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富兰克林》读后感

2025/04/28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富兰克林》读后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富兰克林》读后感 篇1

上学的时候在图书馆曾读过《富兰克林自传》的片段,还摘抄了其中介绍的养成好习惯、树立良风的方法,可惜过后就束之高阁,没有实行。富兰克林出身平凡,是勤俭奋斗、勇于完善自身美德的典范,在政治、商业、科学领域都成就斐然。他的自传部分是他写给儿子的信,希望子孙从他的为人处世中学到点什么。有点类似中国古代的家训。在自传中他时时处处强调美德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自己是怎么自查、自省,破除陋习,让好习惯成自然的。富兰克林很注意规范自己的生活行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坚持执行自己规范生活行为计划。对于这一点,我觉得很惭愧,自己也常常订计划,但计划总是被种种“诱惑”破坏,结果仍是被坏习惯左右,没有长进。读《富兰克林自传》,感受到一个人的自我规范能力是多么重要。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是项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往往因为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使人动力不足。富兰克林在自传中经常向读者描述自己的原则和道德方面的心态,并认为这些东西是他人生福星高照的关键。

富兰克林是怎么将美德变成习惯的呢?他先是将觉得必要或可取的美德归入十三个名目,每一个名目附上一条简短的规诫,说明名目,他制作了一个表格,每日自查,一次专注于一项名目,等一项掌握透了,再试下一项,这(读书笔记 ) 样循序渐进,直到把十三项美德统统做到。他告诉人们,刚开始可能可能会很不习惯,“有点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架势”,坚持下去就习惯成自然了。还说对于一些很顽固的恶习,要注意防范反弹,始终保持自查的习惯。

富兰克林的人生是好习惯受益终生的鲜活案例,我希望自己能够以他为榜样,督促自己坚持不懈,让好习惯多一点,陋习少一点。

《富兰克林》读后感 篇2

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1月2日,他出身寒微,十岁便辍学回家做工,十二岁起在印刷所当学徒、帮工。但他刻苦好学,他的不懈奋进,使他成为了十八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我的内心对书中的主人公——富兰克林怀着无比的敬佩与崇拜!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会承载一些苦难,富兰克林也是如此。从小到大,他几次被迫辍学在小商店里打杂,十二岁就在哥哥的印刷厂当学徒……期间,他一直过着艰苦的生活,住得十分简陋、吃得也很简单。但命运的苦难却没有打倒他,除了辛勤工作之外,他始终怀着强烈的求知的渴望与热情,想尽一切办法,挤出一切时间和一切金钱来读书和买书。我感叹富兰克林一生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小时候他家里很穷,在恶劣的环境下,他以书为伴,得到很多的欢乐;长大后,即使三更半夜下班,也抓紧时间阅读、写作。除了看书读书,他还经常和一些有才华的人交流学习,获得不同的见解。许多朋友在他成功的道路上也给了他极大的帮助:有的'引导他写诗,有的和他一起做发明,有的不断纠正他写作的误点,有的启发他对时事新闻的准确分析。富兰克林认为书是他打开幸福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书是无价之宝,是他最大的快乐。正是因为如此,他时时以书为伴,处处以书为友,他精通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四国语言,最后还成为了美国的总统。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新式火炉避雷针高架取书器、自动烤肉机三轮钟等。现在的我与他相差甚远,虽然,我也喜欢看书,但是,我不像他那么热爱写作。我常常会耍点赖,用小聪明蒙混过关。我真为此而感到汗颜不止!

我也感叹富兰克林的公正和威望。富兰克林的家虽然很穷,但是,他的爸爸是一位是非分明的人,邻居们经常找他爸爸解决问题。克林从小受到这样熏陶,长大后,处事公正,热爱帮助别人解决纠纷,成了一位有声望、公正的人。

富兰克林走向成功道路是崎岖而坎坷的,可是他没有因此而放弃理想放弃人生的目标。“一分耕耘一分才。”他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才品尝到了成功的甜美,他为全美国人民创造了幸福,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后,我要激励自己,改变自己,长大成为有声望的人!

《富兰克林》读后感 篇3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富兰克林传,以前我不喜欢看这种传记类的,喜欢看枪炮之类的。但是,不知为什么,这富兰克林我竟一口气从头读到尾。

富兰克林一直被认为是最成功的美洲人之一。他在政治、外交、科研、出版、文学和音乐等领域的成就引人瞩目。人们这样评价他“他从天空中抓住了闪电,从暴君手中夺回了权杖。他通过不断完善自我,由出生贫寒的印刷工成为杰出领袖人物的神话,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渴望成功的人们。杰出的那个时代的他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了北美殖民地逐渐成长,最终独立的历程。

我认为富兰克林取得成功的一个因素是他勤奋刻苦,争分夺秒的习惯。只接受过初等教育的富兰克林在许多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全靠自学。与许多成功人士一样,富兰克林从小就对书籍爱不释手,通过读书掌握了写作的能力。初看富兰克林的身份和辉煌成就,我们会以为他是18世纪的奇迹,但是从他的传记中,从他的事迹中,我分明觉的富兰克林并不是天生在各方面优别人一等,他的成就归功于他的自强,自律。自强:富兰克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印刷,几经磨难之后选择出门闯荡。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来说跋山涉水到离家万里的地方谋生实属不易。但他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地工作,终于在印刷的激烈斗争中站稳了脚跟。自律:在读到富兰克林在追求崇高品德这一段里,我完全被折服了。

富兰克林一生忙碌,取得了胜利。只要人们专心工作,充实生活,也会迎来胜利的。

《富兰克林》读后感 篇4

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是一位全才。在他的自传中写了他的成长史、奋斗史,带给我一种说不出的心灵的震撼,也许伟人的成功史就是这么振奋人心吧。读完此书,我真的感觉心潮澎湃,触动很深,因此觉得非常有必要将我此时的所想所感记录下来,将富兰克林的一生所带给我的震撼和启迪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

第一是勤奋。上班早下班晚。他的工作是印刷,在人们眼中印刷业并不赚钱,费城开始有两家,一家最后失败,另一家也是粗制滥造。富兰克林第1次办厂时,第1次办报时大家都不看好他。在那早起贪黑的奋斗,印刷追求精致,最终使人们认为它十分靠谱,赢来了许多商机。

第二是读书。他从小热爱读书,在印刷厂打工时居然晚上偷偷带走要印刷的书,第2天晚上归还,一直坚持下去。他发现师傅省时省钱,于是就改吃素,剩下的时间可以读书。他在有一定名气和财富后不忘建立图书馆,他组织了文学协会,每周可以讨论各个会员的文章。他参加了一个诗歌团体,通过写诗锻炼自己的文采。

第三是交友。他的朋友们帮助他很多,帮他拓宽事业,在有困难时伸出援手。他的圈子一步步扩大,思想碰撞生产火花,受到启迪,证明了朋友的重要性。

第四是勤俭。他事业一步步建立,财富的一点点积累,离不开勤俭的品质,就包括节省时间和金钱。这个品质十分可贵,是加速财富积累的力量。但节俭不等于抠门,工人们天天要喝许多酒。他明白,5升酒的能量和一块面包差不多,于是教工人们如何吃节俭的早餐,还可得到丰富的营养。他把钱和时间花在重要的地方,花在可以得到提升的地方,而不是花在娱乐上。

第五是自律。他给自己定了13条戒律,用一生践行追求完美。即使已经半夜,还要求自己把铅字整理好后才上床睡觉。他同时也会犯错,会意气用事,会交坏朋友,但他反思改正,还从别人的错误中汲取经验,在错误中反省,约束自己不再做这样的事。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我从未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信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位,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所谓的命运打败的。”

是啊,一个优秀的.人就是自制力和原则坚守的很好,能够坚持些优秀的习惯,因为没有哪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这本书不愧是启迪了美国,改变了美国。其实,富兰克林做到事就是我们触手可及的。保持住良好的习惯,坚持到底,遇到事情要有很强的执行力,遇到诱惑也要保持住克制力。若些年以后,你自己也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样也会有不一样的成功降临你头上,只不过这些成功有大有小而已。

坚持住你所认为优秀的东西,总有一天幸福会来临,自己也在实践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