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经典美文 > 生活随笔 > 正文

歌谣里的桐城

作者: 东方煜晓2012/03/05生活随笔

去年,我们教育考察团到桐城考察数日。不仅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同时感受到古老、浓厚的文化底蕴。期间,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桐城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记并引发我的思索。

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在中国民间文学史上,“桐城歌”占有一席之地。它由山歌、儿歌、民谣、小调等组成,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明、清时期及当代歌谣选本皆有收录。由于明、清时期桐城文化和“桐城派”的影响,特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侵润,使之题材更广泛,且节奏明快,音韵优美。

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玉莲在教育工作经验介绍中,引用了这样一句顺口溜“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细细品味,我悟出,桐城之所以自古以来文风昌盛,人文荟萃,与桐城人“耕不忘读”、“谋划长远”的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桐城人超凡的眼光,真正的精明。

桐城歌谣中,有一首本土的《摇篮曲》:“小小摇篮象只船,妈妈轻摇伴儿眠……轻轻摇啊甜中眠,轻轻摇啊眠中甜;长大不淘气,念书顶状元。”这是桐城人的早期启蒙教育,从婴儿开始就鼓励“念书顶状元”,可见大人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儿歌唱道:“月亮白,月亮亮,月亮照我洗衣裳;金盆洗,银盆浆,打扮哥哥把学上。”道出了儿童们上学时的激动心情。“婶子女儿真是乖,日里挑花织缎子,晚上读书把头埋;一读读到三更鼓,不等天亮又起来。”说明女孩子也能读书,打破了“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十分难能可贵。

读书,其实是一件“苦”差事。有一首歌谣唱道:“大公鸡,尾巴翘,一大清早咯咯叫,宝宝起来上学校;太阳快要出山拗,若再绵绵睡懒觉,屁股就得晒起泡。”教育子女,读书贵在“勤”和“早”。“栀子开花枝不直,少年不学到几时?笋子出头渐渐老,光阴宜早不宜迟,有钱难买少年时!”说明读书要“惜时”,不可虚度年华。

读书成才,不只是学生的事,它离不开“先生”(教师)的教导和培养。桐城自古崇尚尊师,因此教风、学风正,人才辈出。“先生教书多辛苦,希望学生成条龙;一点一横加一撇,一竖一捺不放权……我今榜上题名姓,没有先生名不成。”此歌谣描写教师的悉心教育,同时道出了成功学子的感恩之心。

读书需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小小麻将摆四方,又无马来又无枪;万顷良田被夺去,无数钱财被抢光……”告诫学生们,千万不可沾染赌博恶习,否则将一无所有。

值得一提的是,桐城歌谣中还有一些极好的“教材”,比如传统的《对花歌》:“什么子花开白花,结的籽儿能做耙?红杆荞麦开白花,黑籽磨粉做成耙。什么子花开红花,水里生出胖娃娃?六月荷花开红花,节节白耦是胖娃。什么子花开黄花,大喜事儿传万家?八月桂花开黄花,稻子丰收传万家……”这是极好的“植物学”教材。《对谜歌》唱道:“什么走路半人高,什么走路弓着腰,什么走路粉白脸,什么走路一条槽?犁尾走路半人高,犁弯走路弓着腰,犁面走路粉白面,犁底走路一条槽。”教会学生了解地方“农具”常识。

从“我是个大颅头,下雨不用愁;别人要打伞,我有的是个颅头”这首“自嘲式”的儿歌中,我看出读书成才与性格还有一定的关系。诙谐幽默、快乐开朗、心理健康的读书郎,也许更接近于读书人的性格。这样的“阳光少年”,将前途无量,前程似锦。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先有“书香桐城”,再有后来的“文都桐城”。正是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