试,我们东校区语文成绩在全姜堰市排名第22,在张甸区排名第2,应该说是稳中有进。本学期以来,我校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坚持每日一练,每练必改,每改必讲。从目前考试情况来看,应该说初见成效,当然在本次期中考试中还是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试题分析

该试题能体现出中考命题思路,兼顾基础和能力的考察,比较客观地检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选题紧扣教材,面向全体学生,涵盖教材要求,并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加强对能力的考查,符合初三年级学生期中检查的要求,试卷结构合理,难度适中。既考查课内基础知识,也注意课外的拓展延伸,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这次考试全市集中阅卷,而且是首次网上阅卷,从阅卷情况看,暴露的问题比预料的还要多,总均分也比预想的低。主要问题如下:

1、语基训练不到位,学生基础不牢。我们在这学期还加强这方面训练,保证这块少丢分,结果学生对修改病句等知识点掌握还不够到位,第1题汉字拼音得分率只有20%,古诗赏析题失分较多,当然这次考的是辛弃疾的词,稍微难一点。

2、现代文阅读能力明显偏低。现代文阅读共32分,一篇是科技小品说明文,另一篇是文化散文,大多为阅读常规题。结果是只有极少数同学能得到20分以上,得分率较低,尤其是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第20题),这一题总分4分,可是我们大多数学生都得不到分,可能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未真正重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没有把文段的概括,有效信息的筛选和优美语句的欣赏等方面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3、课外文言文阅读分析题,其知识点是课内知识的迁移,在于考察学生几年来课内文言知识的'积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总的来看,较之以前还是有进步的,当然有少数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所以失分较多。本学期以来,我们初三语文备课组同仁加大了对学生课外文言文的辅导的量,以《初中文言文精品阅读》为抓手,精选典型篇目,在不耽误正常教学进度的前提下挤时间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课外文言文的训练,弥补了文言知识的匮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感悟能力。

4、关于作文,从得分率来看,我们校区只有少数学生能得到45分以上,大部分学生得分在42分左右,极少数学生写作态度不端正,作文写不全,只能得到20分左右,从卷面看,学生在开头结尾的润色方面稍有起色,但缺乏生活素材的积累,缺乏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暴露出的问题是材料不鲜活,老生常谈。错字多,语言不生动,平铺直叙,人物形象干瘪,没有感染力。一些卷面不整洁,涂改处较多,标点符号的运用也不规范。

5、因为首次实行网上阅卷,故有少数同学不适应答题卡的书写要求,把答案写错了位置,还有同学在答题卡上用箭头标示,这样即使答对了,也看不到答案,所以以后要加强规范答题的辅导。

三、下一阶段教学措施

1、对初三学生加强训练,研究如何上好复习课,要教给学生审题、答题等方法及注意事项,着眼点不能只放在提高答题技巧上,而应放在提高答题能力上。

2、重视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积累训练要坚持不懈地抓,语言运用要重视材料探究题的训练。

3、加强现代文阅读的训练。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重视对文学作品阅读欣赏的指导和训练,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4、文言文阅读一定要重视能力的迁移,加强课外迁移文言文的阅读训练。

5、加强作文的应试训练,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审题、立意的训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宽视野,充实底蕴,丰富素材积累;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如何让语言“亮”起来,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同时,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以适应中考作文阅卷的要求。

6、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训练指导。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解答开放性试题。

中考迫在眉睫,本备课组必将努力不止,拼搏不息,抓好尖子生和后进生力争在xxxx年中考中考出优异成绩。

学校期中考试分析报告 篇4

教师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成绩的话,首先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然后改善自己不好的地方。平常能够多分析一下学生的学习状况,每次考完试后能够对试卷进行分析。这天小编总结整理了一篇最新的数学试卷分析报告范文,各位有需要的读者能够学习观摩一下。

上个星期我们进行了期中考试,接下来我就我们学校数学考试试题和学生的答题状况以及以后的教学方向分析如下。

一、试题特点

试卷包括填空题、选取题、解答题三个大题,共120分,以基础知识为主,。对于整套试题来说,容易题约占70%、中档题约占20%、难题约占10%、,主要考查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第八章《不等式》。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就应说资料全面,难易也适度,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测检,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状况。

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能够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潜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章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问题分析

根据对试卷成绩的分析,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主面的问题

①数学联系生活的潜力稍欠。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但学生根据要求举生活实例潜力稍欠,如选取题第10小题,学生因对“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东西”理解不透,从而得分率不高。

②基本计算潜力有待提高。计算潜力的强弱对数学答题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计算潜力强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如解答题的第19题解方程(组),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都出现不少错误。

③数学思维潜力差这些问题主要表此刻填空题的第13题,第15题,第16题和解答题的21题,第23题。

④审题潜力及解题的'综合潜力不强。审题在答题中比较关键,如果对题目审得清楚,从某种程度上能够说此题已做对一半,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语言,在解题过程中,不仅仅要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还务必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和理解材料,会用口头和书面形式把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向别人表达,也就是要有清晰的解题过程。

三、今后的教学注意事项:

通过这次考试学生的答题状况来看,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立足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扎扎实实地给学生渗透教材的重难点资料。不能忽视自认为是简单的或是无关紧要的知识。

2、教学中要重在突显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潜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带给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让他们自己分析题目设计解题过程。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学生的计算潜力。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从试卷上很清楚地反映出来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潜力加强教学资料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潜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识、新规律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