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闰土读后感

2025/05/09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闰土读后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闰土读后感 篇1

读完短文《少年闰土》,我不禁为作者鲁迅那细致的人物特点描写暗暗喝彩,又为闰土那过人的胆识佩服之极。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金月之下,沙地看瓜,手握钢叉,奋勇刺猹,这是其勇也。雪如鹅毛,支匾撒谷,观鸟来食,拉绳捕鸟,这是其智也。这就是少年闰土,行走于沙地之中,戏耍于海滩之上——乡下的孩子多好呀,无时无刻不接触着大自然!作者拿自己与闰土进行了鲜明对比,更突出了乡下孩子的快活,一段羡慕之后,我陷入了沉思— ——

闰土在乡下见多识广,而我们既没他那样勇敢,又没他知识丰富。那捕鸟的技术,那刺猹的英勇,我自愧不如。我们现在不是天天上学,就是忙特长,这成了我们逃避充实自己的借口,偶尔有些时间也是在平坦的水泥道路上玩耍。闰土要看瓜刺猹,我们城里的孩子可能一看见凶猛猹,还没刺,就丢下钢叉,撒腿就跑。闰土雪天捕鸟,可我们一看到“蓝背”、“道鸡”呀,就会激动地惊呼起来,结果把鸟全吓飞了——这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接触大自然。今天不是家长叮嘱“山上有蛇,千万不能去”;明天就是报纸上说:夏天蚊虫极多,请少接触花花草草。而这一切也让我们像鲁迅一样过着只有“四角天空”的生活。

读完《少年闰土》不仅让我明白了一些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让我得到新的启示:要遇事不惊、不慌、不乱,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学会走进大自然,探索他无穷的乐趣和奥妙!磨练出不畏困难的胆量,并从中积累丰富的知识。这就是——要做一个有胆识的少年。

闰土读后感 篇2

《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主要人物的故事,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的人物形象。

小说刚一开始就写闰土看瓜刺猹的场景,抓住读者的心理,将这件事写得很惊险、刺激,扣人心弦,所出现的景物颜色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更衬托出少年闰土的勇敢。将一个机智勇敢的人物形象刻画在我们面前。

由看瓜刺猹的闰土形象引出作者对少年闰土的回忆。父亲允许闰土新年来管祭器,“我”很高兴,仅仅因为我知道闰土和我年纪相仿,能装弶捉小鸟雀,我就日日盼望新年到,这体现了小孩子单纯天真的.心性。“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这也体现了闰土小孩子的天性,见到长者会躲闪,但看到同龄人就会很自然的亲近。重点写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来向我们展示农村少年的童年趣事,感受儿童情趣。

作者通过自己所了解的世界与闰土所看到的世界相对比,来突出闰土的见识广博。如“闰土在海边生活是,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表达自己想要跟闰土一样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作者还用幽默的语言来赞叹闰土所说的事。“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让人看到这句话,不禁眼前一亮。

《少年闰土》让我们跟着作者的回忆走进闰土的乡村生活,呈现给我们一个活泼聪明的乡村少年的形象。

闰土读后感 篇3

每个人总会认为自己的故乡是最美丽的,同时也是最独一无二的。幼时在故乡的那些种种美好、快乐、纯真的回忆,好像一本厚厚的相册,少年闰土,就是这本珍贵相册中的一个人物。而相册的名字就叫——故乡。在作者鲁迅老先生的心中,闰土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也许,对作者来说,闰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知道自己很多不知道的新鲜事儿。所以鲁迅先生,就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自己儿时在故乡和闰土发生的令人难忘的趣事。

在鲁迅先生还是个有钱人家的少爷时,就认识了闰土。初次见到闰土,他那紫色的圆脸,散发着生机和活力。头上顶着一顶小毡帽,脖子上套着的银圈显得特别显眼。可能是因为第一次见着那么大的庭院,他怯生生地打量着四周的环境,透着稚气的脸庞上还流露出几分腼腆。在大人们心中,闰土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但私底下和鲁迅先生可是无话不谈,他对作者讲了许多自己快乐的乡村生活: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潮汛观鱼。炎炎夏日,金黄的沙滩上躺着无数颜色鲜艳的贝克,远远望去如同在金灿灿的沙砾中盛开着成片典雅高贵的玫瑰:夕阳红、浪漫紫、可爱粉、神秘蓝、清新绿、纯洁白、高贵黑……每种贝壳的颜色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被这样的美丽场景所吸引的闰土,情不自禁地把他们一一拾起,小心翼翼地放进自己的小竹篮里;一个清风徐徐的宁静夏夜,闰土在那绿油油的瓜地中看瓜,一个个绿得可爱的西瓜惹得猹眼红。“沙啦啦沙啦啦……”耳尖的闰土听见了猹咬瓜的声音,只见按少年从容不迫地捏着一柄钢叉蹑手蹑脚地朝猹走去,等到时机成熟便朝猹尽力地刺去。可猹却机灵地逃走了。也正是这些事情,勾起了作者对乡村生活,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无边无际的海滩、活蹦乱跳的鱼儿、色彩绚丽的贝壳、宁静广阔的雪地……一切的一切,让人感到多么有趣、新奇、惬意、向往。而闰土就是一个活泼、可爱的乡村男孩,作者虽然和他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友谊的种子早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闰土的生活和那时鲁迅先生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那个社会,大人们认为我们应该在丰衣足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豪宅中做一个少爷、小姐,好好地“茁壮”成长。但是,又会有谁知道在这些少爷、小姐的心中,最令他们向往的不是豪宅生活,不是每天只能抬头看见一片“四角的`天空”,而是朴实、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让我们想象一下,当作者这个少爷被家人“困”在屋中读书的时候,闰土正在做些什么呢?也许,他正坐在田间的树阴下悠闲自在地逗蛐蛐呢。

闰土,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他生活的环境并不富裕,但他却生活得十分快乐、自在、无忧无虑。他的身上散发着浓浓的乡村气息,是一个十分阳光的男孩。但是,谁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闰土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被当时封建社会的理念磨损的所剩无几。

在鲁迅先生的心中,儿时和闰土在一起嬉戏的往事,是一个梦,一个美丽又夹带着一丝伤感的梦。然而,这个梦也被作者永远的珍藏在了心底,去品味这其间的甜蜜,其间的乐趣,其间的温暖……

闰土读后感 篇4

我在生活作文的《欣赏读本》中,读到一篇文章——《访绍兴鲁迅故居》。里面提到闰土。当时,我对闰土很好奇,他长什么样?是个怎样的人?当在语文课上学了《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后,我最终认识了闰土。

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头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从这段文字中,我了解到闰土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

闰土是捉鸟的能手:他在雪地里扫出一块空地,用短棍支起一个大竹筛,撒下秕谷,看见鸟在吃了就一拉,那鸟就被罩在大竹筛里了。用这种方法能捉到各种各样的鸟。读到那里,我想:如果我也能用着种方法捉到多多的'鸟就好了。

闰土也喜欢在潮汛时看鱼:在潮汛时,有很多鱼跳出来,有长着两条腿的飞鱼。看到那里,我想我只听说过蝌蚪会长出两条腿,并没有听说过其他长两条腿的鱼。

夏天,闰土和他的小伙伴门能够在沙滩上拾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贝壳。在鲁迅的心目中,闰土知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他的生活充满乐趣,丰富多彩令人向往。而鲁迅和他往常的朋友却生活在有高高围墙的院子里。每一天只能望着高墙上四脚的天空。他们的生活天地很狭窄。

我和那时候的鲁迅一样。生活天地也很狭窄,每一天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小伙伴和我玩,就只能玩玩具、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我真想像闰土一样拥有多姿多彩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