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情感文章 > 心情随笔 > 正文

续弦夫妻也幸福

作者: 谢泓2012/07/09心情随笔

王老汉七十有四,身子骨硬朗,说话铿锵有力,腿虽有点跛,走起路来,干起活来却也不让年轻人。差不多每次登山锻炼时,都遇见他。他的故事也就知道不少。

老伴小他整十岁,也是个风风火火的急性子,幸福生活滋润得脸上一点也看不出老年人的影子。老俩口虽说经常吵得不可开交,一吵过就忘了,女人照样叽叽喳喳,男人依旧嘻嘻哈哈。遥想当年,老男人和小女人,也算作老少配。磨合久了,脾气相互了解,吵过后,谁也不记在心上,就这样一晃就是三十多年……

年逾不惑,玩心甚重的他,耽误了最佳婚配期。四十好几的人,还是个老处男身,处男大有难处,白居一生不易。总得找个伴儿啊,青春没了,青春的尾巴可不能再让他溜掉。那时应该叫他小王,就这样心一横,小王去了距家三十里外的山沟里倒插门,女人,也就成了他的老婆。女人前夫修农田时,放炮不幸遇难,留下两对儿女。山里的人真能生,老婆虽说尚年轻,却已经成了四个孩子的妈妈。

小王就接替了那个飘走男人的工作,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不得不摊上大半生功夫,用上一身好苦,养活老婆孩子。后来他的亲生儿子出世了,一家也就成了联合国,要协调种种矛盾,解决好多种纠纷,要保持始终一个样,所有孩子要端平一碗水。

组合家庭,要靠大智慧往一块儿拢。没了智慧的人,多是轻则搞得一团糟,重则不欢而散,分崩离析。故有“半路夫妻,合渠的牛”之说,心若不往一起想,劲难往一块儿使,最终结果、最好结局只能是面子工程,形象不错,具体内容大打折扣。

所幸那时物质财富不富,山里很山也很穷,山里的孩子还没有滋生叛逆精神的土壤和条件。就这样,孩子们被相继抚养成人,出嫁的出嫁,完婚的完婚,成家立业,鸟儿一般各自奋飞。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一看交待完了任务,他就领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和老婆回到了城郊那个属于自己故土的家,虽说也住半山腰,终究方便多了,离城只须腿一伸就到了。

眼看着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就给盖房子,娶媳妇,再是生孙子……农民嘛,一辈子最大的操劳,就是和儿女们纠缠不清。剪不断,理还乱的扎堆问题,就是如何日子过得好起来。小儿子虽说没多大本事,但还算知道如何自己努力,带上媳妇孩子常年在外挣钱。年轻人,不乘年轻挣钱,到了老来只能是徒悲伤。

老俩口守着数亩山坡地,整天在里面刨啊,挖啊,日子久了,难免嚷嚷吵吵,过后照样嘻嘻哈哈,给波澜不惊的平淡生活,添加进不少调合味。还有老俩口那一身的愚公移山精神,就感动了上帝:苞谷吃不清,麦子往出卖,屋子里五谷杂粮垒成山;房前屋后,四季蔬菜绿油油,菠菜、豆角茄子、西红柿、青椒,还有拳头大小的洋芋那能吃得清?

吃饭时,王老汉痛快地喝上三两盅白酒,那是养子隔三差五送来的,算是对养子们报答自己养育之恩的领情;闲时吼上两声秦腔,表示自己日子过得快活;唱上两句《铡美案》,算是对社会腐败不满;再唱两句《苏三起解》,也算是对自己大半生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