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察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教师考察心得体会(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师考察心得体会 篇1
xx年11月29日—30日,我们数学科组外出到桂林恭城中学学习考察。这次外出考察活动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目的性强、效果明显,恭城中学优良的学风、校风及老师的奉献精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具体感受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们一次外出学习兄弟学校在管理和备考方面的宝贵机会。桂林恭城是瑶族自治县,位于桂林东南,距桂林108公里,人口28万,经济欠发达,但民风纯朴,尊师重教。恭城中学是广西有名的县级重点中学,xx年被评为广西首批示范性高中,近年高考重本率都在20%以上,近十几年几乎每年都有人考上清华或北大,目前北大27人,清华24人。
二、恭城人民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恭城中学及或设奖学金。对考上清华或北大的`学生,一次奖励5万元;对优秀的高一、高二学生免学费,还可以每学年得到1万元或八元千的奖学金。在老师方面,除了感情留人,学校想办法帮助解决住房问题,及提高工作津贴方面也做得不错。学校强化管理,严格要求,如学校要求不准带手机回校,如被发现就停一个星期课。
三、学科备考与教学,我们文理数学分别听了两位数学老师的课,并进行经验交流。恭城中学数学科实行三轮复习。在辅导资料方面,他们只定外面的电子版资料给老师,所有试题是老师根据电子版资料改编而成。恭城中学的老师非常敬业,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他们的课堂(45分钟)要求:学生有兴趣听、容量要够大、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恭城中学自习和晚修的时间较多,如上午共四节课,但在第二第三节课期间有一节25分钟的自习课,学生很好的完成课外练习。对学生严格要求,分层教学,对优生从高一开始进行跟踪辅导。对中考成绩拔尖而留在本校的考生在高一就安排导师带,对尖生进行学科辅导和心理辅导,如xx届考上北大的考生(广西第九名),在高三对弱科英语有针对辅导,最后高考从80多分上到110多分。另外他们数学每两周考一次周测(两小时),平时一周一测(周六晚上1小时)对所有内容考查,但以复习过的内容为主。
教师考察心得体会 篇2
为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积极为教师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由刘校长带领学校教师,来到广东省几所先进的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学习考察。我感到庆幸,也很珍惜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
10月31日,我们第一站是广东顺德启智学校,这是一所综合型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走进校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立人”雕塑,后面是教学楼大堂,大堂墙壁上贴有学校的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发展”。教学楼两边的外墙贴有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润物无声,学而为人”。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操场听了罗老师的服从课,这节课是听老师的指令,学生能够有相应的反应。虽然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差别较大,但是罗老师上课很有激情,孩子们在她的带动下,愉快、快乐地学习,每个学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第二节课是宋老师的情绪分化课,老师带学生对着镜子进行学习。经过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了情绪分化课是对学生进行情绪外在表现的训练,使学生学习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场合或背景下做出相适应的表情,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要笑,什么情况下要哭等等。这就要老师在教学中通过粗大、面部表情、语调、呼吸等内容配合节奏进行训练,并创设相应体验,配合情景,通过强化手段让学生掌握。一个微小的表情,会让老师们训练很多次,老师耐心品质值得我学习。随后是课间操时间,他们的课间操和我们的不同。学校针对学生的身体情况、日常行为方面自编的课间操。锻炼与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智障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第三节课是梁老师的图形操作课,学生利用电脑进行学习,通过图与字的配对,生动、直观地学习数学,牢固掌握知识。第四节课是熊老师的说话课,通过和学生读儿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下课后,我们随校长参观了学校,学校有教学功能室三十多间,配备音乐治疗、运动治疗等康复训练设施、农业训练实习基地,为学生的教育、康复、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顺德启智学校以“建立人性,进入社会”为教育目标,构建了人性化课程,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情景,以活动和游戏教学为主,强化训练学生使其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11月1日,我们来到了广东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这是一所为残疾儿童青少年提供九年义务教育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中山特校秉承中山先生“平等、共享、人道、博爱”精神,以“尊重生命尊严,创造生命价值”为校训,努力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做到“自学、自理、自律、自护”,逐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将来参与社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楼的后面有浓厚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外名人画像,虽然他们有残疾,但是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由此希望学生以他们为榜样,顽强学习。由蓝、黑、红、黄、绿五色构成的“五心门”,象征着老师要有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关心残疾孩子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中山的教室布置是各具特色,每个班都有特色班级文化,有的以安全为主题,有的以环保为主题……整个校园、教室展现出了学校的文化氛围。我听了芮老师和陈老师的课,两节课上得都非常棒。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动口、动脑、动手能力,学生在老师恰当的引导和适时的表扬激励下,轻松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值得我学习的是两位老师都热情,面带微笑,耐心引导学生,课堂中也很好地融合了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教育。
11月2日,我们来到了最后一站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这是深圳市唯一一所为视障、听障和智障儿童、青少年提供从学前教育到高中职业教育“一条龙”服务的综合性全寄宿特殊教育学校。走进学校,右边墙壁上有残联主席邓朴方的题词“育残成才”,紧接着是学生设计新颖的壁画。往前走,是学校的教学楼,每栋楼都有不同的名字,琢玉楼、立人楼、开蒙楼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宿舍楼、餐厅、教工宿舍是师生生活、休息的地方。楼与楼之间都有走廊,可以遮阳挡雨,方便学生出入。教学楼边有块地理园,让学生充分了解祖国;一块劳动基地,里面是学生种的蔬菜,让学生体验生活,收获劳动的果实。校园里的文化建设和优美的花园让我惊叹。我印象最深地是每个班级门口都贴有一个班级介绍,内容有老师、学生的'名字以及本班的班规。学校功能室齐全,并有职业教育大楼,为培养学生自尊自强、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立志成才的品质,让残疾学生充分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打好基础。我听了智障班黄老师的生活数学课,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抓住学生心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正确认识时间。谭老师的唱游律动,采用游戏教学,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在交流会中,深圳元平学校的老师讲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贵在坚持,我深有感触。在班主任工作上,我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缺少的就是坚持。在以后的教育中要坚持、努力地做好工作。
这次活动看到的、听到的很多,感想也很多,需要仔仔细细体会、学习得更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以这些优秀的老师为榜样,积极思考,精心设计,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我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真正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教师考察心得体会 篇3
xx年11月 29日—30日,我们数学科组外出到桂林恭城中学学习考察。这次外出考察活动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目的性强、效果明显,恭城中学优良的学风、校风及老师的奉献精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具体感受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们一次外出学习兄弟学校在管理和备考方面的宝贵机会。桂林恭城是瑶族自治县,位于桂林东南,距桂林108公里,人口28万,经济欠发达,但民风纯朴,尊师重教。恭城中学是广西有名的县级重点中学,xx年被评为广西首批示范性高中,近年高考重本率都在20%以上,近十几年几乎每年都有人考上清华或北大,目前北大27人,清华24人。
二、恭城人民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恭城中学及或设奖学金。对考上清华或北大的学生,一次奖励5万元;对优秀的'高一、高二学生免学费,还可以每学年得到1万元或八元千的奖学金。在老师方面,除了感情留人,学校想办法帮助解决住房问题,及提高工作津贴方面也做得不错。 学校强化管理,严格要求,如学校要求不准带手机回校,如被发现就停一个星期课。
三、学科备考与教学,我们文理数学分别听了两位数学老师的课,并进行经验交流。恭城中学数学科实行三轮复习。在辅导资料方面,他们只定外面的电子版资料给老师,所有试题是老师根据电子版资料改编而成。恭城中学的老师非常敬业,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他们的课堂(45分钟)要求:学生有兴趣听、容量要够大、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恭城中学自习和晚修的时间较多,如上午共四节课,但在第二第三节课期间有一节25分钟的自习课,学生很好的完成课外练习。对学生严格要求,分层教学,对优生从高一开始进行跟踪辅导。对中考成绩拔尖而留在本校的考生在高一就安排导师带,对尖生进行学科辅导和心理辅导,如xx届考上北大的考生(广西第九名),在高三对弱科英语有针对辅导,最后高考从80多分上到110多分。另外他们数学每两周考一次周测(两小时),平时一周一测(周六晚上1小时)对所有内容考查,但以复习过的内容为主。
教师考察心得体会 篇4
这次到江阴参观学习,我很受启发,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是大开眼界。看到江阴建设的速度,看到江阴人民的富足,看到江阴的发展的全面,看到江阴环境的美好,了解到江阴人创新争优的大气魄和创一流的.大志向,我深刻的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
江阴最大的收获是促进了执政理念和发展路径的重大转变,使贯彻科学发展观在江阴找到了载体,创新了路径,落到了实处。回来后,我立即向两委成员汇报这次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在江阴的所见所闻,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想法与大家分享,此次培训学习让我树立了今后带领两委如何学习江阴的决心和信心,也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
一、要学习江阴先做好蛋糕才能分好蛋糕的做法。只有做强经济,加快财富积累,才能夯实为民办事的物质基础。我们决定引进外来资源,加强结构调整。以前,我们对土地转包不认识,怕担风险落麻烦,怕让群众不满意。通过这次学习,我改变了想法,与村两委成员商量论证,留住客户,与客户共同协商签定转包合同。当然,这首先要抓住外来客户,吸引投资,增强群众信心,然后再和群众商量正式签定转包合同,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二、打深井,挖水库,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东南部土地肥沃,就是缺水,所以通过镇政府指导,我们在村东又打深井一眼。六七组下河河道是一片河滩,多年来群众下力不少,收入却不多,其原因就是存不住水无法浇地,只能靠天等雨。水利是农业的基础,从江阴回来后,我们村两委共同讨论,又征得全体党员的意见,决定整修下河河道。
三、民生无小事,学习江阴体民情、贴民心、顺民意的做法,借助小支点,支撑起民生大关怀。
1、处理遗留小问题,征得群众信任。前任支部留下来一些因建房通街未处理好的小问题,导致个别群众多次到村委吵闹。这些问题久拖不决不仅影响村两委的形象,还影响群众对我们这届支部的信心。村两委一致决议,找来群众本人、群众代表、党员代表以及民政执法部门负责人,共同商议处理办法,通过讲道理、讲解法律条规,让群众解开心结,最终解决了问题。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充分尊重了群众的权益,整个过程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在座党员及群众都非常满意。
2、花小钱也能为民办事。三秋来临,玉米秸的存放成了大问题。于是我和两委成员商量,修建玉米储青池,这样既解决了群众乱堆乱放的问题,又能使群众增加一些收入。资金困难,我们就采取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做法,按照入股的办法筹集资金。目前,储青池已基本修好,机器等设备也已经买齐,只待秋收时投入生产。
总之,这次到江阴参观学习,我收获不小。由于自己年轻,又是刚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工作才迈出了第一步,工作中也曾出现不少失误,但是,江阴学习增加了我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心,我相信,在上级的指导下,在村两委的努力下,下寨村会发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