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好文章 > qq日志 > 正文

乡恋的小镇——乐桥

作者: 唐海林爱的宣言2012/06/30qq日志

过去,乐桥是一个非常偏僻而宁静的乡镇。记忆中,那里的水绕着山,山绕着水。青山碧水、绿草依依,丘陵地带的水稻之乡,大片大片的农桑四周、聚集很多小溪。那些,从小溪里流出来的溪水弯弯曲曲、九曲十八弯汇聚成一条条小小的溪流,最后,流经大堰河向西奔腾而去。这个总面积约2公顷,跨度大约1000米长的河流,一碧如洗、纵深不一的水域,“大堰河”——就是乐桥镇境内唯一一条横贯东西的母亲河。

在水一方,河畔:春夏之交看河的中央有垂柳如丝,各种树木交相辉映之下是百鸟齐飞、水天一色的风景,鸟儿展翅、野花竞放,疏影横斜,让人目不暇接。还有,河的中央那人工堆砌而成硕大的土堆,随着岁月的演变,自然而然,最后,演变成为树的世界、鸟的天堂、人间鲜有的仙境。

这条纯天然河流,它的上游一头连接庐城南门与巢湖的水系;下游,蜿蜒曲折,最后另外一头,飞流直下据称可以直通长江。漫步于大堰河畔的石子路,仰望蓝天白云,听松涛阵阵,步行至芦席山的峰巅,放眼远望——岱鳌山就像一幅悬挂于天之际的巨型的国画条屏。以群山为背景,环顾四面那些个延绵起伏的大别山余脉,久久阳光折射,蓝天白云下的乐桥傲然矗立如一幅远古的油彩。

梦之蓝是小镇的海拔,在山朦胧、水朦胧青山碧水的掩映下,水面,倒影如同田园诗一般的意境,那种草根的涩味,久久不散。

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一路是泥土的芬芳。徜徉在这片远古而神奇的土地上,看远方的游人如织、千年期盼只为一睹“石小姐”的芳容……心中的骄傲与那份窃喜,就像这一片水域掀起的浪花在心中颤动不已、绵绵不绝……

再回首,那些个在渺渺炊烟般的农历中行走的日子,记忆里的影像总是挥之不去。那时候的乐桥,最高建筑当数文革期间修建的宝塔台。模糊的记忆里,这个塔基长约10丈、高大约22米的巨型石台完全是用巨大的条形石块垒砌而成。长方形的巨石中央是“为人民服务”几个金光大字,碑身的座基,是一层层拾阶而上的台阶。那环形的巨石台阶,同时可以容纳上百人休闲、玩耍。这种巨型建筑,它就矗立在老镇政府门前,一任风吹雨打。这种标志性的建筑,在那个久远的年代,有点类似于天安门城楼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老乐桥人心目中的位置。可惜,后来因为交通改造,城乡建设等诸多原因,它被迫毁于一旦!

从此,那座宝塔台属于历史,属于,一种无法还原与忘却的一段美好记忆!

而现在,每每有空闲,我总要去芦席山逗留、徘回。和许多漫步其间的人一样,看漫山遍野的绿,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感受一下山林的幽静,吮吸一下泥土的芬芳,身体便觉得很放松,灵魂便觉得特舒畅。这座环形的山林里,一眼望去生长最多的树是杉树和茶树。幽暗的天光或是云影下,杉树和茶树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默默生长。树林里常见的是小麻雀,灰鸽子、冷不防会唧唧喳喳飞过你的头顶,惊起不远处湿地里一滩鸥鹭。梅雨季节,夏虫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偶尔,抬眼远看:远处挺拔的群山云蒸雾绕,一道道山涧里流淌着的溪流似一把竹笛,仿佛将“龙王顶”与“石小姐”的浪漫神话传说,日日夜夜、缠缠绵绵地演绎与倾诉。

很早以前,爬过岱鳌山。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远山的诱惑,当我“一览众山小”之后,看到延绵起伏的青山,到处一派古木参天、怪石林立;和许多小伙伴徜徉山之巅,沉醉于那些静卧千年的坡地,脑海里那种神话般的幻觉,静静地、静静地、就像埋藏地下的宝藏等待着一把开启的钥匙……

渐渐地长大,却很少再攀登故乡的大山。但是,这以后,岱鳌山——那雄浑的气息日久便沉淀在我的身心,经常,它出现在思乡人的梦里。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总是显得如此渺小,因为一方水土的滋润,我的思想与文字才鲜活有力。

现在,我的乡愁是故园那一棵棵茁壮成长的茶树;或者,我的乡愁是故园里那缕缕飘荡着的炊烟,丝丝炊烟里有大片大片的水稻与小麦;或者,我的乡愁是大堰河里那清澈见底的河水,以及,宝塔台上那高耸云端的碑身;再或者,我的乡愁是乐桥中学校园内那一片青翠如荫的芳草地,以及,老家巷陌里的那些个青砖碧瓦;甚至,我的乡愁弥漫,还有三宝寺与龙王顶山群峰之间,延绵隆起的那些个依依不舍的山恋……

飘溢在身心,有过去消失、恢弘大气的“唐”家祠堂,以及,后来在路边修建的“唐大将军庙”等等。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演绎一个远古的神话,每一方水土,都在倾诉一个优美而且动人的民间传说。恒久以来,我居住在小镇。每一日,穿行在高大的槐树与村庄之间,那种浓浓的乡愁,总让我激动的心灵浸满盈盈泪水。

现代的乐桥,大开发的脚步加速度让小镇变成区域内集物资、商贸、流通、游乐、教育、工农生产等系列化于一身的庐江绿色乡土重镇。人文大乡,教育名镇,古传“东海之稍”的乐桥,正迈着春天的步伐,奔向更加灿烂、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颗乐桥心,一生乐桥人。无论我到哪里,我始终热爱这一片土地,我始终钟情这方水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