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经典美文 > 生活随笔 > 正文

越飘越远的年味儿

作者: 雨竹2012/01/30生活随笔

年关将至,年自然成了人们频频议论的话题。

提到年,过去人们经常讲年味渐浓了。可近年来,人们总觉得年味儿不够足,甚至有越飘越远的感觉。

味儿,通常都应该由嗅觉去感知。诚如“人味儿”、“女人味儿”、“官味儿”中的味儿一样,这年味儿,也需要动用多个器官去品味、去感知。

来到世间四十余载,只听过谁谁“没人味儿”的嘲骂,从没听过谁谁“有人味儿”的赞颂。但翻译过来,人人都希望被界定为有人味儿。那么人味又是什么呢?我想大概也就是做人、做事儿,举手投足,都能经得起道德和法律的评判和裁决吧。那“女人味儿”又是什么呢?自我揣度,除了女人身上散发出来的体香气息外,大概还应该包括女人那种温柔、贤惠、性感等独属于女人的气质、神韵吧?至于官味儿,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个雅词,只能说是对某一类人的不屑和鄙夷。如果是这样,那味儿,哪里是单凭嗅觉能感知到的呢?

回过头来,这年味儿,也应包括物质的、精神的等多重心理诉求和情感体验。照理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积淀,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可为什么人们却总觉得缺点儿什么呢?

旧时的年什么样儿,没有认真地研究过。给我留下印迹最深的还是儿时那个年。

那时候,全国上下从城市到乡村,一个最显着的特征就是“穷”。也许正是由于穷,过一个年,穿上一件新衣、吃上一顿好饭,似乎也就成了人们阶段性的理想。当年,城里人怎样过年,不曾亲历,不好妄加揣度。只知道,身为农村人,过一次年真的不容易。年,最显着的标志就是吃年夜饭。可为这顿饭,大人们却不知道要商多少脑筋、费多少心思。既然是过年,就不该少了酒、肉、米、面、菜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肉,日子过得好一点的人家,可能宰上一口年猪,虽然大部分都要当作商品卖掉,但剩余的部分,也能顶一般人家几个年过,可那些日子过得紧巴一点的,只能是凑点钱买上几斤肉来过这个年;米、面,都是靠上面按人口供应的,一般都是每口人二斤面、一斤大米;菜,当年还没有返季蔬菜,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有啥吃啥。至于酒,一般人家是不能奢望的,条件好一点的人家,可能也只能打上一两斤散白。鱼,那就更是可望而不可及了。就这些极其有限的东西,留足待客、随礼之需后,还要根据人口的多少,掂对出一桌子可供一大家子人吃的饭菜。其实无论怎样琢磨、掂对,也只能是有限的那么几样道菜,可一大家子围拢在一起,吃起来照样有滋有味儿。说起衣服,小孩儿和跑外的当家人儿,可能添上一两件新衣,其他人,也只能是旧衣服拆洗染色翻新一下罢了。可人们也照样能感受到年的气息。如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都被请上了餐桌;动物的皮毛、植物的纤维、一切化学的杰作、各种别致的饰物,都披挂到了身上,可却很少有人品鉴到年那难以言说的味儿。这也许就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吧?正因为经过了奋斗的艰辛,人们才能真正领悟到它的可贵。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过年时,走亲访友,自然是不可或缺的节目。当年,走亲访友一般都是在正月里进行。走亲访友自然是少不了礼品的。可当年的礼品却是简单得很,通常都是两包点心、两瓶酒而已,总价值也不过十元、八元的。尽管如此,人们走动起来照样是有滋有味儿,不论是送的,还是受的都是一样的欣然。聚到一起的时候,宾主双方都能其乐融融地畅谈上个一时半晌的。因为在这种交往中,人们更注重的是那种发乎于心的感情上的沟通和心灵上的交融,没有谁真正在意那礼品的多寡高下。可如今却大不一样了,似乎礼品的价值档次越高,越能体现对人的尊重的程度。更有甚者,正逐渐地由礼品变成了礼金,而且数额也在不断地加码翻番儿。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大多数的走访,都简化成了走而不访了,只要礼送到,其它环节都可以免了的程度。人与人之间,似乎真的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已很难找见人情味儿的影子。

传统意义上的年,都是从节令上的角度出现的。既然是节日,就少不了一些富有节日气息的娱乐活动。当年,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都要自发地举办一些诸如秧歌、落子之类民俗色彩比较浓的文艺活动。当年的所有文艺活动,都是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即便是三乡五里地巡回演出,也都是互相交流学习、增谊助兴,没有任何商业味道。记得当年,经常有外地的秧歌或落子到我们那个村子演出。每到有人来演出的时候,各家各户都是轮流着提供食宿,无论赶到谁家,都是把最好的吃食和被褥拿出来免费供客人享用。来演出的从来都是分文不取的。别人到我们那里是这样,我们到别人那里,也会受到同样的礼遇。当下,不仅这样的活动明显地越来越少了,即使有也染上了浓浓的商业味儿。

年是一个段时间的概念,传统意义上的年,都是从“腊八儿”,也就是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算起的。至于何时结束,有的说是正月十五上元节,有的说是二月二“龙抬头”那天。难怪民间有“青草没马蹄,拜年也不迟”的说法。如此说来,扫舍、祭祖、贴年画、放烟火、拜年、扭秧歌、唱落子、闹元宵、喝“腊八粥”、蒸豆包、杀年猪、做豆腐、吃年夜饭等一应事宜,都是年的应有之意。

过年,还有一项重要的事项,就是“会年茬”。所谓会年茬,就是每到过年的时候,家中都要抽一个适当的时间,置办一顿讲究的饭菜,摆上几桌酒席,将街毗邻右、挚亲好友请到一起欢聚一堂。这时候,虽然少不了酒菜做媒,但更多的还是大家聚到一起叙叙旧、话话新,说一说过去一年的风风雨雨,唠一唠新一年的憧憬和希望。聚的时候,人们在意的,并不是非要吃点、喝点什么,更重要的还是那种浓浓的情谊和那热热闹闹、欢欢乐乐的气氛。时下,借着过年也有聚的,但场所大都由家中转到了酒店。聚的时候,虽然推杯换盏的看似热闹,功力之心却早已掩盖了传统意义上的伦理亲情。

年,早已再一次进入了正在进行时。央视春晚那曼妙的歌声还在电视机里飘荡,迎春的礼花也不时地在空中绽放,热闹还是一样的热闹,可那千百年来积攒起来的年味儿却越飘越远……