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方案大全 > 正文

防灾减灾工作宣传方案

2025/05/09方案大全

倚栏轩整理的防灾减灾工作宣传方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防灾减灾工作宣传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内容简介

1、“防灾减灾日”的介绍。

2、古今地震知多少

3、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活动过程

Ⅰ、活动背景

①各小队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②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③学生出示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知识。

学生1: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结构有关。在地壳中有断层,而且断层又具有一定活动性的地带,地震最容易发生。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学生2: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成为微震;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

学生3: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倾刻成为一片废墟.这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学生4: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濒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四川发生了8.0级的地震,震后到目前为止,还发生了四次6级以上的余震,以唐山大地震的破坏性更大。

④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例如,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有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因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而成灾,同时造成地裂,并引发火灾,又由于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可能会引起疫病曼延等。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⑤地质灾害的防御

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提高。这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学生5: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学生6: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学生7:实施一些预防措施。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除采取工程措施外,还可进行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如通过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学生8: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Ⅱ、“防灾减灾日”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自20xx年起,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20xx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Ⅲ、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Ⅳ、常见严重灾害的防护

(一)、地震时该怎样办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地震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5、地震发生后应当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a.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b.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c.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d.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e. 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f.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g.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二)、火灾逃生小常识

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时,首先应该防止窒息和中毒,从消防通道及时逃生。如果火势太大,可以选择卫生间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贸然跳楼。

1.卫生间是个避难所,如果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他通道。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的通道疏散。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

2.如果房间外面起火,且火势较大,可将门缝用毛巾、棉被等封死,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要用手背去接触房门,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

3.湿毛巾捂嘴匍匐前进,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气。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因为火灾现场温度很高,可以用浸湿的棉被、毛毯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

4.千万注意,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效,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而且人员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5.迫不得已不要跳楼

如果多层楼着火,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绳索、消防水带,或者用床单撕成条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上,再顺着绳索滑下。

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即将威胁生命时,较低楼层(如二楼)可以选择跳楼逃生。但是一定要先向地面上抛下棉被、沙发垫子等物品,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Ⅴ、特别提示

每个家庭应当准备一个应急包并放在离门口较近的位置。

家庭应急包中的必备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变坏的食物和水、电池供电的收音机、手电筒、多用刀具、卫生纸、雨具、口哨、地图、绳子、药品和亲友通讯录。

Ⅵ、地震防护演习。

Ⅶ、小结

Ⅷ、倡议书

防灾减灾工作宣传方案 篇2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地震局的要求,结合《福建省防震减灾条例》和7月28日唐山地震纪念日活动,南平市将从7月23日起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集中一段时间,大规模、密集地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进一步加大全省防震减灾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广大群众应急自救能力。现将宣传周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时间:20XX年7月23日至30日。

二、活动内容:

1、南平广播电视台安排播放《应对地震灾害一公众自救互救常识》、《蟾童》、《直面、地震》等防震减灾科普音像片,并精心制作专题宣传节目。广播电台根据中国地震局组织编写的《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及省地震局提供的有关宣传资料,制作播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广播节目。

2、闽北日报社安排专版或连载,刊登《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地震来了怎么办》等地震科普读本的内容,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

3、市地震局、地震台和延平区地震办联合开展户外宣传展出,在防震减灾宣传周和7.28唐山地震纪念活动期间,向社会公众展示防震减灾宣传图片、发放宣传册及接受群众的咨询等。

4、请省地震局专家到市直部门开办讲座,邀请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领导参加,提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讲服务。

5、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校的地震科普知识教育,提供有关的地震科普知识资料。将地震安全教育纳入全市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9月1日开学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每个班级有一幅防震减灾知识挂图、两套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书籍和音像资料,每所学校开展一次应急避险演练,举办一次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全市中小学地震安全教育在课时上要有保证,形成长效机制。

6、认真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防震减灾手册》和《农村地震安全手册》印发工作,做到市直机关单位干部人手一册。

7、充分发挥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科普教育基地所在地镇、村干部和村民前往参观,9月份开学后组织各地学生参观。

8、开展防震减灾宣传要节俭办事,精打细算,并积极通过市场化途径多渠道筹措经费,确保宣传到位。

防灾减灾工作宣传方案 篇3

经国务院批准,自20xx年起,每年5·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为认真开展好首个“防灾减灾日”各项宣传活动,根据上级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全民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二、活动主题

以“防患未然,和谐平安”为主题,发动全社会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共同行动,远离灾害。

三、活动时间

5月7日-13日。

四、活动内容及职责分工

1、鸣放警报。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布预告通知,在5·12日14:28,全市鸣放警报3分钟,纪念512汶川地震遇难同胞,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牵头部门:市人防办

配合部门:市文广局、昆山日报社、电信局

2、播放公益广告。利用道路、广场、社区电子屏和电视台广告资源,在活动期间插播防灾减灾宣传标语、图片公益广告。

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

配合部门:市文广局、市城管局

3、报纸、电视防灾减灾专题宣传。报社、电视台开辟专栏,宣传灾害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播放科普影片,报道活动动态。

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

配合部门:市文广局、昆山日报社

4、举办《512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挂图》流动宣传。各区镇将《512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挂图》(30幅)制作成展板,在机关、学校、社区、外来务工人员集宿区进行流动宣传。

牵头部门:市民政局

配合部门:市教育局、各区镇

5、印发宣传手册。印制以自然灾害、事故灾害为主要内容的应急避灾手册,分发给学校、社区进行宣传普及。

牵头部门:市民政局

配合部门:市教育局、各区镇

6、推荐观看美国灾害大片《后天》。由各单位自行组织观看反映温室效应带来全球暖化引发地球空前灾难的.美国大片《后天》。

牵头部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

7、开展课堂教育。以中、小学校和社区为主体,组织开展介绍灾害基本知识、防灾减灾基本常识、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等主题内容的班会、社区讲座活动。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市科协

配合部门:各区镇

8、举行广场咨询宣传活动。以市各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各区镇自行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广场宣传咨询活动。

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市人防办

配合部门:市城管局、市气象局、市地震局、市红十字会、柏庐街道

9、组织应急演练。各中、小学校于5·12日鸣放警报期间,组织学生紧急疏散;在部分社区组织开展预防台风灾害应急演练;在商场、宾馆、福利院、敬老院组织开展火灾演练。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市民政局、消防大队

配合部门:市红十字会、各区镇

五、组织实施

1、统一部署,协调配合。由市政府办公室统一部署全市“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各项活动由牵头部门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精心策划,确保安全。各项演练活动要制定配套应急预案,注重实效,确保安全。

3、认真总结,及时上报。各牵头部门要及时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并于5月18报市民政局

防灾减灾工作宣传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作风建设年”和“爱岗敬业年”活动为载体,整体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主要工作

(一)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教阵地建设

1、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基地建设。一是进一步搞好已建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年内科普教育活动内容丰富。二是搞好全区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并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新建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参与20xx年度“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基地”的创建工作。

2、搞好地震安全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一是进一步对小商品城的地震安全示范工作进行必要的充实完善,以达到科学规范、提档升级的效果。二是积极与辖区内最大的地震次生灾害源企业海化华龙硝铵有限公司对接,力争年内将其规划建设成为地震安全示范企业。

3、加强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建设。一是对照《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管理办法》对全区各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组织一次检查考核,进行量化排名,形成检查报告。二是配合省、市地震局对我区3所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进行综合检查评比工作。三是做好20xx年地震科普优秀辅导员的推选工作。

4、注重防震减灾科普宣教队伍建设。一是第五个防灾减灾日前,集中对防震减灾科普宣教人员、宣教基地和示范学校辅导员,集中进行一次业务培训指导。二是立足一专多能,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地震部门业务骨干为核心,以防震减灾助理员、灾情速报员和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辅导教师、地震应急志愿者为主体的相对稳定的“地震科普宣教队伍”,并给宣教人员提供必要的宣传教育参考资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提升宣教能力。

(二)进一步丰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形式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我区防震减灾工作新成就、地震工作者爱岗敬业精神等,进一步增进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认知,不断强化全社会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2、充分发挥“区防震减灾信息网”的作用,整合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电子资源,定期更新发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知识。全面反映我区防震减灾工作动态、信息。

3、创新宣传教育形式,组织系列巡讲活动。重点发挥好地震科普宣讲员的作用,年内搞好6场防震减灾走基层大型巡讲活动,推进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的长效化、实效化。

(三)抓好重点时段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1、以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为契机,协调各有关部门,组织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疏散演练,以丰富的形式、充实的内容,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2、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纪念日、唐山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省防震减灾条例》实施纪念日,有针对性地组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防震减灾工作氛围。

3、加强地震舆情信息的收集和监控,指导平息地震谣传,做好稳定社会的相关工作。

三、要求

(一)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密切联系实际,以全面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为宗旨,按照“主动、稳妥、科学、有效”的原则,挖掘各种资源,广泛宣传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新成就和社会公众关心的地震安全知识,扎实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二)精心谋划,着眼基层。围绕区“十二五”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规划和年度宣传教育工作方案,按照“强化基层、打牢基础”的工作思路,制定科学、缜密的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大力做好基层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推进“五进”活动的开展,着力提高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工作调度和阶段性总结,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建立机制,放眼长效。建立宣传、科协、民政、教育、地震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联动机制,逐步形成我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常态合作机制,持续推进防震减灾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